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是主帅出兵打仗前,给君主上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堪称经典。
诸葛亮上奏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北伐曹魏之时。这时蜀国国力衰微,又“北畏曹公之强,东惧孙权之迫”。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
有了较巩固的后方,诸葛亮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胜石亭之战的时机,挥师北伐。计划夺取魏的凉州,向后主刘禅先后上了两道表文,“前表开昏明庸,后表审时度势”,即闻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诸葛亮出兵前,写的这两道表文,可谓意义重大:表文中既对国内的事做了安排,又说明了出师的充分理由。一方面既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亲贤远佞,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又能说服群臣(老臣中有异议)。
另一方面表达诸葛亮报答先主刘备知遇之恩的挚情,及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最后引用杜甫老先生的《蜀相》礼赞诸葛亮: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