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10年前后,由于“国学热”、“三国热”的思潮蜂拥而起,继而开始了对经典的翻拍新版。电视剧《三国》(后文称作“新《三国》”)首当其冲。该剧在播出时曾经火爆一时,各大卫视纷纷为新《三国》的播出铺路宣传,如各大卫视将它的播出时间安排在黄金时间,并以该剧为中心,创办出了相应的衍生节目。随之而后,引发了对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的翻拍热潮。无论从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新《三国》都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为什么新三国比不过旧三国(新三国的开端不同寻常)(1)

新《三国》作为一部新的翻拍作品,其实设身处地的想,该剧的诞生颇为不易。《三国演义》作为经典名著,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已经毋庸置疑;更有94年的《三国演义》的珠玉在前(后文称作“老《三国》”);再加上网络时代的发达,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反馈更加方便、快捷;国人知识素养整体提高,因此对新《三国》的审视,会更加的专业和挑剔。因此,不论是从情理还是从商业用途的原则上考虑,制作方对新《三国》的拍摄,不可能不尽心竭力。至于播出后观众对其的评价,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小编上两篇文章中已经对新《三国》的结构特点作了简要的分析,当然也是一家之言。

新《三国》为何不叫《三国演义》?三个字告诉你!(上)

新《三国》为何不叫《三国演义》?三个字告诉你!(下)

新《三国》的第一集就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它略去了原著中开头的两回内容,直接从“孟德献刀”开始。这可能引起很多观众的不适,相比于新生代,尤其是忠实于原著和老《三国》的观众来说更是如此。“新《三国》为何要以曹孟德行刺董卓为开端?”想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则应该放下原有的观念,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新《三国》制作方对这个问题艺术处理的得与失。

为什么新三国比不过旧三国(新三国的开端不同寻常)(2)

小编给出的答案是:旨趣不同!

首先,无论是《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遵循原著拍摄的老《三国》,都是从“桃园结义”开始的,即以“黄巾起义”为开始的历史背景,以刘备兄弟结义、讨伐黄巾为开始线索,在刘备征讨黄巾军的过程中,引出了曹操和孙坚的出场。这种布局方法我们已经看出,《三国演义》和老《三国》情节发展,走得都是“蜀汉为主,吴魏为宾”的路子,这种线索的发展也将罗贯中“尊刘贬曹”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新三国比不过旧三国(新三国的开端不同寻常)(3)

再者,皇宫、后宫、宦官(十常侍)和外戚(何进)的争斗,其实是乱世的开始,也是三国的开端,罗贯中先生之所以用两回目写这些内容,是将当时的历史背景交待清楚,让读者对三足鼎立的来龙去脉,得到更加清晰的了解。老《三国》由于遵循原著,观众观看时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最后以毛宗岗的观点看,魏、吴、蜀分别占着天时、地利、人和;《三国演义》用黄巾起义的三个头领天公(张角)、地公(张梁)、人公(张宝)引出曹操、孙坚、刘备,便有着“清风徐来,引人入胜” 的艺术效果。

总之,老《三国》开宗明义的旨趣都与《三国演义》如出一辙。遵循原著的影视呈现方式,让大家有了一个新的媒介方式去接近原著经典。而且时间证明,对经典原著的贴合,是翻拍的最佳方式,创新、超越经典的基础是学习、继承,否则一切的的创新艺术都是凭空而起的高楼,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况且在那个一切尚在艰辛探索的年代,却造就出了一系列不灭经典,“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是我们后辈人应该去敬佩的。新《三国》对原著的还原度上讲并不如老《三国》经典,这也正是被大家诟病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说该剧一无是处。至少看了中国男篮的比赛后,再看这一集, 心情还是好了一点。那么:

新《三国》以与原著的不同的开端方式, 即以孟德献刀为开场,究竟有哪些得失呢,请大家关注明天的发文: 新《三国》的开端不同寻常!什么原因?这些不可不知道(下)

为什么新三国比不过旧三国(新三国的开端不同寻常)(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