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起一个案例,先为你讲述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在过去经常在为人妻、为人母、父母的女儿、公婆的儿媳、自己是谁这几种身份之间迷茫。

由于找不到几种身份的平衡点而时常让自己陷入愤怒情绪中不可自拔,感觉每天的精力都用在处理这些情绪问题上,浑浑噩噩的生活着。

停止内耗不要让情绪控制你(情绪上的内耗95出在这里)(1)

下面分析一下她(以下简称小A)面临的问题:

比如妻子身份和自我身份的冲突:

在妻子身份中,小A因为不能和自我身份形成整合,总认为自己付出多不平衡,就会带来行为层面和爱人吵架、情绪波动等耗费精力的事情;

而当协调好后,她既可以尽到作为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又能同时完成自我价值整合,那就不会纠结付出多少。

因为找到了作为妻子在付出背后想要的价值和这些行为背后的正面意义。

妈妈身份和自我身份的冲突:

孩子降生后小A就会多出为人母这个新的身份,这个身份会为生活带来两方面的改变:

一方面是多出这一身份使人的能力、行为都需要发生改变。即需要学习护理、照顾、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技能;

行为也会发生转变,比如需要根据孩子吃奶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时间、不能再像原来一样想几点起几点起、想干什么干什么;

这就是由于身份的变化带来的能力、行为层面的变化。

这时候可能就会出现情绪,比如好累好烦啊,一天24小时没有自己时间,凭什么爱人可以正常生活,而她却要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孩子中,于是各种不平衡和情绪内耗就出现了。

而当完成这两个身份整合是什么样子的呢,即认识到作为孩子妈妈,她意识到这个身份带给自己全新的改变和成长,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这时她就看到作为孩子妈妈背后的积极正面意义,也悦纳了这个身份,这个身份就不会再带给自己烦恼了。

女儿身份和自我身份的冲突:

从童年到中年,最困扰小A的就是和母亲的冲突。而随着视野和知识的丰富,她慢慢开始直面现实:降生在什么样背景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这是自己无法决定的,是现实。

当她认识到这是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时,她就开始整合过往,生长出作为女儿的一个全新身份。

她开始接纳母亲的一切,履行作为女儿的职责和义务,这个时候困扰她三十几年的亲子关系终于得到了化解。

当过往烦恼不再占用她宝贵精力时,她就可以把时间用在发展自己身份上,逐渐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身份冲突带来烦恼背后原因:

为什么身份冲突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而当把一个个身份整合后,冲突就会化解,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就会解决?

当我们日常生活扮演的几种身份可以相互支持,就会相互促进,一起成长。生活层面也就井然有序,相互增值。

而如果像上面案例中相互冲突,就容易带来行为层面的情绪烦恼,影响生活方方面面。总感觉不舒服,不开心。

希望以上案例和分析能为阅读文字的你带来几种不同的视角,来分析自己目前有哪几种身份,这些身份之间是相互激励的还是相互冲突的。

如果冲突,梳理冲突点,制订如何解决的目标,把冲突化解,找到几种身份的平衡点,整合身份、化解冲突。也欢迎来找我一起探索~

逻辑层次模型

停止内耗不要让情绪控制你(情绪上的内耗95出在这里)(2)

P2周周四晚上是常归的教练导师demo示范,当时作为观察者只是觉得这个案例好挑战。当我周五再次复盘时,感觉到了这个demo的强大。

结合当天读书的内容,仿佛一下把昨天demo和前天做的一个客户带给我的具身体验和书中内容结合在一起,感受到了【知行合一】。

让我对【逻辑层次模型】在寻找价值观、身份的作用及如何用身份整合帮助到客户有了新的感知,瞬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感谢永澄老师当时用觉察创造了客户的身份整合,因为有了这些身临其境的身体感受和体验,读书中的这段内容才会有这么强的认知和打通感。

每个人每天的困扰大多来自于【逻辑层次模型中】环境、行为、能力下面三层的问题,而解决之道并不是在这些层上寻找答案。

而是和客户一起通过提问来澄清价值、身份,愿景上三层的问题,当做到了这些当下遇到的挑战也就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有句话大概意思是,当在困扰中找解决问题答案时,是永远找不到的。拿【逻辑层次】来诠释这句话含义即当我们遇到环境、行为、能力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本层找解决方案是找不到的。

而当我们向上思考自己生活中认可哪些价值观、自己是谁、自己活着为了什么这些平时很少思考的问题时,再回头看环境、行为、能力方面的问题带给自己的困扰,就会有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诗这样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情境中去找解决方案,是找不到的,因为我们是【景】中的人。

而当我们登到【庐山】顶向下俯瞰时,才能看到此山此景的全貌,纵览全局时会有不一样的视野和高度。

停止内耗不要让情绪控制你(情绪上的内耗95出在这里)(3)

教练与逻辑层次模型

关于教练是什么请点击历史文章:一个神奇的方法,改善亲密、亲子、同事关系

我发现当一个人经过几次教练澄清自己在这个世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时,当把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每个身份在冲突中梳理出方向、完成各种身份的整合时,就像一个学科完成了该学科领域核心理念、原理层面的构建工作。

这时每天遇到的现象层面的问题就不再难了,只需要用方法、工具来解决。比如可以用目标管理的三大利器【结果导向】、【专注当下】、【设计行为】稳步推进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此方法出自易仁永澄老师目标管理营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假如碰到意志力薄弱时,可以用冥想、运动、调整作息等精力管理的方法来恢复意志力;

遇到情绪内耗时情绪管理的方法来梳理卡顿,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执行的任务中;

发现思想和行为溜号,偏离目标时可以用【设计行为】来增加环境中更多的触发因素、减少环境中更多的诱惑因素,让行动回到正轨。

这个时候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变得如何纯粹、简单、安宁和平和。

结语

每个人每天的困扰大多来自于没有思考澄清【我是谁】

而澄清【我是谁】第一利器是【逻辑层次模型】

烦恼大多来自于环境、行为、能力下面三层的问题,而解决之道并不是在这些层上寻找答案,而是和客户一起通过提问来澄清价值、身份,愿景上三层的问题,当做到了这些当下遇到的挑战也就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感谢

感谢永澄老师的教练技术目标管理技术从内、外两方面帮我找到【回家】的路。

在大师级教练共修的路上,作为教练我不仅帮助我的客户探索到属于他们的丰盈绽放的人生、还帮助自己突破了一个又一个行为模式、探索到一个又一个人生图景:在未来路上,我是那个跨越艰难险阻,一路向前的【取经人】形象。

教练之路不仅仅是教练过程中的双人起舞,更是人生路途中的结伴而行。就像客户说的那样:有你在,人生真美~

后记

停止内耗不要让情绪控制你(情绪上的内耗95出在这里)(4)

另附一张图,这是雨悦晚上拍的上海夜滩的景色。我当时还和她玩笑说:你拍的简直太美了,去过外滩那么多次,没发现这么美。

说完后当我再次打开这张图,忽然发现她是站在高处向下俯瞰拍的,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张图这么美。

也瞬间领悟了要在逻辑层的上三层解决问题的魅力所在。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下面,才看的更清楚也更无死角。

逻辑层次,为我打开了另一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