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关注”,持续为您奉上诚意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汤唯间谍案(色.戒的原版.郑苹如诱杀丁默邨)(1)

电影《色.戒》海报

一个美丽妖艳的女人,她的真实身份是中统特务。抗战期间,她被派去刺杀汪伪集团特工主任丁默邨,后由于事机不密而被俘。因为她的美貌与魅力,敌人称她为“妖艳的白蛇”出身名门,投身抗战

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是国民党元老,曾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在东京时结识了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木村花子随他回到中国后,改名为郑华君,先后育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是他们的第二个女儿。郑苹如从小就聪明过人,善解人意,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加上她特殊的家庭背景,上海沦陷后,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她秘密加入中统,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混迹于日伪人员当中获取情报。那一年,她19岁,正是如花一般的年龄。

汤唯间谍案(色.戒的原版.郑苹如诱杀丁默邨)(2)

郑苹如

丁默邨是湖南常德人,出生于一个裁缝家庭里,曾参加过共产党,1924年,丁默邨在上海加入了国民党,后又转投日本,成了日本人的走狗。1938年,日本侵略者企图扑灭上海抗日力量,拟组织一支特工队伍,丁默邨被日本人选中。1939年2月,丁默邨投拜日本特务部长土肥原贤二,后来成立特工组织,丁默邨为主任,李士群、唐惠民为副主任,因地点在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今万航渡路435号)而得名。该组织成立后,大肆捕杀抗日志士,日本记者称之为“婴儿见之都不敢出声的恐怖主义者”,国人则称丁默邨为“丁屠夫”。

汤唯间谍案(色.戒的原版.郑苹如诱杀丁默邨)(3)

丁默邨

对丁默邨的所作所为,中统方面早就恨之入骨,特别是他曾投身于国民党,对国民党特务运作规律十分熟悉,所以此人不死,国民党在上海的重要机构将会荡然无存。于是,暗杀丁默邨成了中统的首要任务之一。而中统则把如此重要而又危险的任务,交给了郑苹如。

郑苹如在明光中学读书的时候,丁默邨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因此两人有师生之谊。丁默邨虽然是好色之徒,但他也非常警惕,一般的女人接近不了他。但郑苹如凭借这样一层关系,加上她的如花之貌,丁默邨渐渐放松了对她的戒备。很快,郑苹如成了丁默邨的秘书,顺利打入“76号”特工总部,为获取汪伪政府情报,打消丁默邨的顾虑,郑苹如又很快成了丁默邨的女友。她是上海有名的美女,而且善于打扮,穿着时髦,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名门闺秀之风范,别说丁默邨,绝大多数男人见了也不免动心。再说,这样的一个可人儿主动送上门来,哪里有拒绝之理?丁默邨内心喜出望外,以为自己的桃花运来了。而郑苹如则装作是涉世未深的懵懂少女,时嗔时笑、哆声撒娇的那一套把丁默邨迷得神魂颠倒。但是,郑苹如拿捏得非常好,她既不让对方产生怀疑,又不让他得逞,时断时续,若即若离,让丁默邨不能自已。

然而,上海最大的特务组织头目之名并非日本人给他硬盖上去的,丁默邨十分谨慎,郑苹如与他约会,他表面上应承着,最后要么改地方,要么不了了之。总之,他要与郑苹如出去约会,基本上都是自己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这样一来,郑苹如不但没找到下手的机会,自己的名声反而受到了影响。

中统的特工身份是保密的,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不能透露,更别说是外人了。当时,郑苹如一家住在上海的万宜坊,大概就是在今天的杨浦区重庆南路一带,虽说那里的房子是独门独户,平时邻居之间也没有多少往来,但是,一个是特务头目,一个是上海名媛,这两个特殊的组合,经常成双入对地出入在丽都、百乐门等风月场所,总是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没多久,人们就开始议论开了,认为这郑小姐行为不检,品行不端,还有人亲眼看见她与日本人有来往。这传出去后,就炸了锅了,与特务相好就算了,还与日本人不清不白,这不是比汉奸还可恶吗?社会上的流言蜚语给郑苹如及其家人带来非常大的精神压力。

但是郑苹如不是一般的女人,虽年纪不大,但抗日之决心却不小。在此之前,她就凭母亲的关系以及交际手段,成功打入日本高级军官之中,曾把日本首相的儿子近卫文隆哄得团团转,当时,她就请求上级,要绑架近卫文隆,她认为,绑架了日本首相的儿子,中日战争不就可以结束了吗?但是国民政府认为,绑架近卫文隆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麻烦,于是让她停止这个危险的游戏。从此事上可以看出,郑苹如之胆略,丝毫不让须眉!所以,被人误解和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对她来说,算不了什么。

1939年冬,中统下令,要求郑苹如尽快行动,郑苹如也知道,这样拖下去,有害无益,于是她打破常规,约了丁默邨来她的家里。

汤唯间谍案(色.戒的原版.郑苹如诱杀丁默邨)(4)

