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当我们观察苍郁宁静的原野,凝视星光灿烂的夜空时,这些问题时时在耳边神秘地回荡。对于生命第一因及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究会触发作为个体生命的深层思虑。那么,作为统治地球的人类来说,我们的源头又在哪里?历史不可能凭空而来,文明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产生,透过漫长岁月的面纱,拨开重重时间的迷雾,我们能够看到远古人类清晰的面容,能够看到他们蹒跚的步履、艰辛的求索,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坚强和韧性,以博大深沉、攻坚克难的情怀和创造力,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成为文明的创造者和贡献者。

一、地球的诞生

所有生物的繁衍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和环境。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天和地原本是混混沌沌的一团,像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长在这当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割,清而轻的物质上升为天,重而浊的物质下降为地。盘古在天和地当中,一天变化多次,智慧超过天,能力超过地。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伸长一丈。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的高度极高了,地的深度极深了,于是地球及其环境产生了。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人类起源的传说与人类进化的历程)(1)

事实上,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最初是一个炽热的火球,主要由岩浆组成,后来地表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沉积,密度小的物质浮于表面,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地球内部不断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喷发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逐步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在地球低洼处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地球的诞生,为原始生命准备好了充分的摇篮。此后,在孤独而漫长的演变中,随着生命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进化,地球渐渐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其间虽也因地球环境的恶化而导致物种大面积灭绝,但总体来说,地球给生物多样化和生命进化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巨大的生存空间。

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关于人类的起源,各国的神话由来已久。

中国古代典籍《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汉代人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絙人也。《绎史》卷三引《风俗通》:“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与中国神话相似,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仿造自己的身体,用泥土捏成人形,并将善恶封闭在泥人的胸膛里,创造出一个还没有灵魂的人形雕塑。智慧女神雅典娜对他的创造物很惊奇,便把灵魂和神圣的呼吸吹送给泥人,这才有了肉体与灵魂合二为一的人类。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人类起源的传说与人类进化的历程)(2)

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创世神话中,耶和华用了五天时间,创造出一个美丽富饶的新世界。第六天,他用地上的尘土造出男人亚当。后来看到亚当十分孤独,就用他的肋骨造出女人夏娃。二人在伊甸园中无忧无虑地玩耍。后来,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实,还让亚当吃了。上帝一怒之下将二人驱逐出伊甸园,他们带着原罪来到世间受苦,成为人类的祖先。

在印度科尔库神话中,湿婆神玛哈德奥的乌鸦发现一块红土,于是神用这块红土造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还用剩下的泥造了条狗保护他们。

在非洲神话中,创世神乔奥克用泥土造出了人的双腿,又造出两条手臂,一只手拿锹,一只手拔草。接着又捏出了眼睛、嘴巴、舌头和耳朵,创造出人类。

在澳大利亚神话中,创世神庞德杰尔用大刀割下三块树皮,他在一块树皮上用刀和好泥,在第二块树皮上捏好泥人,然后使劲往泥人的嘴、鼻孔和肚脐里吹气,这些小泥人就活了,他们跳到第三张树皮上,围着创世神又蹦又跳。

在各国神话中,虽然创世神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用泥土造人。在这种惊人的巧合中,可以看出各民族对大地的敬畏、对泥土的崇拜。

三、进化论的创立和发展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其著作《动物学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概念,具体表现为两个法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生物生存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产生的原因,环境引起的变异具有一定的有利倾向,从而成为新的物种,并遗传给后代。

50年后,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进化论作了广泛的论述。作者思考了多种动植物的进化过程,总结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的规律,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并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术观点。他认为所有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和自然选择中循序渐进发展变化的。该书并没有阐述和讨论人类是如何产生的,但这进化论给人类的起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人类起源的传说与人类进化的历程)(3)

1863年,英国生物学家托巴斯·亨利·赫胥黎在其著作《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明确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1871年,达尔文完成了他的《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这本巨著阐明了人类从低等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以及动物与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阐述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并认为人与动物具有心理机能上的连续性。

他基于解剖学的相似性,指出黑猩猩和大猩猩是现存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人与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在身体结构上仍然有其低等祖先不可磨灭的印记。他进一步指出,人类最早应该生活于非洲,人类的猿类近亲至今仍然生活在那里。

四、从猿到人与人类的进化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具有划时代意义,创立以来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不断验证和丰富该理论的正确性。随着亚、非、欧三大洲第三纪古猿类化石的大量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勾画出人类起源、进化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陨石撞击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造成包括恐龙在内的2/3的动物物种灭绝。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人类起源的传说与人类进化的历程)(4)

5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快速演化,出现高等灵长类动物。

3500万年前,猿类开始出现。

3500-3000万年前,原上猿出现于埃及法雍。

2800-2600万年前,埃及古猿出现。

2300-1000万年前,森林古猿出现于法国圣戈当,后在欧洲、亚洲和非洲都有发现。他们很可能就是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玛古猿等几个分支。巨猿和西瓦古猿灭绝较早,他们可能不是人类的祖先。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人类起源的传说与人类进化的历程)(5)

1400-400万年前,拉玛古猿出现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西瓦立克山区。其特征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前臼齿为双尖型,釉质厚。这些特点与人类相似,而与猿类不同。拉玛古猿化石在非洲、欧洲和亚洲都有发现,我国于1980年和1981年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了3个头骨化石,为研究拉玛古猿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370-100万年前。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出现于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汤恩,其后陆续发现于非洲和亚洲。南方古猿至少有三个种:南方古猿非洲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南方古猿鲍氏种。

从猿到人的过渡,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进化,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古猿学会了制造工具,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性、自觉性的活动,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区别于人类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标志着从猿到人的过渡期的结束。

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继续进化,大致又可分为猿人和智人两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时期。

早期猿人,又称为能人,意为能制造工具的人,为南方猿人进化而来。从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一些人类化石。能人的手骨、足骨与现代人相似,生活在距今200-175万年前。能人会制造打制工具,主要是砍砸器。此外还能利用石块建造简单住所。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人类起源的传说与人类进化的历程)(6)

晚期猿人,又称为直立人。1891年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发现一个头盖骨及一枚牙齿,次年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直立人的主要特征是:头骨很厚,眉嵴突出,颅骨低平,但腿骨似人,适于直立行走。直立人已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和简单语言,能制造较为精致的工具。约190-170万年前,非洲直立人最早的代表壮人在冰河时期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中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都由此而来。

早期智人,又称为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20-5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一个洞穴中发现一副人类骨架化石,后被定名为人属尼安德特种,后其学名改为智人尼安德特亚种。早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我国陕西境内发现的大荔人,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人类起源的传说与人类进化的历程)(7)

早期智人体质形态接近于现代人,但仍保留着若干原始特征,如前额低斜、颌部突出、颏部不明显等。脑容量约为1300-1790立方厘米,明显比直立人大得多。

晚期智人,又称为新人,生活在距今5万年前,分布于亚、非、欧、美、澳各大洲。晚期智人头骨前额升高,眉嵴几乎消失,颌部退缩,下颏明显,体质形态与现代人差别不大。美国的加尼福尼亚发现了4.8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澳大利亚的蒙戈湖发现了3.2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分别到达美洲和澳洲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