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1)

欧洲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2)

春秋初期

看到一张欧洲的地图,再看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何其相似,一样的国家林立。那么,如果把欧洲看作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那谁是秦国呢?我们来一一分析。

韩国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3)

战国后期,越来越小的韩国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当初,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国得到的领土最小,韩赵魏都是从晋国而来,晋国是周王室的姬姓兄弟国,晋国和周王室最亲,但是韩赵魏三国却不是,他们原本是晋国的卿大夫,卿大夫乱政,瓜分了晋国。

在战国时期,韩国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

被魏国打。申不害变法刚刚卓有成效就被被魏国打,围魏救韩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齐国救韩,韩国被魏国打残了,魏国大将庞涓被齐国孙膑设计所杀,魏国也因此被摧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交战,往往胜利的却是第三国,比如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的崤之战,得利的却是楚国。晋楚争霸,齐国和秦国互相得利。三家分晋,对秦国最有利。

被秦国打。因为韩国处在了秦国东出的道路上,对秦国来说是一个阻碍。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秦国既然确立了东出的战略,就要主动出击,对于秦国来说,韩国的存在就是最大的错误,所以,韩国一直被秦国追着打。韩国和魏国、赵国组成三国合纵大军攻秦,被秦国打败,三国损失惨重,还免了秦国一个一个和他们开战的功夫,后来三国合纵变成了五国合纵,即便这样,也被秦国用连横策略破解了。以多欺少,还打不过,这就是他们的错误了。于是,韩国再也不敢挑战秦国了,后来就慢慢地投靠了秦国,对于韩国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秦国,因为秦国东出要经过韩国。但秦国的目标不仅仅是韩国,而是六国,所以在秦统一六国之战中,第一个就灭了韩国。

看看欧洲的地图,哪个国家处在了东西交通要道上,哪个国家经常挨打,毫无疑问是波兰。

波兰如今发展迅速,大有东欧霸主的地位,一边挑衅俄罗斯,一边找德国的茬。然而在历史上,无论是德国要东征,还是俄罗斯要西征,都必须经过波兰,夹在东西两个大国之间,强大了就是两边得利,弱小了可要两边受气,好在如今的波兰在美国的庇护下,看来是前者了。

魏国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4)

战国初期的魏国

魏国也是从晋国而来,可以说和韩国、赵国同出一脉。魏国是战国初期的第一个霸主,经历了魏文侯的改革之后,魏国率先崛起。在和西边秦国战争中,屡次战胜秦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秦国被魏国压制了近一百年。魏国也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王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相王,互相承认对方为王,从此以后,各诸侯国纷纷僭越称王,无视周礼,周天子彻底成了一个摆设。

但是,魏惠王也是魏国由盛及衰的一个王,魏惠王前期,魏国达到了空前强盛时期,魏惠王后期,魏国被齐国打败,被秦国打败,走向衰落。魏国的人才如商鞅、张仪、公孙衍也是在这一时期离开魏国,在和秦国的战争中,魏国失去了河西之地,重要关塞也被秦国所夺。魏惠王活了81岁,活得太长,以至于亲眼见证了魏国的衰落。

此后的魏国也和韩国一样,处于挨打的位子上,被秦国打,被楚国打,被齐国打,甚至比韩国还惨,魏国的都城还被迫从安邑迁到了大梁。伊阙之战后,韩赵魏三国联合起来抗秦,但已经抵挡不住咄咄逼人的秦国了,六国都走向了灭亡,何况一个魏国呢。

魏国和韩国一样,处于交通要道上,又和韩国相爱相杀,同出于晋国,本该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却互相消耗。如果要在如今的欧洲国家中,选出一个和魏国相似的国家,那似乎是乌克兰了。

赵国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5)

赵国虽说和韩国、魏国一同从晋国分裂而来,但赵国的祖先却和秦国同出一脉,都是嬴姓赵氏,其祖先都是伯益,伯益的后裔恶来是秦国祖先,季胜是赵国祖先。赵人和秦人性格方面有相似之处,勇武好斗,天赋异禀,军事方面尤为强悍。

