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先生下班回家的时候,听到小区居委会说明天要组织福利体检,想着自己的父亲也很久没查身体了,于是撺掇父亲和自己一起去,生来怕麻烦的李老爷子本来不愿意,但拗不过儿子,只好同意明天和儿子一同前往。

“空腹血糖7.0?”看着父亲的报告,李先生有些不敢相信,正常空腹血糖的标准是3.9-6.1mmol/l,自己的父亲难道是得了糖尿病,李先生找到医生作进一步确认,医生在了解李老爷子的生活情况后,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原来,李老爷子为了这次检查,从昨天晚上就没有吃饭,而这也是李老爷子血糖超标的原因。

空腹血糖新标准7.1是糖尿病吗(说明得了糖尿病)(1)

为什么两顿饭没吃,血糖反而升高了?

可能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疑惑:

“李老爷子两顿饭没吃,血糖难道不是应该变低吗?”

其实这和我们常规观念恰恰相反,在医学上,这种高血糖情况被称为“血糖反跳性升高”。人体并非是冰冷的机械,在出现例如营养空缺和伤势缺陷时,身体会自行运转并且进行平衡和调整。

而李老爷子因为有两顿饭没吃,身体察觉到了营养摄入不足,但是为了维持基本的能量供应和血糖平衡,只能刺激交感神经变得兴奋,调用身体里储存的脂肪来转化成糖原。但身体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多少能量,一不小心调用多了,就会造成血糖反过来升高的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和饮食恢复稳定,“反跳性血糖升高”的情况也会慢慢恢复正常,并不能算作是高血糖。

所以,单单凭借一次"血糖7.0"的情况,加上李老爷子的举动,医生自然也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除此之外,部分特殊行为,也有可能导致血糖短暂提供,在测量前要积极避免。

空腹血糖新标准7.1是糖尿病吗(说明得了糖尿病)(2)

这3种行为可能导致血糖短期内升高,别错当成高血糖

短期内服用特定药物

例如降压药,激素类药物等,在服用以后有短期提高血糖的效果,如果在服用特定药物以后去检查血糖,便有可能出现血糖短期升高的情况。因此在测量血糖前,在医生的指导下避免药物的影响,检测结果也才能更准确。

短期内心里压力过大

比如过于上心,愤怒等等,较大的负面情绪波动,会导致肾上腺素有所提升,而肾上腺素会刺激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释放便会相应减少。在短期内血糖的吸收代谢效率低,血糖值也会有相应的提高。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也是检测血糖前不可缺少的一环。

空腹血糖新标准7.1是糖尿病吗(说明得了糖尿病)(3)

过度疲劳,熬夜

如果在检查血糖前熬夜,也会导致血糖短期升高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熬夜会导致大脑疲劳,而大脑疲劳会进入抑郁状态,导致皮质醇的分泌增加。

和升糖激素类似,皮质醇也有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如果频繁的熬夜,皮质醇累积导致血糖冗余,短期升高的情况便不可避免。

所以,并不是说检查了血糖,只要超标了就属于高血糖,很多外在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类似的情况出现,并且在检查血糖时,医学上也有对应的标准存在。

空腹血糖新标准7.1是糖尿病吗(说明得了糖尿病)(4)

确诊高血糖,有2个前提需要搞清楚

第一个前提:是否是多次测量的结果

人的血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日常饮食,作息,都有可能对血糖检测的数据造成影响。所以,只有多次血糖测量的结果均存在处于超标的状态,才能够确诊高血糖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需要检查超过3次以上,并且血糖均超过8.0,才能被基本确诊存在高血糖的隐患。切勿胡乱担心,反而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第二个前提:葡萄糖耐量试验

简单来说,就是将定量的葡萄糖在医生面前服下,然后在2个小时后再次测量血糖,通过现场的血糖变化观察吗,来判断是否存在高血糖的症状。如果检查后的血糖高出正常值,还需要进行例如糖化蛋白以及HAC方面的检查,在多项数据的佐证下,才有更高的可信度和科学度确诊,是否存在高血糖的隐患。

总之,高血糖并非是简单测量一下血糖就能够断定的,想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是否存在异常,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检查规定流程,去严谨地检查验证后才能得出结果。任何疾病都是一样的,必须有严谨的检查,准确地判断病情,才能针对性地治疗,身体也才能更有效率地恢复健康。

参考资料:

[1]谷奕, 巩纯秀. 高血糖的认识与治疗[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8, 3(B06):2.

[2]张艳超. 糖尿病前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 2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