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也冷(那个冬天也很冷)(1)

下雪也冷(那个冬天也很冷)(2)

下雪也冷(那个冬天也很冷)(3)

近来翻阅手机,发现了几张早前留存的老照片:在那个也很冷的冬天,看到了一群学生在沅江中昂扬激情、中流击水,一派大好青春气息。横幅上显示“沅陵七中冬泳表演赛”,衣着朴实的学生,挺直的身板,是无畏严寒的气魄。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自强。从侧面也可以领略到时任王校长的教育之道——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话说另一头,卡塔尔世界杯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尤其是日本队战胜西班牙再次成为“亚洲之光”。此时此刻,国足又要被拎出来群骂一次。在世界杯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亚洲足球水平的整体进阶,也为中国队未来在亚洲的前景感到深深的担忧。

看看这几张定格于90年代的老照片,我们把视角回到那个年代,90年代初的中国足球算是亚洲顶流。与韩国,伊朗属于一级,屹立于亚洲之巅。打日本,沙特这种球风偏软的技术型,具有优势。30年变化,国足成了恨铁不成钢的阿斗,缘由何在?

那么这些年,作为持续贡献新生力量的青少年体质又如何呢?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显示,与往年相比,中国学生的肺活量、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多项体能指标出现好转;“出现好转”说明之前一直在滑坡。另外近视、肥胖等问题,还有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下雪也冷(那个冬天也很冷)(4)

【报道截图】

为什么90年代在那个也冷的冬天,少年可以冬泳?如今学生的体能为何下降,是否也成为影响中国国足事业发展的症结之一?

面对冬季的寒冷,当下的青少年,是否还有当年直面寒冷的勇气?教育工作者是否有这样的魄力?其实,我们不该把尖锐的问题直接推给青少年群体和教育工作者。试问,又有几个家长舍得让孩子直面寒冷?我们的社会环境是否又允许这样呢?

一个问题的产生,往往不是某一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结构性整体出现了偏差。在我们付诸文字表达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青少年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更加综合的素质修养,但同时有更重的学业压力。“重文轻体”的大环境,让体育教育欠账太多了。学生作为学校的竞争kpi、作为家长的期望,或许“文卷”比“体卷”门槛更低、发挥空间更大、稳定性更强······

面对严寒的冬天,我们也需要勇气吧。​

这是一个几张老照片引发的随笔,没有结论,各自思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