赵国在经历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军队战斗力大增,北却匈奴,西边和秦国打仗,也没让秦国捞到便宜。赵国的军事人才非常多,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两个是秦国人,两个是赵国人。秦国在攻打赵国的过程中,屡次被赵国击退。但是和秦国不同的是,赵国的国君却没有秦国的贤明,李牧,廉颇都被赵王抛弃,廉颇离开了赵国,李牧被逼自杀,赵国自毁长城,李牧一死,赵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现在欧洲有这样特点的国家,似乎还真找不出来,但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乌克兰,白俄罗斯比较接近,而且乌克兰强悍的战斗力也和赵国颇为相似。

楚国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6)

楚国是超级大国,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楚国都是南方的超级大国,光从这一特点上看来,就只能在欧洲的大国中选择了。

楚国本来属于南蛮,不尊周礼不服周,想打谁就打谁,春秋时期的楚国堪称灭霸,周边小国基本都是被楚国灭掉的,光叫得上名字的就有陈国,蔡国,鲁国,还有许多小国家,楚国没有理由,直接就把人家灭了。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出来,楚国说我是蛮夷。

楚国在春秋时期也有悲惨的时候,楚平王时期因为宠信小人,导致伍子胥被灭门,伍子胥逃出楚国后,后来引来吴国大军攻楚,楚国都城被攻破,楚国差点灭亡,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才复国。但吴国是晋国扶持起来专门对付楚国的,还是属于晋楚争霸的范畴,这个战略还是从楚国逃出去的巫臣定下的“联吴疲楚”。看来,楚王不能得罪大臣,光是伍子胥,巫臣就够楚王受得了。

战国时期,楚国一边和秦国联姻交好,一边组织合纵大军攻秦,自己本身是超级大国,却纠集一帮小弟去打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不过奇怪的是,合纵大军怎么从来不打楚国呢?楚国灭的国家比秦国多,合纵大军的目的是东可以攻齐,西可以攻秦,唯独没有向南攻打楚国。

楚国有能征善战的大将,有忧国忧民的人才,有神秘浪漫的楚文化,按理说楚国也有可能统一六国,但最后楚国却被秦国所灭。

楚国最像战国时期的搅屎棍,一直想要维持大国平衡,只想做个霸主,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楚王也没有秦王那样目光长远,格局远大。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7)

如果要找出一个现代版的楚国,那英国比较相似了,英国是最不能容忍欧洲大陆出现一个独霸了,维持欧洲大陆的某种平衡。

燕国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8)

燕国是春秋战国中存在感最弱的了,可能是远离中原大地的原因。但燕国却是周王室的兄弟国,是姬姓诸侯国,最正统的周王室血统了。

燕国的军事实力较弱,旁边又是东方大国齐国,燕国和齐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齐国趁着燕国内乱,大举入侵,差点灭了燕国,后来燕国又参加了五国合纵大军攻齐,打到齐国差点灭国,两国算是结下了世仇。

曾经的欧洲也是统一过的,那就是罗马帝国,如果把欧洲看作是罗马帝国的后裔,整个欧洲是一个基督教文明,那和罗马帝国关系最亲近的就是意大利了。毕竟意大利的首都是罗马,但历史上的罗马帝国跟意大利可没什么关系,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是希腊人。所以,和燕国相似的就是意大利和希腊了,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璀璨的城市文明,可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强盛过,在欧洲的战争中也多次沦为炮灰,让人唏嘘不已。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9)

美丽的欧洲

齐国

齐国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又一个超级大国。齐国本是周王室的功臣姜子牙的封国,在春秋时期,齐桓公第一个称霸列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之后在晋楚争霸中,齐国和秦国在各自的领域发展,成为东西方的大国。

