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第三届华为BYOD联盟大会同期召开,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安全网关领域总经理刘立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技术部总经理马春旺,以及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政务事业部总经理胡守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介绍了华为 BYOD联盟进展以及未来的构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华为框架的作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华为框架的作用(华为BYOD进展EMM安全自动集成)

华为框架的作用

在首届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第三届华为BYOD联盟大会同期召开,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安全网关领域总经理刘立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技术部总经理马春旺,以及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政务事业部总经理胡守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介绍了华为 BYOD联盟进展以及未来的构想。

刘立柱表示,BYOD技术方案最终能否被用户接受的关键是商业生态而不是技术本身,在整个BYOD的业务发展过程中,华为会坚持将核心的BYOD基础平台能力,如安全沙箱(可以在移动终端内隔离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应用层的VPN、MDM、MAM等,以SDK的形式为伙伴提供快速的移动应用安全、基础安全的能力,以及快速实现对安全能力的整合。

华为BYOD技术新动向

技术平台是华为争夺BYOD市场的根本,刘立柱介绍了目前华为BYOD技术平台重点打造的三大能力,包括EMM云平台,移动应用安全自动加工厂,以及HTML5的支持。

首先,华为在2015年以AnyOffice企业应用平台获得了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EMM可信云平台的认证,在这个平台上,华为可以保证所有的云应用是可信的,是安全的。

其次,针对合作伙伴的移动应用开发和对安全能力的移植,华为今年推出了移动应用安全自动加工厂,该平台可以让移动安全的API,包括沙箱的SDK、API,MDM的API等,可以快速、自动化地被移动APP集成。华为原来只是完成了API的开放,很多API的集成还需要合作伙伴做很多的适配和开发的工作,这一举措可以进一步降低合作伙伴在移动应用集成安全能力上的工作量和成本,来实现快速的应用移植。最终使得最终客户、企业移动营业的快速的部署,获得更大的改进。这也是华为今年在BYOD平台方面最大的进展。

针对未来,华为认为企业移动应用会向HTML5的方向发展。尽管HTML5的应用目前还不成熟,但HTML5具有跨平台、移植性好、可以快速开发的特点,非常适合于企业移动信息化对于移动应用的要求。相比操作系统原生的APP,HTML5应用在快速移植、规模复制、需求的快速开发以及易部署方面有更强的适配性。所以,华为也发布了应用开发和发布一站式HTML5 IDE,目前华为AnyOffice平台针对企业HTML5移动应用开发提供了深度支持。

刘立柱表示,华为对HTML5的支持会更好,在安全的容器、安全的隧道,还有内容发布方面,都会有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说内容发布方面,支持HTML5的应用可以以链接的方式进行分享,供企业内部访问,或者在微信等IM工具上进行分享,提高协同的便利性。这是以前的APP所不能实现的。

除此之外,刘立柱表示,华为还会将其移动办公安全软件上的优势跟自家的终端产品进行更好的结合,不仅仅是在商业层面,还会在更顶层进一步地放大优势,为产业联盟合作伙伴,提供移动应用开发的安全基石。他认为,这种基石应该是从芯片、操作系统到硬件,到应用平台,到最后的业务应用,都是要求自主可控的。

华为BYOD联盟进展与未来

谈到业界新生的VMI移动虚拟架构可能会对EMM技术造成的冲击,刘立柱表示,新技术的出现与技术发明人的业务实践经验相关,可能从长期从事病毒、安全防护的角度考虑,这与EMM的安全框架立足点略有差异,然而,一个技术标准或者是方案能不能被最终客户接受,关键还是要看商业生态构筑得好不好。这是华为重视BYOD联盟的意义所在,也是第三届BYOD联盟大会与HDC一同召开的原因——华为从公司层面走向全面的开放,希望多个生态之间可以相互借力。

BYOD联盟成立于2013年,刘立柱介绍了联盟截至目前的进展:

  1. 整个联盟已有200多家合作伙伴,AnyOffice 平台上集成的应用有500多个,这些应用在为各个企业提升效率,改进管理的水平、再造商业模式和运作。
  2. 在整个行业,全球性大客户数量达到了100多家,覆盖的最终价值用户达到了100多万。

他介绍了这些行业应用的概况:

接下来两位联盟合作伙伴介绍了和华为的合作详情和部分案例。马春旺表示,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在BYOD AnyOffice方面和华为有深度的合作,重点是在金融领域把BYOD和银行业务进行整合,为金融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移动营销、移动办公等应用。

  1. 前期和华为的合作主要是集中在移动营销,华为主要从事底层移动设备管理、内容管理、应用管理,底层安全产品AnyOffice支持银行快捷、简便的发布流程,发布过程中就包含了客户端的架构,包括了沙箱壁垒,让应用安全可控。
  2. 结合无纸化技术的移动办公。比如保险公司的移动投保,银行的移动贷款审批、移动信用卡开卡,小企业、购车的移动贷款审批,很多是通过移动的方式来做的。底层就是利用华为AnyOffice BYOD平台的技术,包括移动设备安全管理、移动应用安全管理和移动内容安全管理,来保证终端的安全、应用的安全和内容的安全。把移动设备作为安全的统一入口,同时结合华为的技术在上层做了无纸化的整合,提供金融企业移动业务的发布和部署的效率。

马春旺还介绍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和华为的合作成功的案例,例如民生银行的移动营销和移动办公,哈尔滨银行的移动办公,广东某银行的移动营销。

胡守云现在在致远主要负责政务,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专门的移动办公产品M1。政府用户对移动办公的需求都非常强劲,目前,政府客户在办公系统上的新采购大概70%都与移动相关,移动应用的终端用户人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政府客户对移动安全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一些信息在政府的内部网也不便公开,希望采用纯国产化的系统。

致远和华为在M1产品上的实质性的合作,是采用华为提供的BYOD平台,利用沙箱技术做了个人和企业应用的隔离,使得同一台机器既可以用于个人的生活,也可以用于工作,同时数据是彻底隔离的。在隔离的前提下,还有一个双层安全,包括华为本身成熟的安全链路,以及企业的安全链路。这两个安全管控,如果是每次都要用两次就很麻烦了,但在华为平台上的开发能做到平滑、无缝地集成。

选择和华为合作的原因,是技术的完备性、开放性,以及团队合作的顺畅。首先,华为开放的接口比较完整、标准化,并且AnyOffice通道对开发的全面支撑,减少了移动应用性能的下降。同时,华为具有提供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应用的全线解决方案的能力,对致远纯国产系统的尝试也很重要。另一方面,致远和华为团队在开发过程中的配合、协调非常好,无论是苏州的搭建,还是产品的安全搭建。

华为接下来的计划,是希望通过BYOD联盟能够和合作伙伴一起,借助华为全球化的营销网络,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覆盖,5千多家的销售渠道,还有构筑的AnyOffice企业应用的平台,从应用的优先推荐到很多行业的方案集成,来共同发展BYOD的企业级应用扩展市场。

作为合作战略的一部分,华为今年还专门针对合作伙伴推出了BYOD平台的标准版,做了很多大幅度的优惠,让这些数据更好的集成到合作伙伴的方案里面,让客户能够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此外,为了推动HTML5应用的成熟,华为还将启动HTML5移动开发的大赛。

展望更远的未来,刘立柱补充说,华为将不仅是在应用平台上,还会在终端、芯片、操作系统上打造开放能力,从应用层到中间层与合作伙伴做更紧密的协同,实现很好的分工,让应用更好的支撑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自主可控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政府选形和信息化要求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