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一次白璧有瑕的外交活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相信国人无人不知,可是,在我们赞叹蔺相如的同时,又有几人知晓赵国在事后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呢?
客观地说,蔺相如完璧归赵仅是一次正常的外交活动,只不过因为对象是一向毫无信义的秦国,所以增加了难度。此次外交活动虽然成功,但是却暴露了赵国对秦国的战略态度,那就是“硬”。
笔者曾经对关东六国对秦国的态度做过一次分析,那就是韩“哀”、赵“硬”、魏“稳”、楚“韧”、燕“滑”、齐“偷”。
秦国之所以要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其目的就想通过此次外交活动来试探赵国对秦的态度,以决定日后如何处理与赵国的关系。而蔺相如的举措虽然是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但却把赵国的战略决心暴露给了秦国,使秦国见识到了赵国的“硬”,因此开始调整对赵国的战略。在这个意义上说,蔺相如的此次外交胜利应该是打了折扣的。
图片来自网络
秦国与赵国的对抗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随后,秦国就向赵国发起了进攻。
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熟悉历史的到读者们也能应该知道,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对其他诸国往往会采用分化瓦解、恐吓、讹诈等一系列政治手段打前站,只有针对赵国,秦国的这些手段很少能够见成效,两国之间的战争往往都是异常惨烈的。
而赵国呢,也是战国后期唯一能够与秦国正面对抗,而且能够战之能胜的国家。因此,在秦国灭六国的顺序中,赵国被排在了第二位。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先灭韩国,是因为韩国占据了秦国出兵关东的通道。不消灭韩国,秦军出兵时总有被从侧翼攻击的危险,而且,粮道始终在韩国的威胁之下。
次灭赵国,是因为赵国战力最强,又从不肯向秦国示弱,而且名将辈出,手中还有一支被称为秦军梦魇的代北铁骑。如果不先消灭赵国,待到秦国和其余五国打的两败俱伤之际,赵国后发制人,秦国恐怕自身都难保,更不要说消灭六国了。
因此,在《史记》的记载中,凡是赵国和秦国之间的战争往往都是最惨烈的。我们熟知的长平之战就是这样,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要么战死,要么被秦国坑杀,只留下年龄幼小的200余人,不可谓不惨烈。
图片来自网络
蔺相如不具备战略家的能力在后世的评价中,把秦国说成是虎狼之国毫无信义,这是不客观的。
评价一个历史事件后者一名历史人物,都不应该用后世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应该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进行分析,这样才会相对客观。
如果单纯从外交层面来考虑,蔺相如确实是有功,但要从赵国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那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之举却暴露了赵国对秦国的战略决心,使得秦国对赵国更加警惕,不利于赵国在日后与秦国的抗衡中赢得战略先机。
笔者这么说,并不是批评蔺相如。蔺相如虽然是个优秀的外交家,但并不是个合格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他毕竟仅是一个宦官门客出身,自身还是缺乏政治历练和经验的。
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的猜测笔者曾经揣测,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秦昭襄王事先已经摸清了蔺相如的底牌,认为蔺相如出身宦官门客,没有从政的经验,仅具有一名说客的能力,因此才摆了一个局,故意来激怒蔺相如,由此来试探蔺相如的反应。
蔺相如在秦昭襄王这些老牌政治家的面前虽然在口才上不落下风,但是已经进入了秦国的布局,所以在面临被骗的局面时,蔺相如本能的进行了反击,从而暴露了赵国的战略意图和决心。因为毕竟,一名使者代表的都是国家的意志和态度。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