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宿夜花

电影《阿郎的故事》由杜琪峰导演,周润发、张艾嘉、黄坤玄联合主演。影片以3000多万港币的票房取得了1989年香港电影第四名,影片的插曲罗大佑的《恋曲1990》、《你的样子》、许冠杰的《阿郎恋曲》成了几代人心中经久不衰的经典。

在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周润发凭借《阿郎的故事》击败《奇迹》的成龙、《八两金》的洪金宝等第三度获得最佳男主角,阿郎这一平民英雄形象也成了香港电影的一个难以复制的经典。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1)

30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依旧动人。电影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悲欢、失意、自省、成长与救赎,平凡生活中的温情、青春爱情里的伤痛、无常命运中的迷惘与孤注一掷的决绝,都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父与子的宿命

虽然《阿郎的故事》融合了赛车、惊险等商业元素采用了浪子回头的爱情悲剧模式,但在香港电影史中,影片通常为归类为家庭伦理片。的确,电影中核心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父子、母子、昔日恋人之间。

我自己的生存理念就是宿命,很多时候人都会重复犯错,不是重复一次,而是不断重复,这就是人生。用在宿命上,人生是可爱的,可笑的,有趣的。——杜琪峰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2)

宿命一直是杜琪峰电影中的核心主题,《阿郎的故事》即是一部关乎宿命的电影,无论是片头父子互动的卡纸,亦或是高潮部分——赛前的父与子坐在休息室等待爱人(母亲)归来,影片的核心内容都是关于父与子的宿命。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3)

反映父子宿命的题材于中外影坛屡见不鲜,不同于香港知名文艺片导演方育平《父子情》以当代父子关系嬗变来探索传统家庭结构的困境,《阿郎的故事》更类似于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那部《舐犊情深》(The Camp)有着鲜明的运动片特征,《舐犊情深》中的运动元素是美国电影中最为观众所熟知的拳击,而在80年代华语影坛中,赛车是影坛很流行的一种商业元素,刘德华的《天若有情》则是代表。

对于寻常生活中的温情与趣味的捕捉,是影片打动人心的关键。落魄失意的阿郎与机灵可爱的波仔(黄坤玄饰),互相视若珍宝,生活虽然清贫但充满情趣。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4)

当阿郎的昔日恋人即波仔的母亲波波出现,这个虽不完整却安稳的家庭开始有了新的波澜。波波虽然对阿郎旧情难忘,但仍旧无法原谅昔日的背叛,为了自己和波仔的生活决定将波仔带回美国。纵使物质条件优厚,波仔终究无法适应与母亲一起的生活,而阿郎为了挽回昔日恋人,救赎自己的过错,决心带伤重新登上赛车的赛场。

影片的悲情结尾纵然有一定商业方面的考量,但它更多是通过一种无力的宿命感来表达对无常命运的哲学方面的思考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5)

父亲命运中的辉煌来自于他青春的热血、自由的灵魂,而他的悲情也源自于性格中的狂放不羁、对待人生与爱情的决绝。父亲的过错导致了儿子母爱的缺位,父亲的离世又改变了儿子的宿命。

电影通过父子间的悲欢离合、浪子悲情曲式的故事与阿郎这一典型悲情平民英雄形象引发的是对命运的思考。

平民英雄阿郎的爱情自省与悲情救赎

周润发凭借着《阿郎的故事》第三次获得了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阿郎这一带有悲剧色彩平民英雄形象也是其影坛生涯里程碑式的角色。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6)

此前周润发已经两次获得金像奖影帝,在吴宇森浪漫主义暴力美学色彩的《英雄本色》中,小马哥象征着一种江湖情义与永不言弃的人生信念;在林岭东冷峻现实主义的《龙虎风云》中,高秋则是底层卧底的悲情命运写照。

与张艾嘉同为电影故事创构者的周润发曾表示《阿郎的故事》讲述的是身边普通人的生活。因此,不似小马哥般带有枪战片的主角光环,也不似高秋般被视为正义使命的肩负者,阿郎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7)

赛车手阿郎,有着辉煌的过去,英俊潇洒,狂放不羁,赛车场上飞舞着青春。而如今,在工地劳碌,面对尖刻吝啬的老板无可奈何、面对爱人的离去无力挽回、面对生活的拮据无能为力。

