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童鞋之乡,温岭共拥有童鞋生产企业1500多家,童鞋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不过,由于长期走粗放型发展路线,生产层次不高,温岭童鞋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制约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市场环境的风云巨变,当地童鞋企业积极转型提升,危中寻机,推动童鞋产业从重产量向以质量和品牌取胜转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温岭尾货童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温岭尾货童鞋(温岭童鞋如何突围)

温岭尾货童鞋

作为中国童鞋之乡,温岭共拥有童鞋生产企业1500多家,童鞋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不过,由于长期走粗放型发展路线,生产层次不高,温岭童鞋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制约。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市场环境的风云巨变,当地童鞋企业积极转型提升,危中寻机,推动童鞋产业从重产量向以质量和品牌取胜转变。

台州正标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2003年,是一家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童鞋制品企业。童鞋主要以出口中东、欧洲为主。受上半年疫情影响,公司今年的外贸订单较往年下降了不少。

台州正标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念伍:因为疫情情况下,造成基本上上半年的时候一个订单的减少跟一些订单的取消。整个订单的影响疫情造成的影响占40%左右,那我们生产线是从原来的两条线现在减到一条线。

外贸订单骤减、库存物料严重积压,对于温岭童鞋企业来说,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企业主们纷纷感叹,今年的生产、销售压力相比往年要大得多。

温岭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富德:我们做鞋是有一个季节性的,那么我们年初准备的一些凉鞋一些单鞋,一开始我们年初卖的这个鞋,过了这个时间之后就没人要了,就造成了压货,这个是对我们影响很大的。有可能是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去处理了,所以会造成很大的一个经济上的损失。

台州耐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阮春晖:你像我们在3月份的话,本身一个月的生产量要达到10万-12万双这么一个量。但(今年)3月份的话,我们只做了3万双鞋子,所以说整个一个幅度降得非常大。

温岭童鞋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凭借着价格优势逐渐在市场上打出了名气,也涌现了一批童鞋龙头企业。但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这里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处于低端、同质化竞争中。通过此次疫情,不少企业主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加快行业优化提升,打造品牌,才能增加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台州正标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念伍:前几年本来就是同质化竞争,供大于求的时候,我们看到行业的发展来说,已经就是在走下坡了,是在一个洗牌的过程,只是通过这次疫情,有可能会快速促进我们的鞋业洗牌。

温岭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富德:温岭缺少的是什么?品牌。我们如果有几家做得大的,做出大的品牌来了的话,带动下面的,把这个附加值做高,估计我们温岭的童鞋也好,鞋业也好,会走得更远。

做有品牌、质量过硬的产品,推动童鞋产业优化升级,这已经成为温岭童鞋从业者的共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童鞋企业通过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科技创新等多元化手段,逐步找到了出路。

在温岭福德隆鞋业,公司在10年前就开始关注温岭童鞋与福建品牌鞋之间存在的差别,从质量上向品牌鞋看齐。

温岭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富德:福建鞋一般出厂价大概在80元到100元之间,而我们温岭以前在10年前,我们出厂价大概在20到30之间,既然面料一样的,那我们为什么价格会比他低呢?那么我去把他的鞋剖视了,我们这个鞋垫跟他们不一样,他们的鞋垫是稳型的,对脚有帮助的,踩上去舒适的。而我们温岭的以前做的鞋垫它是一层的。所以我下定决心那一年我就引进福建的那种鞋垫,用在我们所有的鞋上面,那么那一年之后虽然成本是增加上去了,但是销量非常好。甚至现在我们还有改良这个鞋垫,那我们这个鞋垫在它的基础上搞成一个透气性,既减少了材料降低的成本,又增加了功能。

通过互相学习和自我改良,温岭的童鞋质量开始逐步提高,大部分童鞋的出厂价较之前翻了几倍。

除了在品质上打磨,想要打造品牌优势,就需要明确定位。近两年来,不少温岭童鞋企业将关注点从全品类生产向细分领域转移。2019年,正标鞋业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小学校园鞋”这个童鞋细分领域里。之后,公司就组建了科研团队,与国内外设计师共同合作研发新产品。通过一年的开发,新品牌将在9月中旬正式开始销售。

台州正标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念伍:考虑到小学生来说,因为他的跑动很大,运动量很大,所以他很容易出汗的。所以我们从产品选材上我们都会考虑到,我们鞋底位置是会呼吸的,有出汗的。我们都是抗菌的防臭的,重点解决的就是小孩子的一个汗脚造成的细菌滋生臭脚的事情。//第二个事情作为一个校园鞋,我们会从产品的设计来说,都是以原创为主,不是那种抄袭的仿制的,造成他们一些不良的影响。

