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发生地“聚仙饭店”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廖秀 实习生 周天健 郭晨
安李村村民郑明(化名)蹲在自家屋外,有人抬着棺材从他面前走过,也有人匆匆赶去亲戚家烧纸。每当有熟人照面时,大家总会问一句:你家情况怎样?
郑明长叹一口气:“天灾啊。”然后想起还在临汾接受治疗的女儿,“她伤得不算严重,肋骨骨折。现在我女婿在那边照顾。”郑明说,他自己成功逃生,女儿很快被救出,才让郑明有机会回到平常生活。
坍塌事故遇难的29人中,有24人是安李村人,这给整个村子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聚仙饭店”坍塌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在邻乡甚至整个襄汾,“宴会厅”式饭店关停,让本该热闹的街道显得有些萧索。
“遇难者补偿3万,疗伤钱政府先垫付”
郑明是过寿老人的亲戚,坍塌发生时,他正在偏房帮忙统计礼金,从早上7点一直在忙。他的女儿也被邀请去了宴会,但当时郑明却不知道她究竟来没来。
坍塌发生时 ,郑明“只看到一股烟涌进屋里,还以为是外面天花板掉了。” 因为在偏房,郑明逃过一劫。出去的门虽被掉落的预制板堵住,但他还是从屋后的窗户跳到了院子里。到安全地带后,他立刻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接通了,但那边支支吾吾听不清楚声音。郑明心里“咯噔“一下:女儿可能被埋里面了。
因为中间隔着倒塌的废墟,郑明只好看着救援队救出一个个人,大概10多分钟后,他看见女儿被拉了出来,然后接到女婿电话,说女儿只是感到胸闷,没生命危险,郑明悬着的心总算落下。
安李村
“我们受伤的医药费都是政府先垫着,另外听说遇难者会补偿3万。”郑明说,在他看来,这场灾难是“天灾”,“毕竟大家也都是自发去宴席的。”郑明说。
另一位村民王力(化名)的50岁多岁舅妈,事发后被救援队第一批救出,她的肋骨折了,当晚从襄汾县中心医院转到了临汾市人民医院。目前,因防控疫情需要,每位住院伤者仅能由一位直系亲属陪护,并且需要做核酸检测。
“全程都是绿色通道,还不清楚事件后续的处理,但只要人命保住了,一切都好。”王力说。
当地“宴会厅”多接待百人规模订餐
“聚仙饭店”并不是乡上唯一的饭店,却有其独一无二的形式。
据当地村民吕先生介绍,这是乡上唯一的“宴会厅”,和普通饭店是两种形式。普通饭店基本只接受散客,而宴会厅主要接受百人左右的订餐。这种饭店形式是近15年慢慢普及的。
“以前大家都是在家里摆席,后来大家富裕了,觉得家里地方小也懒得收拾,就慢慢有了宴会厅。”吕先生介绍,“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过生日都会去那个地方,而婚礼因为传统习俗,则还是选在家里举办。”
据观察,陶寺乡除了“聚仙饭店”,其余饭店多疑联排商铺为主,没有独立成栋,缺少接待大型聚餐的空间条件,一般只做餐饮,不住人。其中一家店的店老板告诉记者:“受坍塌事件影响,客人少人很多,但并没有接到关停或者整顿通知。”
吕先生还告诉记者,在聚仙饭店建立前,大家一般都会去邻乡“宴会厅”聚餐吃饭,“邻乡有五六家宴会厅,档次也高点,聚仙饭店就是模仿他们传过来的。”吕先生说道。
邻乡6家宴会厅关停 才开业不到两月
大邓乡离陶寺乡约3公里,在乡主路两旁,则分布有6家“宴会厅”,目前这些“宴会厅”都大门紧闭。小路旁放着慢慢的泔水桶,显示着他们不久前还曾营业。
关门的“宴会厅”
从小路侧门进入,一层是厨房、仓库和一个摆着6张桌子的大厅,二层则是同样的大厅和老板自住的屋子。“事发当天我们就接到通知说不让开了,今年就不适合开业。”该店老板说。
据了解,该宴会厅也是10多年前开的,和“聚仙饭店”多次改造不同,这家店老板一开始就打算开个饭店,就修了大面积的两层楼。“当初我是找懂设计的亲戚设计的饭店,有三层圈梁,每个房子都有立柱。”老板说。
据了解,宴会厅刚营业前,也曾上交过设计图,除了需要办的营业执照和各种许可证外,也有检查人员实地考察。“尤其这周暴雨,乡上还组织人员专门查看是否有积水。”店老板说。
店老板妻子还告诉记者,在疫情开业后的两个月,饭店接待了二十多次宴席,没想到客流才恢复一点,就遇上了饭店坍塌,因为营业变动频繁,厨师也不愿意多呆,在事发后走了。“目前还不知道停到什么时候,只知道要再次开业要接受专门房屋质量检查。”店老板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