郑苹如

深入虎穴,孤身杀敌

1939年12月21日,丁默邨在郑苹如的软磨硬泡下,禁不住诱惑,果真驱车去了郑苹如的家。但是车到楼下,这位有着像狗一样灵敏嗅觉的特务,嗅出了这里的氛围有些异常,车子只稍作停留,又离开了,在周边埋伏的人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去。然而让郑苹如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丁默邨电约她一起去赴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自然不肯放过,于是跟上级交代了行动计划后,她就出门了。

吃饭完出来,丁默邨说他还要去虹口办点事,郑苹如则说要去南京路逛街,因是顺路,就搭了丁默邨的车去了。在车子开到静安路、戈登路(今江宁路)交叉口的一家西伯利亚皮货店时,郑苹如让丁默邨陪她一起去买一件皮大衣,算是送她的圣诞礼物,这个理由丁默邨无法拒绝,而他也觉得很合理。其实这里就是这次刺杀的地点,周围早已安排了人埋伏。丁默邨的车子在皮货店停下时,他犹豫了一下,随后两人便相拥着一起走向皮货店。

关于这次的刺杀行动,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两人下车走向皮货店时,埋伏在旁边的刺杀人员由于心切,看到目标后就开了枪,结果却无一命中。当时丁默邨的距离跟车子并不远,他返身钻入车内就跑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两人进入皮货店后,郑苹如佯装去挑衣服了,而丁默邨在进店时,站在橱窗边上点了根烟,然后观窗外面的动静,不想果然被他发现了外面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这让他很快意识到了危险,于是掏出一笔钱放在柜台上,说有急事先走了,便夺门而出,飞快地钻入车里,扬长而去。由于他动作太快,外面埋伏的也没想到他会没买完衣服就突然冲出来,稍微踌躇了一下,这一犹豫就失去了最佳的开枪时间。

不管是哪种一说法,结果是又让丁默邨跑了,更让人忧虑的是,经过这样的事情,丁默邨此时很可能已经对郑苹如产生了疑心。郑苹如自己也知道,她很快就会暴露,危险就包围在她的身边,随时可令其致命。于是她决定以身犯险,深入虎穴,孤身杀敌。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是需要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的。

“76号”特工组织总部不是普通的地方,那是人间地狱,没有人能够活着出来,更何况要去刺杀的人是他们的头目。最要命的是,当时中统内部的最高领导,即郑苹如的领导已经叛变。

汤唯间谍案(色.戒的原版.郑苹如诱杀丁默邨)(5)

丁默邨

原来在郑苹如于皮货店行动失败后,原中统上海区负责人被调走,由张瑞京接手。可这张瑞京上任后,还没来得及布置再次刺杀,却被李士群给抓了。李士群在国民党时也去过情报机构,所以他认识张瑞京,在他的威逼利诱下,张瑞京和盘供出了“刺丁”计划。郑苹如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她动身的时候,那边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此时的“76号”如同一头凶残的恶兽,正张着嘴巴等她送上门去。

尸首难寻,暗香永存

郑苹如被捕后,面对审问,只说是丁默邨玩弄了她,她也仅仅出于私愤报复而已,没有任何背景。丁默邨迷恋其美色,并没有杀她的意思,心里只是想关她几天就放出来。有一天,牢房里来了三个女人,她们分别是丁默邨、李士群、吴世宝的老婆,丁默邨的老婆一看到郑苹如,破口就骂她是狐狸精,怪不得他家老丁被迷惑了,长了这副妩媚样,没几个男人能顶得住。于是在“敌人加女人,敌意加醋意”的双重夹击下,丁默邨的老婆就动了杀机,这样的女人不除,她在有生之年就别想过安稳日子,当下授意她的亲信林之江,将郑苹如骗出监狱,说是丁默邨要见她,带她上了车。

汽车开了很长时间,周围的环境越来越荒凉,郑苹如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车子在沪西徐家汇火车站附近的一块荒地停下,郑苹如从车上被押下来,这位天生爱漂亮、爱冒险的少女,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别打我的脸!后来枪手果然没打她的脸,在她身上开了三枪,这位风华绝代的抗日勇士,自此香消玉殒。这一年,她23岁。为了苦难的中国,为了民族大义,郑苹如燃烧了她的青春,在那个年代留下了永恒的暗香。

汤唯间谍案(色.戒的原版.郑苹如诱杀丁默邨)(6)

郑苹如

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权在南京成立,日方要求郑苹如的父亲投靠汪伪政府以换取郑苹如的尸体,她父亲断然拒绝,至今郑苹如的尸体仍不知去向。

1943年9月9日,李士群被日本特务下毒毒死。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逝日本。不久汪伪政府倒台,丁默邨在此事件后被排挤出“76号”特工总部,他再度投靠重庆的国民政府。战后,丁默邨在1947年7月5日,以通谋敌国的汉奸罪名被处死。

抗战胜利后,文学家郑振铎曾以《一个女间谍》为题追悼郑苹如,他说:“为了祖国,她不止几次出生入死,为了祖国,她壮烈地死去!比死在沙场上还要壮烈!”只是遗憾的是,如今知道郑苹如舍身赴义的事迹的人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