阮春晖是台州耐奇鞋业的负责人,作为鞋企老板,他直面了鞋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却难以真正实现“机器换人”的痛点。为此,2017年,他组建了一个涵盖软件、机械、电器等专业人才的研发团队,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浙江和生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发智能柔性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三年多时间的研发,8月26日,该条生产线正式对外发布。一条生产线目前每小时可生产180-200双童鞋,人工从原来的40多人减少到10人,机械手喷胶成本降低约5倍。“机器换人”让材料标准化,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

台州耐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阮春晖:像这个鞋子跟传统线所做的一个标准在刷胶方面的一个标准化,它就没有任何的一个溢胶一个情况,这个就是我们智能线所做出来的一个鞋子。总体的一个质量标准的话,我觉得能达到一个国际上的一个标准。就这样的话对整个粘胶的话,它的牢固性它的拉力会更好,那这样的话就不容易脱胶。

据了解,该条生产线目前拥有5个发明专利,32个实用新型专利。为了让更多的温岭鞋企可以共享自动化资源,耐奇联合另外9家企业一起成立了温岭鞋业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助力温岭鞋业智能化发展。

台州正标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念伍:自动化毕竟在整个行业来说,自动化的集群整个全国少之又少,没有哪个区域有自动化集群的,只有有可能有一些大的企业有引进一条两条,那最起码用的也不算很好。所以这个我认为对温岭来说,自动化的联盟能够快速形成一个自动化的集群,会对我们温岭未来的转型升级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台州耐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阮春晖:因为联盟很多企业在包括他是做童鞋,他是做运动鞋,他是做皮鞋,很多不同的鞋的产品在里面,那如果成立了这个之后,那力量就非常之大,我们可以有话语权跟一些大的企业,包括像李宁啊,包括一些其他公司,一些国外的进口商去谈,因为他们也需要,他们需要的非常简单,我们有那么多资源在,第二点你有智能制造设备,我这个标准化能达到,那我何乐而不为,我肯定能下给你。

嫁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打破低端锁定,温岭童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8月28日,2020中国(温岭)童鞋产业高峰论坛在温岭举办。论坛上,专家和企业家们共谋疫情形势下,温岭鞋业的突围之路。

中国品牌专家、福建品牌企业联盟主席 苏国峰:数字时代它把这个消费者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更加个性化,更加专业化。他要求各个类别专属于他的,所以我们应该要抓住走品类的路线,就各个类别的去找。比如说我们的鞋子给孕妇穿的鞋子没有人专门做这个的,糖尿病人穿的鞋子,外卖小哥穿的鞋子,跳广场舞大妈穿的鞋子,这个都不一样。那这样的话,温岭的鞋业接下来它就会有很多品类,每个品类它的投入不一定很大,但是对这个人群研究很重要。那以后一群一群品牌就来了,每个品牌都会为温岭的鞋业代言。在做品类的过程中借助外部的各种力量。因为我们这边传统的制造业他不借助外部的力量,这种创意创新创造型的是支撑不了的。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理事长 李卫娟:现在我们的孩子们要求相对来说也越来越高,他们讲究舒适,轻便,时尚美观,还有一个就是绿色环保,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运用上,这个对于我们童鞋来说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说应该说童鞋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也非常美好的,我对童鞋制造产业是非常看好的。

温岭鞋业已经远不止童鞋,温岭鞋业已经有了完整的产业链,颇具规模的产能,在消费者心目中也有着一定的知晓率。但是具体到哪一款鞋子产自温岭,估计又没有多少消费者能够说清楚。明明具有先发优势,产业层次却最终流于低端,“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当下,童鞋也好,整个温岭鞋业也好,遇到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活下去”,一个是如何“走上去”,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如何寻求逆市上扬。今天节目中,大家开出了不少的“药方”,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提升产品力基础上打造品牌力。不过这里要厘清几个误区,产品力并非简单的品质提升和款式改变,品牌力也并不等同于宣传力和知名度。“眼球经济”时代,消费者除了功能型消费之外,也会通过特定的商品消费展示风格彰显个性,回到产业本身就是八个字“打造标签,错位竞争”,比如,我们是不是能有独创的设计引领风潮?是不是能够植入文化元素把鞋子做成“收藏品”?是不是能够通过高价款打开对于价值的想象空间?这需要厂家大胆设想,充分试错。温岭鞋业要真正成为台州的一张名片,必须摆脱低质低价的简单重复,企业主们不妨坦然接受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倒逼,昂首走上产业爬坡之路。

来源:台州在线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