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1)

“Art Is Hope”小小艺术家画作展览已经第9期了,第8期的主题是围绕毕加索的:“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展开的,因此所选取的画更多会倾向于孩子纯粹的真实地涂鸦,甚至会和大人们固有的对画好坏评断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冲突。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期画作的选择过程,却给父母在选画的时候,就带来了繁忙脚步的停下,并拥有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孩子的机会,发现“原来她已经从那个小不点变成了有自己性格的小姑娘了”,还顺便把父母们也带回到当年纯真简单的男孩,女孩的岁月里。

真是应了马蒂斯说的:“人类应当始终如孩童这样观察世界,一旦丢失了这样的感知本能,也就失去了任何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艺术工作者更应该始终保持这样创作上的纯净质朴 。”

是的,人类应当始终如孩童般这样观察世界,否则将会失去任何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而人类20万年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人类如果失去创造性,将停止进化,而不断创造和进化是人类发展的本性。

第8期小小艺术家们的画作发表后,我采访了几位从2岁到8岁的孩子, 让他们从所有画作中,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幅(包括毕加索和马蒂斯的画作),你们知道孩子们票选出的第一名画作是哪一幅吗?

不是毕加索,也不是马蒂斯的画作,而是小金子雨萱小朋友的 《还我,我的牙》。抱着好奇的心态我指着毕加索的人体素描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这张画,2岁的娃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只一个劲地皱着眉头说:不喜欢,不喜欢,我就不喜欢。6岁的孩子疑惑地抬头反问我:这张不是画吧,是照片吧?

幸亏,毕加索没有继续在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呀,也难怪毕加索会做出一辈子向孩子学习如何画画的决定。

小金子画的《还我,我的牙》会成为孩子们心目中认为画的最好的画,也许就是因为它激发了孩子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激发起了孩子无法用语言言说的真理:万物一体,尽管这个世界上几十亿的人说着无数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就像现代科学所证实的那样,WE ARE ONE。

下面让我们放下所有限制,包括放下对画的“具象性的像不像,技巧性的好不好”;包括放下对孩子一定要热情外向,或者一定要娴静文雅,或者一定要严谨缜密等等各种限制;包括放下地域的限制(无论是来自中国哪个角落哪个民族的孩子,无论是来自世界哪个角落的孩子,无论你生活在中国,还是生活在意大利,无论你说着中文,还是说着意大利语,还是说着英语),就像《A Million Voices》歌里所唱:A million voices,we are the world’s people ,different yet we’re the same(千万种不同的声音,我们是一个世界的人,不一样却又相同)。

1

悦天皓 9岁《黑漆漆的夜晚》 西安

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2)

小羊老师寄语:悦天皓的笑声是最让人难忘的,他笑的特别真诚。看漫画时,或者听到我讲好玩的事情时,他的笑声可以感染到全班人和他一起笑起来,是个特别有感染力的男孩。

上课时他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我经常从他那里学到新的知识。除了知识面广之外,他的的观察力也极强,并且能够完整地表现在画面之中,笔触干净利落,严谨之中又不失丰富的想象。希望悦天皓同学除了保持自己的优点之外,多多练习,分享更多的作品给我哦~

天皓说:在一个黑漆漆的夜里,房子里面的人都睡着了,连旁边松树上的鸟儿也都睡着啦。这个时候,四只蝙蝠准备起床,去寻找食物。

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孩子还没有把四只蝙蝠画上去,而我当时以为孩子已经画完了。因为孩子不仅把黑漆漆的夜画的很有意境,而且构图也很完整,整个画面干净利落。所以,当我听到孩子说还没画完时,心里立刻升起一丝害怕:他不会想在留白的夜空里再加多余的星星,月亮来破坏意境吧?

后来,当我再次看到孩子画完的画,发现孩子在原本的画面里画了4只倒挂蝙蝠时,一声wow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这4只蝙蝠加得妙呀,一下子把画的level拉高,它的加入给黑漆漆的夜注入了生机、趣味。整个构图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因为蝙蝠的加入而更加的灵动,完整之中有了活力,让黑夜变得有盼头、有故事、有烟火味。

天皓用笔把夜的静谧传神地画出,灰白渐变的夜空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使得画的意境隽永,还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尤其是孩子描绘灰白夜空的笔触是由下而上由左即右的流动延展,这样的画法会让看画的人不由自主地打破大脑的限制,跟随着笔触的流动延展而开始向上向外自由自在地天马行空。

