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柳宗元10首诗(写出了成年人的无奈)(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如果从唐诗中,挑选一首最孤独的诗,非柳宗元这首《江雪》莫属。

漫山无鸟,遍路无人,孤舟老翁,蓑衣冷雪。

禁不止打了一个冷颤。

可柳宗元为何如此孤独呢?

还是得从这首诗说起,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改元永贞。李诵即顺宗,登基后重用王叔文,而柳宗元是王叔文的支持者,遂得到提拔,升礼部员外郎。

同一年,王叔文推动了“永贞革新”,当时柳宗元与刘禹锡是主脑人物,但从后来发生的事来看,刘禹锡相对缺乏政治见解,也不是一个实干家。这不是说刘禹锡能力不行,相反,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要比柳宗元更开阔。

但刘禹锡缺乏的是官场的杀伐果断,不然也不会前后23年都走在贬官的路上。

柳宗元10首诗(写出了成年人的无奈)(2)

可柳宗元不同,因早年经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所以很有治世之心,立场坚定,手段强硬,颇似“王安石”。

然而时也命也,顺宗因中风失音,无法理政,朝野关系被王叔文搞得乌烟瘴气,树敌武元衡,宦官俱文珍发动政变,立太子李纯,逼顺宗禅位。李纯(宪宗)登基后,罢免王叔文,后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一同被贬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从此以后,柳宗元的仕途一蹶不振,在永州度过了凄凄惨惨的10年,期间母亲过世,妻子病故,又痛失10岁的爱女,写下了《下殇女子墓砖记》,生活上就更困苦。

最重要的是,柳宗元郁郁而不得志,心中理想没有得到实现。

柳宗元10首诗(写出了成年人的无奈)(3)

10年后,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接到诏书,返回长安,这本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可是缺乏韬光养晦之心的刘禹锡,此时写了一首诗,题为《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彰显了刘禹锡的气节,却也让自己和柳宗元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诗中有讽刺“新贵”之意,刘禹锡被贬播州,后在裴度的说情下,才改为连州。

一个月后,柳宗元被贬柳州,并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柳宗元10首诗(写出了成年人的无奈)(4)

去往柳州之前,柳宗元写给了刘禹锡一首诗,题为《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这首诗,写出了柳宗元内心的无奈,先是借“伏波、翁仲”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被贬10年的凄苦,后又借刘禹锡讽刺新贵之诗,表明了自己宁愿泪流成河,也不愿与投机取巧的“新贵”们同流合污(立太子事件)。

最重要的是,此时柳宗元欲把自己的孩子们,托付给刘禹锡照顾。这种悲凉的心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懂的,此时他还不知自己4年后便与世长辞,但已经开始为自己安排后事,而这一年他才43岁。

他又无法把再次被贬官的事,怪罪到刘禹锡头上,因为他知道那是君子行径。

一个男人最大的无奈,当也是如此了吧!

柳宗元10首诗(写出了成年人的无奈)(5)

内心有些愧疚的刘禹锡回赠柳宗元《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依依不舍的柳宗元再回《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刘禹锡复回《重答柳柳州》: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柳宗元因放不下自己的子女,《三赠》: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刘禹锡三答《答柳子厚》: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至此,两个人依依惜别,让刘禹锡没想到的是,此一别便是永别。

柳宗元10首诗(写出了成年人的无奈)(6)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裴度说服宪宗,敕召柳宗元回京。同年11月初8,尚未动身的柳宗元在柳州病逝,终年47岁。

同一年刘禹锡也离开了连州,亦因裴度从中袒护,几年后刘禹锡得以复官。要解释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必须要提一个人,那就是白居易。

实际上,刘禹锡、柳宗元和白居易的政治立场大不同,白居易因为武元衡被暗杀、裴度被刺事件上书,谏言严惩凶手而被贬官江州,后受裴度保护调回京师,并出任杭州刺史。所以,白居易是裴度的人。

而武元衡、裴度曾是王叔文的死敌,间接可知,柳宗元、刘禹锡同白居易不在一个阵营。可神奇的是,刘禹锡和白居易则是莫逆之交,晚年一起隐居洛阳,经常出入裴度府上,把酒言欢。

而刘禹锡曾经讽刺的新贵,包不包含裴度、白居易呢?

柳宗元10首诗(写出了成年人的无奈)(7)

815年的裴度,可是兼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的,而刘禹锡被贬官前,宰相武元衡尚未被刺,那个时候的白居易与武元衡相交甚好,正意气风发,一封接一封的奏折在教宪宗“做事”。

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柳宗元是与白居易交好的,哪怕裴度怜惜柳宗元的才华,也不见他们之间有往来。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为何柳宗元会那样孤独!

- END -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刘禹锡:64岁顿悟,一首诗唱和白居易,写尽人生

白居易:生活中的哲学家,诗人中的生活家,世俗里的明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