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但一旦统治稳定下来,照样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在清朝的权力体系里,文官的话语权明显高于武官。武官见了文官,自动先矮2级,一点脾气都没有。所以,曾国藩在创建湘军后,哪怕已经手握兵权,但仍然对督抚一类的文官梦寐以求。朝廷没有满足要求,他还一度赌气离开湘军回家。后来,朝廷任命他为两江总督,他才高高兴兴把湘军开进天京。
不过,清朝也有一个职位的武官,不受重文轻武的影响,可以蔑视所有文官。
这个职位叫领侍卫内大臣,官级为正一品。
按照清朝官制,正一品的武官职位有两个。一是领侍卫内大臣,二是掌銮仪卫事大臣。由于掌銮仪卫事大臣位高权轻,实际上仅仅是皇帝出行仪仗队的负责人,同等级别的文官,如殿阁大学士,并不怕他。所以,真正可以蔑视所有文官的只能是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一共有6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2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是八旗里的上三旗,地位相当尊贵。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等下五旗的人,几乎没有机会担任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的工作职责非常重要。他们负责掌管由上三旗子弟组成的侍卫亲军、翊卫扈从,为皇帝提供警卫,保障皇帝的绝对安全。紫禁城很大,需要的侍卫很多。御前侍卫、、蓝翎侍卫、宗室侍卫、侍卫亲军加起来足有2000多人。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统领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
鉴于工作职责的重要性,领侍卫内大臣一般由皇帝信任的亲贵大臣担任。鳌拜、明珠、傅恒、和珅、阿桂、福康安、僧格林沁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我们熟知的恭亲王奕訢,在咸丰皇帝即位之初,就曾经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
毫无疑问,这些人在朝廷里都属于横着走的角色,目空一切,除了皇帝谁都不放在眼里。
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是蒙古贵族,善于骑射,入宫后从御前行走、、御前大臣一路升迁至领侍卫内大臣。僧格林沁自视甚高,桀骜不驯。
1862年,僧格林沁奉命外出领兵,在山东、河南一带进剿捻军。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正常情况下,再尊贵的京官,到了地方上都会尽量低调,给地方封疆大吏几分面子。可是,僧格林沁照样端起架子。地方上的官员,按照礼仪前来拜见他时,他规定总督、巡抚以下的官员一律不设座位,统统站着说话,搞得地方官员狼狈不堪。
1863年,山东调来了一个新的按察使,叫丁宝桢。丁宝桢走马上任,理应前来参见僧格林沁。丁宝桢知道僧格林沁的臭脾气,提前给他送去一封名帖,在名帖里清清楚楚地说:如果设置座位,我就来;如果不设置座位,我就不来。
僧格林沁收到名帖后,哈哈大笑,当天,僧格林沁不但特意给丁宝桢设置了座位,还亲自迎接他,优厚有加。
对,这个牛人就是后来斩了安德海(慈禧太后跟前大红人)脑袋的丁宝桢。
【参考资料:《清史稿》《皇朝通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