这样子构图的画特别适合结束了一天繁忙的人看,只要站在画的前面,心和脑都会安静下来,放下外界一切的烦扰,思绪随着流动的夜空而遨游。

借着孩子的画,问问自己:我有多久没有做梦了呢?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做梦,我们都曾怀揣梦想,问问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害怕做梦,停止做梦呢?因为害怕改变而把自己锁在一个个舒适区了呢?封锁了梦,待在舒适区,的确很安全,但是也意味着封锁了变化和灵活,而生命从进化史来说就在于不懈努力地进步,去追求各种可能性。

下次当你感觉有压力时,不妨看看这幅画里的4只倒挂蝙蝠,也许会被逗得噗地一声笑出来,而这就已经足够把压力释放出来了。孩子真的是太懂得如何在当下给自己找乐子,让自己在此时此刻过得有趣。

或者当你结束繁忙的一天后,看看这幅画,让内心感受些许的停歇。然后面对无垠的夜空,天马行空地开始做一场梦吧,因为“生命因梦想而伟大”!

2

王一歆 6岁《小鸟的舞会》西安

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3)

6岁的一歆宝贝说:这是小鸟们的舞会哦,你看,它们的朋友小蝴蝶也在台上表演呢。中间的彩帘儿都是小鸟自己挂上去的哦。一一还说:我画得挺认真的,都废了我好几张纸呢!

冰冰老师寄语:

一一真的是一个鬼马精灵一样的孩子,从她画中跳跃的颜色就能感受到她的欢乐与活泼,现在再看到一一的画有被她的耐心一下震慑到,第一感觉是这还是一一吗?

没想到我们一一已经悄悄地长大了,学会了特别重要的耐心,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活泼世界。这么活泼的孩子能做到这一步,对我们一一来说是多么得不容易啊,只是这一幅画一笔一笔的笔触就看到小一一对自己要有耐心、要认真的要求。

冰冰老师也会一下想到一年多前的一一,是那么的天马行空、跳跃灵动,如果一一能继续运用自己无处不在的想象力、创造力,找回乐享其中的洒脱劲儿再加上已经训练出来的专注力,一一的画一定会更加有特点,画出一一自己的特点。愿我们一一能在画画中、成长中不迷失自己、确信自己,画出自己的特点。

下面,请欣赏冰冰老师记忆中曾经那个天马行空的一一在4岁半时作为“洒脱派”所画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吧

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4)

亲爱的在看画的你,是否有看到那个大腹便便,顶着两只大大招风耳的可爱憨厚的猪八戒呢?滚圆的姜黄色的肚子,有着粉红色大大招风耳的粉嫩粉嫩的脸,一一真的是把猪八戒的形象潇洒地挥洒出来了,听冰冰老师说当时一一才用了1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

再看此时6岁的一一所画的《小鸟的舞会》,你会感受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长出来的耐心、专注和坚持。要这样一笔一画地画出这幅画,显然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耐心的。就像孩子自己说的:这幅画我画得很认真,废了我好几张纸呢。

与4岁时的挥洒不同,6岁的一歆有了更强的逻辑性、耐心和定力。但是不变的依然是孩子内在的潇洒,这点从孩子丰富跳跃的用色上就可以看出,而且彩虹一般绚烂的颜色,也在替孩子表达着内心对于外界的热情、好奇和欢快。是的,颜色在替孩子表达她的内心世界。

作为大人的我们,其实平时可以通过留心观察孩子的画来倾听孩子内心的话,因为有时候千言万语也很难准确表达出的情感和内在需求,但是画却可以替代语言,以“感觉”的形式来传达。

也许在看了一歆小朋友的画后,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去把自己孩子过往的画找出来,看看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画风有什么改变?回想一下是什么让孩子的画风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也许你会突然发现,你眼中原来马大哈的孩子突然严谨了,你眼中原来没有耐心的孩子突然有耐心了……期待爸爸妈妈们更多的发现哦,因为孩子已经把他们的心都画在纸上咯。

3

Giorgia潘 若汐 7岁《西天取经》米兰

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5)

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6)

这幅画是来自米兰的侨二代 Giorgia潘若汐画的,Giorgia最近在听悟空的阅读课,她很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于是她就画下了这幅《西天取经》。Giorgia说她画了唐僧带着孙猴子、猪八戒、白龙马去西天取经了。

然后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画里好像少了一个徒弟,若汐说那是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到那里呢。这就是孩子宝贵的真实,很多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连坦诚和真实都渐渐忘却,用一个个表面风平浪静的脸掩藏着内心的波涛汹涌。

再看若汐的画,上边的铅笔画是一个情境,下边的彩色画又是另一个情境,组合在一起是一幅完整的师徒几人向西天取经的动态画面,随着渐行渐远,眼睛只能看到白龙马的屁股。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的逻辑性、表现力很强,可以通过安排两个情境,动态地用画面把故事叙述出来。

在画的右上角,你会看到孩子画了一个仅仅只露出一个小角的太阳,橘黄色的太阳光芒照射着草地,照射着师徒几人。除了天空若隐若现的蓝色以及草地的绿色,孩子其实用了很多的橘黄色调,包括太阳也是橘黄色调的。

从中可以看出孩子性格特质中的阳光、活力、以及善于交际爱玩爱闹的一面。为什么呢?因为橙色是一种具有社交属性的颜色,喜欢这个颜色的孩子很擅长与身边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或者说这样性格特质的孩子可以很容易地把各种人吸引聚集到她的身边来,天生自带吸引力。也许Giorgia是一个人缘很好的孩子吧?

