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此不愚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常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常态(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常态

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此不愚钝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有名臣魏征。

魏征这个人性格刚直,但才识超卓,而且敢于犯言直谏,他经常劝诫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

正是有魏征的直抒己见,有太宗的虚心纳谏,才有“贞观之治”,有了后世的“开元盛世”。

后来魏征去世,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太宗所说的,无论是以铜为鉴、以人为鉴,还是以史为鉴,概其意思说的都是要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孔圣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小有名气的时候,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

他一进太庙,就向旁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

当时就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

孔子听到议论后,答道:“对于不明白的事,我当然是要问的,而且这恰恰就是我知礼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