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胡马胡川徽

《失控玩家》这部电影,本来我以为是一部爆米花电影,结果她却是一顿精神大餐。我的总结很简单,设计好的世界无味苍白,失控创意的人生绝伦精彩。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1)

每一个父母都担心孩子游戏成瘾,教育和工作失控,但是更多人却毫无办法,甚至包括成年的自己,也经常玩玩游戏。为什么?因为现实的世界不够精彩,甚至有很多无奈,而游戏的世界想象力无穷,穿越古今,穿越时空,任意生死,建功立业。执行任务,获得价值。现代计算机技术将这些设计出来,自然让年轻人甚至成年人趋之若鹜。简单粗暴地抵制电脑游戏,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往往适得其反。

对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建立和人生价值观养成,游戏已经承载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2)

同样是玩游戏,有些人并不影响学习,甚至触类旁通,更高级的是成为游戏的设计者,塑造更精彩的游戏世界和情节。更多人沉迷游戏,浪费金钱购买皮肤道具,钻研外挂漏洞,工作和成绩一落千丈。

有些游戏益智益趣,玩得人更聪明更有爱心。

有些游戏暴力功利,玩得人更加粗野自私。游戏内容和过程的设计,犹如教科书,非常重要。中国不少大厂的游戏,其内容质量令人可疑,游戏玩家动辄跳楼罢工威胁家人放任去玩,其游戏价值观设置一定是有严重问题的。这是到了全社会重视以及行政干预的时候了。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3)

说了这么多,看过《失控玩家》电影的能懂笔者呼吁的苦心孤诣。没看得肯定一头雾水。

除了游戏设计的价值观,人生的价值观我认为本片也有很好的设置。我们每一个人,甚至领袖,都喜欢设计人生,设计自己的人生没错,但是过分严苛设计孩子、员工、社会的过程,那就走向了重大的误区。

如果从头到尾设计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而且孩子还很受控,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就是苍白无趣的。设计的过程就算再完美,也是一种对天生人权的粗暴干预和精神奴役。如果不完美,那就是以爱的名义去施加犯罪。很多父母的教育,其实就是如此。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4)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5)

《失控玩家》中的玩家米莉失控了不按照程序走,这还是小事。游戏中的角色NPC盖伊,由于是人工智能,形成了自我人格意识,整个游戏就变得很有意思了。游戏角色不配合玩家,也不按照程序设置,希望活出自己的人生,追寻自己的爱情,这样的电影情节,我更多的认为是人性独立个体意识的觉醒,而大于AI人工智能的苏醒,更接近电影剧本创作者的本意。

因为游戏角色失控,游戏的初始剧本被丢掉了,玩家和游戏角色共谋了一场真正虚拟空间的革命,这不仅仅是乌托邦世界的一场游戏革命,也是现实世界人性对贪婪资本、强权社会的一场政治革命。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6)

这场革命本身的成败并不重要,这种勇气、这种苏醒、这种掌控自己命运、书写自己人生轨迹的行动,是《失控玩家》的衍生附加值。

之所以说是衍生附加值,因为从电影本身的游戏炫技过度来看,引发思考的部分很少,这是商业电影的滥觞,满足多数游戏迷的观影期望。只是像我这种精神强迫症观众才去思考太多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男主角游戏角色盖伊和女玩家米莉最终没有修成正果,而是后者和游戏创作者技术宅男键盘爱情大团圆,显然有正能量讨巧之意,严重弱化了本片的思考深度,当然这是迎合票房的安排,似乎也无可厚非。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7)

看了《失控玩家》,中国的游戏制作者们,尤其是那些互联网大厂,应该严格遵循游戏伦理,不要让孩子们培养出血腥暴力和自私功利。

孩子的父母以及社会的支配者,请不要有过度的控制欲,任何生命和个体,甚至是动物和AI,也有自己的意识,请让社会百花齐放千姿百态。

因为提前设计的世界乏味苍白,创意自由的人生意外变化精彩。

游戏里进退自如现实里却总想回头(受控世界很苍白)(8)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