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桥

虽说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达1500多条,但真正带有“邯郸”二字的恐怕唯有“邯郸学步”了。

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其实,真正“邯郸学步”不是学习走路的,而是学习“踮屣”。赵国人善于跳舞,燕国人很是羡慕。据考证这种舞蹈类似于现在的芭蕾舞,婀娜多姿,非常优美。

游览赵苑公园之后,前往学步桥,就是历史上邯郸学步的发生地。二者距离并是不很远,遂步行前往。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

镌刻邯郸成语的石碑。清晰可见:围魏救赵、胡服骑射、负荆请罪、毛遂自荐、固步自封、贫贱之交、背水一战、煮豆燃萁、七尺之躯、鹬蚌相争、纸上谈兵、脱颖而出、顶天立地、怒发冲冠、利令智昏等成语。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2)

石碑另一面,刻有:完璧归赵、邯郸学步、义不赂秦、三寸之舌等成语。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3)

石碑第三面,刻有:刎颈之交、盛气凌人、开源节流、铸成大错、一枕黄粱、七步成章、旷日持久、破釜沉舟、价值连城、攻难守易、不翼而飞、一言九鼎、指鹿为马、不遗余力等成语。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4)

来到学步桥头,由西北向东南看。学步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主城区串城街(邯郸道),沁河西段,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45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桥身长32米,面宽9米,高8米,两旁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均雕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三个大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狮头。桥的规模虽不大,但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民族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5)

由东北向西南看学步桥。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6)

学步桥北边石牌坊。正上书:袨服新市。有两联,外联为:庄周秋水非闲话;太白高歌有古风。内联:春满长街昂首过桥思学步;明月小巷同心报国鉴回车。石牌坊下侧有铁墩若干,提示仅允许行人通过。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7)

从石牌坊外侧看,正中书:古城迎瑞。左右两联,外侧是:磁山肇史七千载;北苑拱桥五百年。内联是:紫山西峙名都十里留佳景;沁水东流韵事千秋有此桥。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8)

学步桥头广场雕塑,此雕塑位于广场西北角。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9)

学步桥头广场雕塑,此雕塑位于广场东北角。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0)

学步桥石碑。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1)

登上学步桥。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2)

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学步桥。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3)

过桥之后,从东南望向西北。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4)

此雕塑位于学步桥东南部。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5)

此雕塑位于学步桥西南部。

邯郸学步相近的成语故事(成语邯郸学步竟有真实发生地)(16)

“学步桥”亦赋予文化内涵,桥头有小店售卖“学步桥香油”。招牌上标明“邯郸特产”,确实具有唯一性。这也提示,尤其历史文化深刻的地方,需要深挖内涵,弘扬地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