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1)

大禹在位45年,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为大禹,夏后氏首领,他是黄帝的六世孙、颛顼的四世孙(注:黄帝次子曰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曾,鲧曾生鲧祖鲧祖生鲧父,鲧父生鲧,鲧生禹)。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2)

夏启,在位29年,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启在禹死后,取代伯益继位。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但同时,夏启也"荒于音乐和饮食"。 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追尊启为齐圣皇帝。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3)

太康夏启的儿子,在位29年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 ,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 。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4)

中康,在位13年,姒姓,启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主太康四年(前2048年),有穷国国君妘羿听说夏王姒太康前往洛水以南打猎,认为这是袭击夏王朝最好的时机,便亲率军队以闪电战的方式攻破夏都斟鄩,自立为王。但不久迫于诸侯的压力,他只好把帝位让给夏王族的后人。当时姒启的六个儿子都还健在,该让谁来出任新一任夏王呢?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都不学无术,而且头脑愚笨,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会,根本不堪为王。只有老四仲康身体健壮,而且野心勃勃,一直就觊觎着王位。于是仲康便暗中活动,由几位老臣出面,推举他为新王。有穷国君妘后羿同意让位,但他的条件是:夏王朝不但要免除有穷国的赋税,而且每年还要向有穷国提供双倍的赋税。姒仲康是个没有政治远见的庸人,为了坐上帝位,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样,有穷国君妘后羿便让出了王位,率领有穷军队携带着在夏都搜刮的大量财物返回了穷石。姒仲康正式即位称王,号仲康,改甲寅年(前2047)为仲康元年。

姒仲康即位以后,立刻派人前往阳夏(今河南周口地区太康县)迎请帝太康回国,并声称愿意将王位还给太康。太康认为这是弟弟仲康对他的羞辱,坚决不肯回国。仲康很高兴,因为他内心并不希望太康回来,太康不归正好满足了他的心愿,于是便派军队护送太康的妃子和儿女往阳夏与他团聚。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5)

相,在位28年,姒姓,仲康之子,相继位。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从此,羿独承王位。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他像太康一样,好狩猎而荒废国事。他废弃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寒浞势力日益强大,后来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寒浞把戈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过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浇受父命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了在斟鄩躲避得相。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墙洞逃走至其母亲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生下遗腹子少康。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6)

少康,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国王。

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作了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并把纶城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族民众,设官分职。派女艾到浇廷中密探,准备恢复夏室。 此时,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亲自带领斟灌、斟鄩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复立少康为夏后。而后少康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 。夏由此复国,建都纶城(今河南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后世称"少康中兴"。少康在位期间,少康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史称为少康中兴

杼,在位17年,少康的儿子。曾参加过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季杼协助少康铲除了寒浞父子的势力,致力于夏朝的中兴。在位期间,他发明用兽皮制做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族。除了东夷,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只胞族,擒获了他们的首领。使东夷各族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

槐,在位44年,杼的儿子。在位时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

芒,在位18年,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祈求河神的庇护)。

泄,在位21年,泄,芒的儿子。泄在位期间东夷族已基本同化,于是他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7)

不降,在位59年,泄的儿子。夏泄病死后十九岁的不降继位。在位58年,享年78岁,是夏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夏朝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统治的五十九年夏朝版图达到最大。

不降帝在位第六年,讨伐了九苑并且取得胜利,开拓了夏朝在东南的势力范围。不降帝在位期间是夏朝武力最盛的时代。

在不降帝晚年的时候,认为儿子孔甲性格孤僻乖张,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度,立自己的弟弟扃为储君。这种将王位让给兄弟的方式,史称"内禅"。(《史记·夏本纪》记载不降去世后,其弟扃继位。 )

扃(jiōng)在位21年,扃,不降的弟弟,泄的儿子。

(jǐn)在位8年,夏王姒扃(jiōng)之子,扃病死后继位。他在位时,由帝丘(今河南濮阳)迁都于西河。姒廑是夏朝的一位守成之君,此时的夏王朝国势强盛。姒廑八年,姒廑病死。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8)

孔甲,在位九年,姒孔甲,姒姓,名孔甲,是姒不降之子。孔甲性情乖僻,其父姒不降临终前,害怕孔甲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是内禅给弟弟、孔甲的叔父姒扃。姒扃死后,姒扃的儿子、孔甲的堂兄弟姒廑继位。姒廑八年,姒廑死后,才由孔甲继位。孔甲在文学上创作有《盘盂铭》三十六篇 和诗歌《破斧》。

孔甲在位期间,喜好信奉鬼神,而且肆意淫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加衰落,逐渐走向崩溃。

皋,在位11年,孔甲的儿子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夏朝历代君王名字(夏朝17位君王)(9)

夏桀,姒姓,名履癸,西河(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东菜园镇西河村)人。夏朝末代君主,帝发的儿子,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文武双全,迁都于斟鄩。统治期间,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国君主成汤在伊尹、仲虺的辅佐和谋划下,陆续灭亡韦国、顾国、昆吾。鸣条之战,夏桀兵败被俘,放逐于南巢,标志着夏朝覆亡。数年以后,客死于南巢,谥号为桀。

桀在位时,各国已经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 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妺喜欢笑不已。

夏桀重用奸臣,排挤贤臣。他重用一个叫赵梁的小人,此人专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杀百姓。夏桀继位后的第十七余年,有人引见伊尹给夏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临走前,桀自豪地告诉伊尹:"人民跟我的关系,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会灭亡吗?"伊尹离去后,将这句话告诉给了成汤,成汤也将这句话告诉给夏民,以试探夏民对桀的态度。没想到夏民竟指着太阳恶毒地咒骂桀:"若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我这个月亮愿意跟你同归于尽!(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便是成语"时日曷丧"的由来,表达了一种愿意与憎者去死的仇恨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