英武女将殷夫人在孩子面前的“认怂”,却是“正面管教”的正确示范。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1)

据说国产动漫电影《哪吒》已经票房过10亿了,菲爷赶紧也携娃去看看。

亲身感受是,获得一致好评的国产电影,最大的进步,不再仅仅止于画面特效,而是有了更具有人文意义的故事情节和更生动细腻的人物形象。

除了主人公外,哪吒妈妈殷夫人就是一个在电影中被塑造得很成功、入木三分的角色——身为一个老母亲,太能感同身受哪吒妈妈的性格特征:对外是硬核女侠,而对娃,则完全就是个怂货老母。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2)

和过去的影视作品中“温柔端庄、和蔼可亲”的柔弱母亲的形象大不相同,殷夫人在《哪吒》电影的一开头,就告诉观众—哪吒妈妈是一个彪悍、不羁的形象:

身怀六甲的她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去庙里拜神,相比李靖的恭敬虔诚,她大咧咧地吼出一句:“拜拜拜,都拜了三年了,再生不出来,我砸了这破庙!”,可谓相当的彪悍了!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哪吒妈妈担任的不仅仅是家庭中相夫教子的角色,还有保卫陈塘关安危、降妖除魔的重任。每当有妖魔出现的时候,她总是身先士卒,拼杀在外。不仅她老公对她恭敬有加,在陈塘关百姓的心目中,她也是相当有地位的。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3)

然而这样一个彪悍威猛的女侠,在她娃哪吒面前,却是个十足的怂货。

当哪吒坐在墙头无聊的时候,她为了讨娃高兴,“娘陪你踢毽子好不好?”,哪吒不搭不理,她还是亲和有加,“你不是最喜欢踢毽子吗?”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4)

哪吒是喜欢踢毽子,但是因为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量,总是会踢伤别人,所以没人愿意陪他玩耍。可是妈妈却站出来陪儿子踢毽子,结果一下子被踢得鼻青脸肿,于是认怂“还是把铠甲穿上吧”。坚持忍受皮肉之苦,只不想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异类;

当哪吒认为太幻虚境的神画,纯属为了把自己囚禁在里面的时候,她耐心地循循善诱:“这里面这么多好玩的,让你在这里修炼,怎么能说是囚禁呢?”

李靖骗哪吒说他是灵珠转世,一向豪爽的殷夫人这才想起来还可以用善意的谎言,赶紧配合李靖的表演,连声说:“是是是'';

为了让哪吒别那么灰心丧气,殷夫人说,哪吒的生辰宴,所有村民都会来感谢哪吒赶走了妖怪;

以殷夫人这样火爆的性格,对孩子,却没有当年“我就要砸了这破庙”的气概,也从来没有过“你再XX,看老娘不收拾你”的威严,永远只有和声细语、各种低眉顺眼低声下气、赔笑哄骗、无尽耐心,真的是个十足的怂货!

切换到现实生活情境之中,这样的妈妈数不胜数:在外是企业高管,掌管着大百亿的资金,随便动动手指,决定的可能都是某些人的命运;而在孩子面前,却为个大冬天死活要穿短裤的固执娃,无可奈何。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5)

而我却想说,英武女将殷夫人,切换到“哪吒妈妈”的身份,这种在孩子面前的“认怂”,并不是盲目溺爱,相反,这一举一动却是“正面管教”的正确示范,是“温柔而坚定”的典型。

第一条,永远能接纳孩子,正视孩子的自尊。

哪吒刚出生的时候,众人都说哪吒是魔珠转世,必须死,可殷夫人却一个健步冲了出来,仅仅抱住哪吒,“不要害怕”,并恳请仙人放他一条生路,哪怕只有3年的寿命,她也会好好管教,让他快快乐乐过好这3年。

当哪吒妈妈紧紧地抱住哪吒,含情脉脉地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原本一脸的魔性的哪吒,立刻就变成了可爱、天真的婴儿。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6)

反观我们对待孩子的口头禅:“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这样的孩子有什么用?”;“你再不好好看书,将来就变成一个没用的人,只能当乞丐,天天在街上乞讨”……

因为孩子没有完全符合成人所期待的模样,便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给予强烈的负面形象的暗示,对孩子的自尊是极大的摧毁。

而当一个孩子的自尊被摧毁之后,如何会有向真、向善的动力?你指望ta通过被责骂而改变你所不接纳的行为习惯,自然也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的教育方式了。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7)

第二条,在陪伴与榜样之间,做好权衡。

影片中有很动容的一幕,哪吒妈妈陪着孩子踢毽子,正玩得高兴,突然下人禀报,又有妖兽出没,需要殷夫人前往降妖除魔。

这时候,哪吒露出失望的表情,而殷夫人一边看着需要陪伴的孩子,一边看着拯救苍生的大任,用最后的甜蜜话语哄着哪吒“我们下次再一起玩好不好?”,最终决然地披上长袍,大踏步而去。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8)

这一幕像极了当代的妈妈们,一方面,总是担心是自己做的不够好,给孩子的陪伴不够多,对于孩子的任何缺憾,只是觉得是自己“陪伴不够”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有着自己的梦想和事业心,又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她们还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我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分3层境界的:

底层的父母,对孩子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给钱就是一切,没有余力去思考孩子的未来。

中层的父母,盼着儿女好,忙着为孩子规划出最好走、最安稳的路,像背负着全族期望的敖丙,活不出自己。

最高层的父母,能“看见”孩子的需要,支持他,鼓励他,信任他,但也能专注自己的成长,愿意和孩子在同一个时区里,不慌不忙的,一起成长。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9)

第三条,给予无条件的信任与爱。

这也是《哪吒》这部电影在诉说的主题:成见,可以毁掉一个孩子,而父母发自内心的信任与爱,却可以帮助孩子逆天改命,创造奇迹。

哪吒,因为是魔珠转世,所以刚出生的时候就被贴上“魔头”的标签。就连他做好事救了小女孩,还是会被其他人误解成杀人放火的魔头,被人砸石头、鸡蛋。

本来哪吒内心很善良,他也想和别的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可是因为村民对他误解太多,他做什么都是错,于是干脆自暴自弃,戏弄别人。

但哪吒的父母,在明知哪吒是魔珠转世的前提下,仍然坚持不懈地用爱化解了哪吒心中的魔气,激发了他的自信和勇气。

人,生来往往就是不完美的,一个人难免有缺陷,而最终他是走上光明大道,还是受尽他人的白眼和偏见,身边的人给予的爱和信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天使和魔鬼只在一念之之间。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回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哪吒和妈妈对话真人(对外是硬核女侠)(10)

来“中国网”(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复“部位”,告诉你一个减肥小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