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志人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编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临川王刘义庆。全书分为36篇,每篇下均有若干则人物故事,全书共有近一千二百则。这些故事涉及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内容包罗万象,较全面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读书人的精神风貌,被鲁迅称为“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是极好的了解魏晋时期历史的辅助资料,有许多常规历史书中缺乏的细节。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中上政权更替最频繁的时期,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只有几十年是统一的,而其他时间都是分裂割据,各自为政的。于是,各种思想潮流风起云涌,进行激烈的交锋与融合,当时,清谈之风兴盛,这是我们读历史书能知道的。但清谈的细节,历史书多半没有记载的,而《世说新语》中《王羲之、谢安论清谈》《殷浩、王导清言至夜》等篇章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孙盛、殷浩清谈忘食》中这样写道: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闲。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孙盛与殷浩清谈,两个人辩论起来顾不上吃饭了,饭菜冷了热,热了又冷。辩论时,两人手里各拿着一支拂尘,说一句,用拂尘甩一下对方,一来二去,饭菜里落满了拂尘的细毛,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只好以嘲笑对方收场,一个说,我要给你这匹强口马穿鼻;一个回敬道,小心别人给你这匹破鼻子牛穿腮帮子。《世说新语》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往往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人物的面貌,尽显人物个性品格。《世说新语》是志人笔记小说,刻画人物是它的特长。性急的王蓝田,视死如归的嵇康、放诞的王羲之、刚强的贾充前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跃然纸上。第三十篇《汰侈》首则: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这则故事仅一百多字,却写活了三个人物。石崇令美人劝酒,如果客人不喝,就杀掉劝酒人,石崇的残暴和奢侈、专横可见一斑;王导不善于喝酒,但因为怕石崇杀人,于是只好勉强自己喝,结果喝得烂醉,王导是个心慈手软的好人;王敦呢,则不管那么多,不喝就是不喝。石崇因为他不喝酒一共杀了三个人了,他还能泰然自若地说:“你杀你家的人,跟我无关!”王敦的冷血令人发指。
《世说新语》语言精练含蓄,隽永有味,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极好的材料。《世说新语》一千多则笔记,少则十几字,多则上百字,故事都极为简短。但简短不简单,言简而意赅。二十九《俭啬》篇: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整则只有二十字,但故事情节曲折有致——王戎有好李,贪财成性的王戎当然要想方设法把它转化成金钱,于是肯定要去卖,但如果卖给别人,别人吃了觉得这李子好吃,就会把李核留下来种,别人种出了好李,就不会再来买他的李子,这卖李子就等于断了自己的财路,怎么办?王戎最后想出的办法是,在卖之前把李子的核一个个都钻破,这样别人就种不成了。卖李——恐人——钻核,二十字曲折多变,富有情趣。此外,该文语言也极为传神,“钻”字就不说了,亏王戎才想得到;那一个“恒”字更是力透纸背,成百上千的李子,一个个都要将其坚硬的李核钻破,那是多么辛苦的活儿,王戎为了李种不流传出去,钻了一个又一个,那真是有“恒”心,这种恒心也极好地揭露他对金钱的贪婪程度。《世说新语》中这种令人惊讶的白描很多,令人叹为观止。
《世说新语》影响深远,唐朝有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朝有王谠《唐语林》、孔平仲《续世说》,明朝有何良俊《何氏语林》、李绍文《明世说新语》等,清朝有吴肃公《明语林》、李清《女世说》、颜从乔《僧世说》,民国易宗夔《新世说》等都有它的影子。《世说新语》也留下了极丰富的传统文化。“谢女咏雪”、“子猷访戴”“道旁苦李”“皮里春秋”等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有许多应用广泛的成语都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还有一些故事,则成为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如:元朝关汉卿的《温太真玉镜台》、明朝杨慎的《兰亭会》、明朝陆采的《怀香记》等,《三国演义》中部分情节“黄绢幼妇”、“击鼓骂曹”、“望梅止渴”、“七步成诗”也取材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名副其实的“名士的教科书”,从这本书中,你能了解历史、学会做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将其作为枕边书,每日睡前看上一两则,既能休闲娱乐,又能提高文言阅读水平,何乐而不为?
我是读写升级彭老师,专注于12—16岁少年的阅读写作能力提升。会陆续在今日头条推出相关内容,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求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