齐国后来完成了田氏伐齐,田姓取代姜姓成为齐国国君,国号仍为齐。战国时期,齐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围魏救赵,围魏救韩,两次打败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成为和齐国、楚国三足鼎立的强国。

韩赵魏三国的合纵大军便是为了对付秦国和齐国而成立的,很快就派上了用场,秦国和齐国互相称帝,秦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五国合纵大军攻齐,齐国被打到只剩下了两座城池,差点灭国。

五国合纵攻齐之后,齐国再也不参与中原事务了,不跟着合纵国家攻打秦国,秦国攻打小国,齐国也不参与,彻底躺平。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中,齐国还和秦国连横,帮助秦国牵制五国,这样的好帮手,秦国实在不该灭齐啊,最后五国都灭了,齐国也投降秦国了。

齐国拥有当时的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福利完善,齐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弱,拥有像孙膑、匡章、田单、田忌等诸多名将,但国君的战略失误却差点让齐国走向灭亡。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10)

欧洲强国-法国、德国

拥有这样特点的欧洲大国,不是法国就是德国。在如今的欧洲内部,主导欧盟的就是德国和法国,以及老牌强国意大利,德国虽然在军事上比较弱小,但德国经济还是欧洲第一,法国人虽然爱投降,但法国人日子过得滋润啊,在古代,英国王室还是法国公爵担任的,还要向法国学习呢,法语更是被誉为贵族的语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法国和德国从古至今都是欧洲的大国。

秦国

秦国的特点是拥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秦国与其他六国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连续六代明君,无一是昏聩之君。

从秦孝公开始,经历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直到秦始皇,一代更比一代强,每个国家都为秦国创下了巨大的功业。秦孝公时期,实行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秦惠文王时期,一边称王,一边夺取巴蜀之地,开拓了秦国的版图,秦武王时期,在周王畿举鼎,虽然身死,但是也震慑了周天子和各诸侯国,秦昭襄王时期,开疆拓土,削弱齐国和楚国,长平之战,打败赵国,让秦国一家独大,从此秦国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秦国拥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在分封制接近崩溃的时候,秦国实行了郡县制,中央实行集权制,秦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格局。秦国的军事制度也比其他六国更加先进,所以秦军的战斗力高,六国称秦国为虎狼之师,即便看不起秦国,但秦国依旧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欧洲各国的政治环境,套用到我们的春秋战国中去,还是比较切合的,他们各国虽然制度不同,但是都属于一个大文明圈子,彼此之间征伐不断。

战国七雄分别是哪7个国家(如果欧洲是现代版的春秋战国)(11)

俄罗斯与秦国有几分相似之处。

俄罗斯所属的东正教文明同样是基督教文明,秦国同样属于中原文明,共同尊奉周天子为共主。俄罗斯在血统上融合了蒙古人的基因,秦国也融入了西北游牧民族的基因,和戎狄部落杂居。俄罗斯始终把融入欧洲当做目标,秦国也想融入中原文明圈,但秦国的目标更大,是将六国合而为一。欧洲各国始终看不上俄罗斯,认为俄罗斯是蛮夷,中原各国也始终将秦国当做蛮夷。

秦国拥有广阔的战略要地,拥有巴蜀这样的天府之地,可以说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一点俄罗斯也非常吻合。但是,秦国求贤如渴,接纳中原各国的人才入秦,如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等,这一点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优秀的政治军事制度,加上国君贤明,加上各国的人才,秦国才能在最后胜出,要同时满足这样的特点,怕是欧洲很难找出一个完美的秦国出来。

秦国为了统一,几代秦人前赴后继完成事业,秦人为统一付出了血的代价,却在统一后的十几年就灭亡了,这样舍生忘死,为大义舍小家的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

相比起山东六国的富裕浪漫生活,秦国虽然拥有先进的制度,秦人却也为战而苦,拥有这样鲜明特点的,除了俄罗斯,在欧洲很难找出另一个国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