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是指唐宋之间连续占据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共存在53年,更换八姓十四君。建立者大多是唐末藩镇军阀和借助镇压唐末起义而崛起的新军阀,他们自擅兵赋,迭相吞噬。
907年,河南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朱温曾是黄巢起义军的同州防御使,后叛变倒戈。脱胎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后梁王朝,一直都未能顺利统一北方地区,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明争暗斗贯穿王朝始终。李克用是突厥沙陀部首领,凭借沙陀铁骑和素称丰饶的河东地区,成为朱温称霸中原的最大劲敌。柏乡一战,朱温引以为傲的“龙骧”、“神捷”军尽失,“自野河至柏乡,僵尸蔽地”。923年,已建国称帝的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率轻骑突袭汴梁,后梁末帝朱友贞身死,经两世16年的后梁王朝灭亡。
辽军北撤后,镇守河东的刘知远趁机进驻汴梁,以慰劳抗辽民众和禁止为辽军搜刮钱帛等广揽民心。然接替刘知远继位的刘承祐年幼无知,“厌为大臣所制”,竟然想尽诛托孤重臣,引得天雄军节度使郭威起兵叛乱,刘承祐被乱军所杀,后汉仅存活四载即亡,后周王朝诞生。郭威灭汉时,刘知远之弟、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称帝建国,辖晋北十余州,依附辽国,史称北汉,是十国中唯一的北方之国。
后周柴荣即位后,厉行改革,成绩斐然,而其严明军纪,整顿禁军之举更使“士卒精强,近代无比”。随着国富兵强,世宗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步伐。955年,取秦、成、阶、凤四州,封锁后蜀北进通道;958年,得南唐江北14州,南唐岁贡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钱十万贯;959年,北伐辽国,收复3州17县,超一万八千户。然在捷报频传之际,柴荣却身染恶疾,病逝于开封,时年39岁。后周军政大权逐渐落到了禁军统帅赵匡胤手中。
就在北方五代政权更迭的同时,南方亦存在着地方藩镇实力派建立的数个割据政权。其中面积最大的当属南唐,南唐政权篡夺自南吴,南吴的奠基者杨行密少时孤贫,专司步行投递文牒之责,秦宗权扰乱江南时应募从军,从杀死统兵都将占据庐州起,逐步控制江淮一带。后淮南右牙指挥使徐温弑杀杨行密之子杨渥而专擅朝政,937年徐温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开创南唐。南唐鼎盛时灭闽、楚两国,辖境拓展至35州,但“闽土叛涣,湖湘既定而覆灭,地不加辟,财乏不振”,又败于后周,尽丧江北富庶之地,后唐国势一落千丈,已危如累卵。
闽、楚两国均是因内乱被后唐所灭。闽国是王潮、王审知兄弟在农民起义军打垮唐朝东南道统治力量后,率兵入闽的。王审知在位时,尚能与民休息,保福建三十余年的晏然安定。但王审知死后,诸子侄纷争,连续四任君主均遭弑杀,王国分裂,被外敌乘虚而入。而南楚内乱的直接诱因是建国者马殷遗命的兄终弟及制度,马殷的儿子,史籍有载的就多达十五个,这直接导致王国混乱,兄弟阋墙,历经两世六主而亡。
十国中最南边的是南汉。939年交州节度使杨廷艺之婿吴权败南汉军于白藤江,自立称王,置百官,制朝仪,交趾开始摆脱北属地位。南汉后主刘鋹庸懦无能,认为臣僚因有家室而不尽忠,故政事皆委任给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方可选任,于是纲纪大坏,971年被宋所灭。
另外,十国中还包括了占地最少,势力最弱的南平,依川地险峻之势自立的前蜀和后蜀,以及占据两浙的吴越。五代时的南方,尽管仍有军阀割据,但彼此对峙形成的相对和平环境,对生产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吴越钱镠修建钱塘江捍海塘,浚治西湖之举,使得境内无弃田,桑麻遍地;而凭借四川“天府之国”的自然优势,前蜀“仓廪充溢”,后蜀则财币充实,斗米三钱。所以南方经济在五代时期仍是向前发展的,为各个割据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传统华夏社会发展历程中首次出现了南北之间全地域性质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对峙,随同出现的还有中原正朔意识的淡化,南方称帝的政权就有南吴、南唐、前蜀、后蜀、闽和南汉六个。而这种因经济发展差异导致的文化转移和人员流动,亦为统一创造了前提条件。979年,宋太宗灭北汉,至此,奉行先南后北和先易后难方针的宋王朝基本完成了对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