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昆曲界,胜如花

江苏省昆剧院摄影作品展

翻飞的水袖撩拨着柔软的秦淮河水,

昆声一放便是百年。

在这一腔一格,工尺声声中,

非遗联动着的不仅是技艺上的脉脉相承,

它还跨越了山河江海,扣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意。

当光影快门与昆曲艺术相互交融;

当昆曲穿戴与金发碧眼相互碰撞;

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就让我们从本次【昆曲界,胜如花】昆曲影像展出发,

一起走进别样的昆曲世界......

穿越非遗的时光之河昆曲感悟(展讯昆曲界)(1)

展览时间

2023年7月18日-2023年8月18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支持单位:

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

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秦淮河文化旅游基金会

承办单位:

秦淮·非遗馆

精彩预览

穿越非遗的时光之河昆曲感悟(展讯昆曲界)(2)

穿越非遗的时光之河昆曲感悟(展讯昆曲界)(3)

穿越非遗的时光之河昆曲感悟(展讯昆曲界)(4)

-

昆曲非遗名片

昆曲发源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昆曲最早的声腔为昆山腔,是中国四大声腔包括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中的一种。它被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

明嘉靖时期的一位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发现昆山腔太简约、平直,缺少起伏感。于是,他改良了昆山腔,发明了一种新的昆曲腔调——水磨调。水磨调很快在江浙一带传开。在水磨调的基础上,明代戏剧家梁辰鱼和民间名家共同研究、创作出中国最早的昆剧《浣纱记》

明代晚期,昆曲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娱乐。那时王爷府都留有自己的昆曲家班,进而在全国也形成了昆曲潮。“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收拾起”“不提防”是昆曲中两个曲牌的第一句唱词,由此可见当年的昆曲在全国盛行的情况。

此后200年,涌现出包括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内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剧。文人的创作使昆曲剧目的文化底蕴更加厚重、音乐和表演更为细腻委婉。这奠定了昆曲的雅乐地位,昆曲成为了“百戏之祖”。

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穿越非遗的时光之河昆曲感悟(展讯昆曲界)(5)

来源:秦淮 非遗馆

编辑:陈琪

审核:康燕

发布:陈琪

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业用途,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或所标来源并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审核处理。

点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