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47年2月7日,看看真实的智取威虎山是什么样子的?

这件事就发生在1947年的2月7日,战斗英雄杨子荣不费一枪一弹活捉了鼎鼎有名的土匪头子“座山雕”。

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1)

杨子荣,原名叫杨宗贵,1971年生,祖籍是山东牟平,随着父母闯关东到了东北,1943年因为跟日本工头不对付,所以被迫又回到了山东。1945年在当地参加了八路军,同年10月跟随部队进军东北,先在炊事班,后调到了战斗班,再后提拔为战斗班班长。第二年的1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因为杨子荣战斗表现突出,获过特等功,所以提拔为侦察排的排长。

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2)

再来说说这位“座山雕”,他原名叫张乐山,名字倒挺秀气的,原籍也是山东人,在他两岁时候随堂兄来到牡丹江,生性好斗,狡诈,15岁就当了土匪,18岁时成了土匪头子,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毕竟有50多年的土匪经验,在土匪当中颇有声望,大伙都称为“三爷”。日本人投降之后,他接受了国民党的任命,当了“国民党东北先谴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员”。

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3)

杨子荣收到上级的命令,要求拔掉“座山雕”这颗毒瘤,在1947年1月26日,杨子荣一行6人立即向林海北部的密林开拔。杨子荣因在东北生活过,懂得东北的风俗,并且来前做个功课,专门学习了土匪的黑话,可以说杨子荣对土匪是熟轻熟路,他们先到了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号人,杨子荣先用土匪手势和黑话向他们试探,意思是说自己遇到了大麻烦,需要投奔个山头,想找个人引路。 开始没人搭理,之后来一个姓孟的工头搭上了话,答应带他们去见个人,然后带着他们去了一个20里外的空木棚,交待了一下就走了。

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4)

杨子荣他们就在这个棚子里一连等了三四天,见不到姓孟的工头,不免着急起来,怕出了意外事情发生变化。

就在他们着急的时候,孟工头回来了,他把杨子荣他们又带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先用黑话试探,杨子荣对答如流之后才亮出真正身份,一位是“座山雕”下面的连长,一位是“座山雕”的副官,这两人说:快元宵了,下山是为了办些酒肉,并且表示愿意引荐带杨子荣它们上山入伙。

又过两天,这两人如约地来到了杨子荣的住处,杨子荣派人把这两土匪给绑了,并且跟他们说: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先委屈下,等到了山上再说,这两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解释清楚,也没怎么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去了“威虎山”。

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5)

威虎山易守难攻,而且威虎山上设了三道哨卡,不论惊动了哪个哨卡,土匪都能知晓,如果派大部队强攻,造成的损失大不说,更有可能让土匪逃跑。杨子荣他们每次过哨卡,都由这两个土匪带路,过完哨卡之后派人回去把哨卡土匪解决掉,就这样一路来到了“座山雕”的老巢,被人称为“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把这两领路的土匪打晕了之后,带着其余战士冲进了棚子,各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枪口对准了这帮土匪,棚子里一共有7个土匪,其中有一人白头发,长着鹰钩鼻子,留着一把胡须,黑瘦黑瘦的老头就是“座山雕”,可谓是臭名远扬。杨子荣他们没费一枪一弹就这样把“座山雕”的老巢给端了,活捉了“座山雕”等土匪一共13人。

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真实还原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是怎样的一个经过)(6)

当年,《东北日报》就报道了杨子荣智取威虎山,半月后,杨子荣牺牲,年仅30岁。杨子荣的英雄事迹被作家曲波写进了《林海雪原》。之后上海京剧院把精彩细节改编为京剧《智取威虎山》,并广泛地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