电影并没有将阿郎塑造成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英雄,而是着力去反映阿郎性格的多面性以及探索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一方面,阿郎就像传统的中国式父亲,贫贱不移,用坚毅与乐观为儿子努力奔波。另一方面,阿郎有着传统男性身上的大男子主义,在双方关系中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强势,放荡不羁的性格使得他无法与恋人之间安稳地生活。因此,爱情破碎同时他的生活也陷入了困顿之中。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8)

当影片响起罗大佑《你的样子》音乐之时,阿郎重出赛场,在忏悔与醒悟后决心做最后的努力,这是他对爱情、对人生的救赎

“人真的不能做错事,否则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当他重新振奋、登上赛场,无论成败,他注定成为爱人与儿子心中的英雄,也是观众心中的英雄。人生不一定要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要永远有敢于自省直面人生的勇气,我想,这是阿郎给我们的启示。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9)

周润发诠释起阿郎这个角色来得心应手,粗中有细。从邋遢的造型、不拘小节的行为做派,到凌乱的长发、随处的香烟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作为演员的专注力与专业性。而在人物性格特质上,除了延续惯有的幽默感,对阿郎既狂放不羁又充满懊悔的状态把握得丝丝入扣。年轻时的自我放逐家庭破碎后的消沉颓废重振后再登赛场时的孤注一掷,周润发将阿郎人生状态展现出很强的层次感、细节亦不乏角色心理的表现深度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10)

电影中的自省与成长不仅体现在男主角阿郎身上,女主角波波的成长同样体现了影片对于人生意义的反思。

出生富贵人家的波波(张艾嘉饰)并没有安于家庭铺好的平坦之路,唯独钟情于母亲口中的“小太保”阿郎,这是传统观念桎梏下衍生的叛逆心理。而在遭到阿郎背叛之后,她毅然决然地离开,这体现了她作为一名现代女性的独立与坚强。当十年后,她以精明干练的事业型女性之姿出现后,她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不恨你了,但我也不再爱你”。是选择事业有成工作体面的同事安稳度日还是与阿朗重燃旧情和好如初?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11)

而无论她做出怎样的选择,她与阿郎内在都是具有反叛性的,这种反叛是跳脱既定的框架、世俗的眼光,勇敢努力地追求理想的人生、忠于内心的价值选择。这也是《阿郎的故事》阿郎爱情悲欢与命运悲情带给观众的思考。

别致的影像风格:“杜氏美学”初显

虽然在拍摄《阿郎的故事》之时,杜琪峰导演尚未形成银河映像时期成熟又极富标志性的“黑色”影像风格,但在本片的影像风格仍旧显现了“杜氏美学”的雏形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12)

首先从场景上,阿郎与波仔所住之处逼仄的空间、幽暗的氛围彰显出十分典型的平民生活空间:狭窄的楼梯、灰暗的光线、父子俩狭小的卧室与高度拥挤的客厅。继而,在表现波波与其同事的生活空间时,画面中呈现出的是开阔、现代化的生活图景。例如,极度宽敞、华丽的楼梯,这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影像造型,这种现代性的豪华与阿郎父子生活的困窘形成对比,张力十足

其次,在于色彩上,没有采取一般暖色调刻意营造出温情,而是用多墨绿色的冷色调营造出一种沉静、冷峻之感。这也使得观众在沉浸在父子温情、家庭亲情之余感受到他们的现实处境。

周润发讲述的真实故事(周润发的阿郎的故事依然动人)(13)

此外,影片还有一些极富表现主义色彩的光线运用。例如,在波波在现男友的安排下即将坐飞机离开父子俩去美国,独自一人躺在卧室内,此时画面中的暖色照明灯真实光源处于画面一隅,画面的大部分是蓝色以及阴影,冷暖对比下映衬出波波此时内心的五味杂陈。在此后,现场光源与人工布光的结合成了银河映像最鲜明的影像特点之一(例如《枪火》等)。

由此可以看到在影片注重商业性与故事性的背后,导演仍旧做出了些许风格化的尝试

我也不排除观众一定是最重要的,但只不过创作上的思想和认识一定要以自己的看法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当时的商业潮流为方向去创作。(见张燕:《映画:香港制造——与香港著名导演对话》)

《阿郎的故事》的成功是导演杜琪峰、主演周润发、张艾嘉、黄坤玄等影片创作者真诚投入的结果,反映普通人真实生活悲欢的故事、发人深思的主题、别致的影像风格,使得影片有着感动人心的力量

©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