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又因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又称“五台山”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五台山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五台山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五台山的历史背景居然如此的丰富)

五台山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又因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又称“五台山”。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相传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发现此地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这座山的山势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并且文殊菩萨有在此显现,故二人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命名为灵鹫寺。又因汉明帝信佛,加“大孚”两字。后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寺院。至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隋文帝时,又于五个台顶各建一寺。唐代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名僧辈出。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全山僧尼达万人之多。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 敕内侍张廷训造金铜文殊像置于真容院(即今菩萨顶),重修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十寺。明末又重建了大塔院寺的大塔和显通寺的铜殿塔等。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庙(汉僧所住)和黄庙(蒙藏喇嘛所住)。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步调查,全山有“青庙”(汉僧所住)97处,“黄庙”(蒙藏喇嘛所住)25处。现存寺庙台内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等39座,台外有佛光寺、南禅寺等8座。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聪呀么聪明沙、y77889900、辩白、两串葡萄没有籽、万鼎星辰东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