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2)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3)

姒姓,夏后氏,名太康,启长子,夏后[1](夏朝)第三任后(夏后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称王)。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4)

姒中康(生卒年不详)一作仲康或仲卢,姒姓,姒启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主。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5)

姒相(前2054年~前1999年),夏朝君主,姒仲康之世子,在位28年。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6)

姒少康(公元前1972年—公元前1912年),又名杜康,姒相之子,夏朝君主。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7)

姒姓,名杼,亦作予、宁,夏朝第七任王,在位17年。姒杼曾参加父亲姒少康领导的恢复夏朝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部落,取得了胜利。姒杼死后其子姒槐继位。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8)

姒槐(?~公元前1851年),一作帝芬、芬发、祖武,姒姓,夏氏,生卒年不详。姒杼子,杼死后继位,成为夏朝第八位君主,在位44年。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9)

姒芒,公元前 1897年~前1833年),又名帝芒,夏朝第九任君主,槐帝之子。槐死后,他继王位。他46岁登基,在位18年,享年64岁。死后葬于安邑附近。其子泄即王位。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0)

姒姓,夏后氏,名泄,夏朝第十任君主。姒泄在位期间对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给予爵位,夏朝继续大一统。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1)

姒不降,公元前1831年~前1753年),又名姒降,夏后不降,谥号不降。姒不降是夏王泄的儿子,在夏王泄病死后继位,19岁登基,在位59年,享年78岁,是夏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夏朝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统治的五十九年里夏朝版图达到最大。姒不降在位的第59年,把王位内禅于其弟扃(jiōng),十年之后,夏王不降崩,葬于老丘。《竹书纪年》记载:“(不降)五十九年,逊位于后扃,三代之世内禅,惟不降实有圣德。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2)

姒 扃jiōng),夏朝第十二任君主。姒泄之子,姒不降之弟。仍以老丘为都,在位十八年后死。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3)

姒廑(qín ),夏朝第十三任王,名顼( Xū),亦名胤(yìn)甲。夏王姒扃(jiōng)之子,扃病死后继位。他在位时,由帝丘(今河南濮阳)迁都于西河(今安阳汤阴县东十五公里的“夏都西河遗址”)。姒廑是夏朝的一位守成之君,此时的夏王朝国势强盛。姒廑八年,姒廑病死。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4)

姒孔甲,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孔甲,姒不降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任君主(—说第十六任)。

姒不降死后,孔甲叔父姒扃继位。姒扃死后,姒扃之子、孔甲堂兄弟姒廑继位。姒廑死后,由孔甲继位,仍都西河[1]。据《竹书纪年》记载,孔甲在位9年去世,葬地待考。其子姒皋继位。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5)

姒皋(公元前1753年—公元前1669年),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五任国王,孔甲子,在孔甲死后继承王位,他在位11年,享年84岁,死后葬于安邑。公元前1753年—公元前1669年),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五任国王,孔甲子,在孔甲死后继承王位,他在位11年,享年84岁,死后葬于安邑。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6)

姒发?-前1652)姒姓,名发,又名敬、惠。夏朝第十六任君主,史称惠发、发惠、敬发、后发(夏后发)、夏王发。发的功绩之一是破格提拔当时养马的长者关龙逄为相(关龙逄的祖先是为夏朝饲养牲畜的牧正,为古豢龙氏的后代,也称豢龙),使夏朝国势更加强盛。但是夏朝在他的儿子桀的统治下由盛转衰,走向灭亡。

夏朝17帝一览表(夏朝君主列表)(17)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

14代17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