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阶段:宝宝六七个月添加辅食时期,家长喂养不当,宝宝吃得太多,导致积食,脾胃自然也就跟着受伤了。
第二个阶段:宝宝一岁左右,孩子开始断奶,如果妈妈控制不好吃饭的量,宝宝吃的过多,超过了脾胃的能力,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积食,损伤脾胃。
第三个阶段:在幼儿园时期,孩子在幼儿园吃了饭,回家再吃就可能过多过饱。
脾胃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
如果把胃比作粮仓,脾就相当于运输公司。胃负责收纳食物以及初步消化,脾负责更进一步的消化,最终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将转化成的营养输送到全身。
宝宝出生后,成长发育中需要非常多的营养,这些营养主要借助饮食而来,而饮食又必须靠脾胃转化为气血。这就是脾胃对宝宝以及每个人的重要性。
5个饮食秘诀帮宝宝调理好脾胃想要孩子身体底子好,调理脾胃是重中之重,调理脾胃则要从日常饮食抓起。
- 饮食清淡
孩子脾胃虚弱,适合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肉类和鱼类中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不能多吃,一定要注意适量。
- 饮食温热
一方面,生冷的食物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胃气,另一方面,甜腻的食物也会让孩子上火。
- 三餐定时定量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生物钟,使孩子在特定的时间内产生饥饿感,这样胃肠内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液,吃进去的食物也就能顺利的被消化吸收。
- 吃饭时不责骂
情绪直接影响着消化功能。孩子挨了骂,心里害怕、不高兴,马上就会影响食欲,甚至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反之,宝宝情绪好,吃饭会特别香,饭后也容易消化。
- 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可以使食物被充分咀嚼磨碎,还能让唾液淀粉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减轻了胃的负担,又利于消化吸收。吃饭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
裴医生小妙招1.太子参乌梅饮
功效:对儿童消化不良、容易积食、脸色偏黄、食欲不振、流口水等脾虚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食用方法:太子参15克,煮水,代茶饮。
太子参又称“孩儿参”,没有人参、党参那么强的补性,很适合小孩子。
若孩子吃饭较少,可加一粒乌梅,共同煮水,乌梅可生津止渴,促进饮食吸收和消化;若孩子面色萎黄、没有光泽,可加3-4粒干桂圆,与太子参同煮,桂圆可补益,对小朋友的睡眠有一定帮助。待症状改善后,需停止加乌梅或干桂圆。
该方法适用于1周岁以上的宝宝,单独太子参煮水可长期饮用。
2.茯苓粥
功效:健脾开胃,增强免疫力。
食用方法:茯苓30克,加粳米同煮,煮20分钟后,盛粥汤食用,不吃米和茯苓。
营养都在粥汤里,适合1周岁以上的宝宝,可长期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