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千多年前东北曾经有个国家

说起来真的非常有趣,原来,一千多年前的东北,这里曾经有一个民族,名叫“粟末靺鞨”,据信应为黄种人,他们在东北建立了一个国家,名叫“渤海国”,开国的大王名叫“大祚荣”,渤海国建国于公元698年,当时我们汉人这边是唐朝。

历史上最常见的冷知识(历史上的冷知识)(1)

渤海国疆域图

这个渤海国在全盛时期,它的疆域包括:黑龙江一部分、吉林省的大部分、辽宁省全境、以及朝鲜北部一小部分地区。

历史上最常见的冷知识(历史上的冷知识)(2)

渤海国人的陶佣形象

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出兵把渤海国给灭了,渤海国从建国到亡国,前后共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最常见的冷知识(历史上的冷知识)(3)

渤海国人的壁画形象

渤海国灭亡之后,它的人民,大部分融入了东北当地的其他部落,例如“黑水靺鞨”,这个“黑水靺鞨”,后来演化为女真,对,也就是满清的祖先,此外也有小部分迁入朝鲜,融入朝鲜民族,还有一小部分迁徙到河北、山东,融入了汉族。

2、清朝为何长期封锁东北?

满清入关之后,用柳树、土堆、绳索,建成长长的“柳条边”,派兵把守,把东北封锁起来,不允许汉人进入东北,为什么呢?答案是这样的:

历史上最常见的冷知识(历史上的冷知识)(4)

柳边条遗址

清朝柳条边遗址,以前柳树之间有绳子连接,并且每隔一定距离,驻兵把守

因为当年满清入关,局势并不稳定,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各地农民武装,有南明军队,有郑成功等誓死不投降的势力,后来又有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汉人藩镇,此外,一亿多的汉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个什么人拉起一支反抗队伍……所以,当年满清入关之后,他们并没有安全感,而是时刻准备着撤回东北,所以东北要封锁起来,作为退守基地。

历史上最常见的冷知识(历史上的冷知识)(5)

清代官方柳条边示意图(绿色线条)

打比方说,当时东北对于满清来说,等于是保本固收的打底资产,而关内汉地十八省则是进取的股票投资,满清要保住东北这块“固收”,所以要把东北封锁起来,严禁汉人去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