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

热 1

合肥市气象台

2022年08月14日10时32分

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今天白天我市大部分街道(乡镇)

最高气温仍将超过40℃

请注意防暑降温及防范火灾

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

中央气象台刚刚发布:安徽马鞍山11点气温为39.7 ℃。位居全国高温榜第一。安徽含山以39 ℃位居全国第五。

合肥市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或突破历史极值)(1)

昨天合肥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这是今年来合肥首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也是自2017年后,五年来合肥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预警信号。

今年合肥最长的连续高温从8月2日开始,现已持续12天。合肥最长一次连续高温日数出现在2017年,长达18天。不过,就目前情况看,今年连续高温日数很有可能突破历史极值。

据合肥气象最新预报

未来七天

合肥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

16-17日有分散性雷阵雨

最高气温为36~40℃

千万注意防范

合肥市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或突破历史极值)(2)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

预计今年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将为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目前区域性高温过程还没有超过2013年。

预计未来十天安徽全省大部分地区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37~39℃,部分市县超过40℃;15日傍晚至17日安徽省北部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15日傍晚至16日沿淮淮北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6日至17日受降水影响,合肥以北地区的高温天气略有缓解。

高温天气,请多注意保重身体。

安徽主要城市24小时天气预报↓

合肥市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或突破历史极值)(3)

高温天气下

极易发生中暑

千万要警惕↓↓↓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人体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在临床上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那么,普通人怎么能够区别各种中暑症状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左和平介绍:

先兆中暑: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多汗、口渴、头晕、头痛、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及时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补充水、盐,短时间内就可恢复。

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常于数小时内恢复(尽快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并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液)。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患者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循环血容量不足,甚至意识障碍。热射病为致命性急症,典型表现为高热(>41℃)和意识障碍,可伴有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MODS。

当你发现你的同伴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意识状态的改变,要及时想到中暑的可能。需要尽快降低中暑患者的体温:

1.立即撤离高温高湿环境,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安静休息,有条件的话可以置于空调房内及时降温。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意识障碍患者不可);

2.物理降温,可以在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腋下位置放一些冰块加快体温的降低;

3.对轻重症中暑患者应及时拨打120尽快送医,以免轻症中暑或者重症中暑轻型进展成热射病,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

这份防中暑指南请收好

↓↓↓

合肥市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或突破历史极值)(4)

合肥市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或突破历史极值)(5)

合肥市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或突破历史极值)(6)

合肥市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或突破历史极值)(7)

综合:合肥气象、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天气网、合肥晚报

来源: 安徽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