与在国内的同龄孩子相比,生活在米兰的Giorgia,要接触到传统文化,学习读写说中文等等,父母都要相应付出比国内父母更大的努力和代价。可是作为父母的他们,愿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以便孩子可以从小既受到西方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也可以不与祖国的传统脱离,毕竟孩子是炎黄子孙,中国是根植于他们血脉里永远的根。没有根的人,就像浮萍一样,会缺乏归属感,疏离感由此产生。

所以,这些身在海外的父母们,在用他们最朴实无声的行动,默默地为自己的孩子努力着、奋斗着、创造着。借这个机会向这些在海外打拼的父母们致以个人最高的敬意,也希望我辈可以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让社会更多地关注身在海外打拼的这些华侨,以及他们的子女。

看着Giorgio画的西天取经,不禁想起几年前有一次和某国的政府官员吃饭的情景。当时一起吃饭的有一位将军,因为和他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席间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交流,他一直都只是在边上默默观察我和其他人的交谈。

后来他换了位置坐边上问我:你与我这些年见到的中国人很不同,你说着很好的英语,还说着不错的意大利语,并且你很懂我们的文化,你可以和在场不同的人聊不同的话题,历史、哲学、政治、管理、时尚,哪怕家长里短。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你非常热爱你的祖国,我被你身上这种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充满自豪的不卑不亢所吸引,这些让我很好奇,所以我想更多地和你交流,希望通过你来更好地了解新一代的中国人。

我当时回复他:谢谢您的夸奖,我只是新一代中国人里非常普通的一个,与其他比我年轻的90后、00后比起来,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说英语,他们的英语说得其实都比我好,而且他们通过新兴的网络和科技与世界无缝接轨,各方面都会优于我。至于我非常热爱我的国家,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那就是我的根呀,人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根呢?

当时将军听到这里,过来给了我一个拥抱,说:我敬佩你的爱国之情,由于工作原因,早前我见过很多中国人,也经常听下属谈论中国人,我也见过很多其他国家的移民。但是你触动到了我,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新一代的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以偏概全,看来我是时候再出访中国,去更好地了解这个飞速发展的新中国。我相信你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看待中国人的视角,谢谢你。

后来他拿出自己的手机,把他以前出访中国的照片,如数家珍地一张张翻给我看,谈话中他提到作为一个军人,当他接触到移民时,他会非常关注这个人是否爱他自己的祖国,而最让他反感的一类答案就是:我的祖国不好,你的国家很好,所以我要来。他表示,每次当他听到这种论调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然默默做出了一个决定,任你后面再多说任何话都不会再改变他的心意,因为他坚信一个不爱生你养你国家的人,一个切断自己根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来热爱另一个国家的。心怀感恩,是世界通用的处世原则。

下次当身在国内的孩子轻易舍弃各种随手可得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时,不妨想想海外的这些侨二代们、侨三代们,他们哪怕条件不够充足,却依然努力地在创造条件学习中文,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保持与世界同步,保持与祖国同步。

亲爱的Giorgia,亲爱的和Giorgia一样的在米兰的孩子们,虽然你们身不在祖国,但祖国与你们血脉相连。愿你们利用每一个父母努力为你们创造的机会,保持与祖国的联系,你们身上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条件将会是未来你们成为祖国与意大利这座桥梁的关键,你们是未来中意两国最坚实最具各种可能性的桥梁。你们完美诠释了“WE ARE ONE”!

米兰拥有着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当你们有时间时,可以请大人带你们去逛博物馆、美术馆,近距离去地欣赏各位艺术大师们的真迹画作,你们“探求美”、“发现美”的品味和能力,会在日常的潜移默化,浸泡中慢慢生根发芽。

不用担心看不懂,因为画就是画家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是画家内在需求的表达,你们甚至不需要看画家在画里使用的技巧。试试看,当你一旦站在一幅画面前时,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坦白,你能立刻开始从你的角度用你的直觉开始欣赏世界名画,这些都是有科学验证的呦。

