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飞: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的五大变局

来源:北大国发院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2019年12月15日,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方正证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家发展论坛”隆重举行。多位知名学者与企业家在论坛上聚焦全球变局与国家发展,并分享见解,碰撞智慧。本文根据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建飞的演讲整理。

张维为谈国际格局(全球观察刘建飞)(1)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建飞

众所周知,这几年中国领导人在研判国际局势时常说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我试着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都包括什么?意味着什么?

20世纪以来,这个世界有很多大的变故,比如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苏东剧变等。相比之下,我们今天还不容易明显感受到那种激烈的变化,但为什么也称为大变局?我想这个变局指的是两方面,一是正在发展,只是相对渐近,不那么激进。二是影响深远,可能不亚于前几次的剧烈变动。这种格局的变化基础是全球化进程的改变,进而引起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深刻变革。从时间节点看,进入21世纪或者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这种变局已经表现得比较明显。中美贸易战让这一变局进一步外显。

既然称为“变局”,肯定要跟“局”字联系起来,也就同时隐含着破局和立局之义。当前正在发生的变局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 南起北落

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支撑着总体经济格局变化。

其一,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发生变化,经济重心东移。过去的世界经济重心是在大西洋两岸,现在已经东移到太平洋西岸,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重心。当然西欧和北美仍然重要。

其二,世界科技和产业格局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过去几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唱独角戏,他们的理念、制度都一样。但现在以中国、印度这些发展中大国为代表的国家在科技产业的某些方面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已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独占鳌头。当然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最主要角色,但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努力已经有了自己的位置,甚至有很多方面不输于西方,比如5G技术、航天产业、中国的高铁技术等。未来,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将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总体进步。新兴国家在新科技、新产业上将可能占有重要席位。

二 东升西降

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的是政治格局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非西方化,也就是非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在加大;第二,多极化,在大国力量对比上,新兴大国丰富了多极力量的结构,西方国家总体实力地位下降,世界有望迎来一个更加均衡的多极格局。

印度已经跻身多极行列,经济总量已经排进世界前十位,而且发展潜力大。2019年3月22日,印度宣布进行十多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反卫星武器测试。随后印度总理莫迪宣告,印度晋级为“太空超级大国”。

再看西方阵营,其一,欧盟和日本的相对实力跟中国、印度相比在下降;其二,西方阵营内部彼此的关系也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密切。在中美贸易战最激烈的时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拉近与中国的关系。意大利顶住美国的压力加入“一带一路”,其他欧洲大国也表现出这种意愿。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美两极论”立论不足,缺乏依据。首先中国是不结盟的,其次,中美两国的实力跟当年美苏两国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当年美苏不仅自己实力强大,而且都有军事政治同盟,两大同盟几乎囊括所有工业化国家,而现在中美两国GDP总量也不过占世界的40%,军费开支也不过50%左右。因此两极论不成立,未来还要强调多极发展。

三 文明交流互鉴

世界文明格局的变化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西方崛起后,有些文明遭受严重摧残,西方文明优越论盛行,其他多种文明都主动或被动地向西方学习。但现在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了改变,有些古老文明在复兴,但并没有因此发生文明冲突。中国就很典型,我们强调文化自信、文化复兴和文化融合。印度也是如此,比如它的地标城市孟买,过去标注的是英文发音(Bombay),现在改成印度语发音(Mumbai),意在去英国化、去殖民地化。

四 动力重组

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一直是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也是主要受益者。尽管500年来全球化遭遇多次重大挫折,但西方的主导作用未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出现“逆全球化”现象,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进全球化的动力减弱,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受益,有更强烈的意愿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进程,而且愿意让全球化走得更加坚定、均衡、普惠,全球化的动力发生了重要变化。

五 新体系与新秩序

西方国家一直是全球治理的核心主体,也是主要治理机制的构建和维护者,虽然客观上也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仍是自身利益为主。

尽管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存在弊端,但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总体稳定和发展。

目前,一些西方大国在推进全球治理上出现意愿缺失或能力不足。特别是美国,进入特朗普时代以后,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启动大国战略对抗,破坏了推进全球治理的既有政治环境。另一些西方国家,如德国、法国,虽然还有意愿继续推进全球治理,但面对这么多问题和治理赤字,拿不出太有效的办法。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全球治理面临困境;另一方面也给新兴大国一个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机遇。全球治理主体的变化有可能带来治理体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国际秩序的变革。

除了上述五个变化,世界政治也还有 “未变”的方面。未变的方面主要包括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主体未变,依然是主权国家;当代世界政治的基础即全球化只是局部变化,基本面未变;当代世界政治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当代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大趋势未变,只是多极化进程加速了;当代世界政治中的国际关系并没有根本改变,只是有待朝着新型国际关系演进;最后是当代世界政治中的国际秩序已经形成的新趋势不变,西方会进一步弱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会持续崛起。

大变局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应对世界大变局的原则有两点:

其一,通过对内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民主法治,特别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世界各国做出表率。

其二,通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以及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引领人类社会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使人类文明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行。

张维为谈国际格局(全球观察刘建飞)(2)

数字经济智库

张维为谈国际格局(全球观察刘建飞)(3)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