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文物管理所 侯新荣路翰林故居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毓兴村,为清代路元锡(“历任直隶艮乡藁城诸令”)退归故里后,于乾隆己亥年(1779年)建成,取名为“蒲编堂”它是关中地区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官邸建筑风格,是清代民居建筑的活标本,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多伦路名人故居?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多伦路名人故居
周至县文物管理所 侯新荣
路翰林故居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毓兴村,为清代路元锡(“历任直隶艮乡藁城诸令”)退归故里后,于乾隆己亥年(1779年)建成,取名为“蒲编堂”。它是关中地区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官邸建筑风格,是清代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二百多年以来,路氏家族人才辈出,尤其是嘉庆至咸丰年间,路门祖孙三代连点翰林,成为家族史上最为荣耀的一页。如今,路氏后裔遍及海内外,这里已成为他们寻根问祖的唯一去处。
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2008年9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陕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路翰林
路氏家族以治学闻名乡里,在家族教育的熏陶下,路氏一门“雏凤还如老凤清”、“ 桂香结子齐呈秀”。嘉庆至光绪年间,路门计有五人中进士,其中三人点翰林。举人贡生尚有多人。官居知州、同知、县令等职者八人。近代官居教育厅长等高职者十一人。在灿若繁星的路氏英才中,最耀眼的当数路门三翰林。这三翰林是嘉庆翰林路德、道光翰林路慎庄、咸丰翰林路峘,其中以路德名气最大。
路德(1785—1851) 字闰生,号鹭洲,路元锡次子,是路氏家族史上首位翰林。他自幼秉承严教,资禀过人,就学于关中书院,善诗赋,有“陕省第一佳士”之称。“嘉庆丁卯(1807)举孝廉,己巳(1809)成进士,授庶吉士”,散馆后改任户部湖广司主事,嘉庆十八年考补军机章京。路德擅长书画,公事之暇,读书作字,夜以继日,“以应京师求文字者,殆无虚日”。道光壬午春(1822年),因眼疾请假归里,决意不复出仕,著书讲学以终。“平生所学,以汉宋诸儒为根柢, 专主自反身心。为制艺一以经、训、传、注为宗,力挽剽窃、空疏之习。”先后主讲对峰、乾阳、关中、象峰、宏道等书院二十余年,严设课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奖掖后进。一时桃李满门,“掇甲乙科,仕京外各职者,以数百计,列膠庠食廪饩及再传弟子,以数千计,读诗文各集,私淑自爱附名士林者,以数万计,旁及淄衣黄冠之徒,亦竟执弟子礼……”。路德也以精于举业而名声远扬。
路德一生著述甚丰,有《柽华馆全集》十二卷、《仁在堂时艺七编》、《柽华馆试帖汇抄辑注》十卷、《关中书院课士诗赋》、《蒲编堂训蒙草》、《明文明》等。整理刊印他人著作有《史汉笺论》、《四书心解》、《四书鞭影》、《三瓮老人诗集》、《周易本义爻证》、《二竹斋诗集》、《王端毅公奏议续集》等,这些作品风行海内,甚至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安南(今越南)、俄罗斯等国。路德死后,葬于周至县马召镇金盆村西山地,惜墓地毁于“文革”,留存有墓志和路德生前使用的眼镜,现藏周至县文管所。
路门第二位翰林是路慎庄(1807~1856),字子端,号小洲,路德长子。道光辛卯(1831年)科举人,丙申(1836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充日讲起居注官,文渊阁校理,国史馆篡修,本阁门撰文教习庶吉士。道光庚子(1840年)科,任福建乡试副考官。因京察一等,迁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后又特授江苏淮阳河漕盐驿兵备道。咸丰丙辰卒于清江浦,恤赠光禄寺卿,入祀淮安府清河县名官祠,葬于周至县尚村镇南午子山。他“平生博览群书,性倜傥磊落,不附权贵,兼通绘事,尤工山水,得片纸者,奉为枕中秘宝”,著有《蒲编堂书目》若干卷,辑补汉魏遗书百余种《唾余稿》二卷。其遗作《终南五景图》现存周至县文管所,是研究清代周至终南镇历史面貌及民俗风情的重要资料。
路峘(1824—1863)是路氏家族第三位翰林,字次舫,号稚琴,路德兄长路朝之孙,咸丰元年(1851年)恩科举人,咸丰十年(1860年)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文林朗。同治二年(1863年)回家探亲,被进攻周至的李蓝义军俘获,软禁中策划接应攻城清军,事泄被杀,年仅三十九岁。
路门三翰林为路氏家族赢得了“翰林世家”的美誉,成为路氏家族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