而且在各个博物馆,美术馆都有各种语言的介绍画作的小册子,并且里面的工作人员,只要你礼貌相问,他们都会非常愿意为你讲解,因为没有艺术工作者在面对另一个欣赏艺术的人时会冷脸相待,他们会因为自己国家的画作被人欣赏而欢欣雀跃。

这点,我自己在Brera的几次体会非常深刻。我几次出入美术馆,有一次当我在看一幅画时,被画上织物的纹理给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摸,当场警报响起,工作人员冲上来,但是她并没有恶言相向,而是带微笑着说了一句:看来你也被Crivelli刻画的细腻细节所吸引,来,我带你去看另一个画家的画作,我相信你也会被他的细节所吸引。

然后她就一路陪着我看画,直到博物馆闭馆都不自知。最后她还意犹未尽地请我去咖啡馆喝咖啡,继续聊刚才的画,全程我都被她滔滔不绝、热情洋溢的讲解给包围着,犹如随身携带了一名资深名画讲解员。

亲爱的远在异国他乡的孩子们,你们是否看到自己身上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呢?

4

朱馨蕊 10周岁《戴上帽子去旅行》义乌

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7)

娜娜老师:馨蕊是个很认真的小宝贝,她笔下的女孩戴着的不仅是帽子,还是一路上美好的风景。画面中线条节奏变化丰富,有虚有实、有粗有细,在构图上也很好的运用了遮挡变化,让旅途带有丝丝神秘气息。这自然的景象正是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正如娜娜老师写的,馨蕊宝贝的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就像上一期小金子画的《还我,我的牙》,孩子用笔不断在提醒我们一个真理:万物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馨蕊的画,就像娜娜老师说的,构图巧妙,线条变化丰富,这些都是孩子平时认真练习基本功的完美诠释。娜娜老师看到往期小朋友的画作,觉得小小朋友们画的都好童真,开始疑惑地问我:是不是我们的作品太规矩了?这是一个非常赞的问题,非常感谢娜娜老师的问题。

其实8岁左右是孩子绘画的分水岭,到了8岁后,对于绘画有天赋的孩子会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绘画培训。哪怕像毕加索这样的大师,其实也是经过了系统刻苦的专业学习的,因为要成为大师,需要有很深厚的艺术功底,需要对各种技术驾轻就熟,进而才可以在懂得各种技术之后用不同的方式去整合,通过艺术的手法有张力、有感染力地去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有些时候有一个误区,觉得天马行空就是完全仅靠右脑感性的想象力就好,觉得运用左脑的理性逻辑就不再有创造力。其实不是的,只不过对于小小朋友(大约2,3周岁-8 周岁左右)我们尽量不要去限制他们,让他们尽情地随手涂鸦,用画去表达自己。

而当孩子8岁以后,孩子依然可以延续用画表达自我的方式,继续延续用画去探求美、发现美,只不过对于一部分在绘画方面展露出天分的孩子,他会需要得到系统的美术学习和培训。

就像毕加索不也是花了4年时间的刻苦学习锻炼才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而只有当他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当这些技术内化成他自身一部分的时候,他才可以有条件去放下形式上的技术,去整合自己,去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

所以,对于小小朋友(2,3岁-8岁左右),请尽量不要用大人的认知去教孩子画画,而是就让小小朋友们不受经验、知识、他人的影响,用他们独特的感受,去尽情涂鸦,因为他们独特的感受是艺术得以生发的基础。

但是对于8岁以后的孩子,如果孩子展露出绘画的天份,请让孩子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技术,过程中注意保护孩子自身的独特性,这些看似规矩的培训是为了孩子将来可以自由地用艺术真正地表达自我,得以把技术内化整合,进而用孩子的视角去呈现属于他们的艺术作品。

而对于8岁以后,对绘画并未展露天分的孩子,随手涂鸦依然是孩子一生可以用来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并通过画笔抒发情感,表达真实自我的途径。因为用图画、颜色、线条来来表达思想和情感有时候明显比用语言轻松得多,而且可以心无芥蒂地采用。而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这就是“Art Is Hope”

爸爸画的凯莉和雷斯(ArtIsHope)(8)

关于作者:思怡,80后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 Woman,从最初级的buyer做起,3年不到的时间成为意大利top2的某零售连锁集团的中国地区负责人,后受聘于香港top10的某贸易公司成为该集团最年轻的高级经理。随后自主创业,在自主创业之前从未写过一份简历,都是工作找上门。后因经历了一次濒临死亡的手术经历,投身于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以身试验,致力于把所有学到的知识技能变成自己发自内心认同的事,并通过日常生活把它们做出来、活出来。余生欣喜若狂做自己,守持“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把自己所有的“KNOW HOW”切实投入到踏踏实实的每一步中,为更多的人服务。


END

Now醒来成长社原创文章

文:思怡 视觉设计:冰冰 编辑: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