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做人做事应该“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说这句话的语境是什么呢?孔夫子说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就必须了解它的上下文。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显然孔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敏于事而慎于言”所指的重点不仅是做人做事,而是做学问的道理。

真正想做好学问,并不是读死书,而是要注重现实人生中的做人​处世​。​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2)

​一个有学问的君子,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住的地方,能安贫乐道​就号​,不要贪求过分的享受。

真正的做学问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

这两句话的之后才是“敏于事而慎于言”

该做的事就要敏捷——马上做。

不该说的话不能乱说,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才是做学问的正道。​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3)

​​所以孔子告诉我们,做学问不只是理论,不只是困于书本之上,而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去修正做人做事的道理,毛爷爷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也是检验学问的度量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