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阅读的感悟和收获(坚持阅读两个月)(1)

成年后,断断续续阅读过300多本书,但能够记住和运用的寥寥无几,以前我总觉得,就像别人说的,你所读过的书,都会隐藏在你的气质中。可更多时候,我只是享受阅读的过程。

今年在制定阅读计划之前,我先分析了自己的需求,要涉猎的领域,以及具体的方法。践行两个月,阅读、笔记、输出,如今才觉得是真正的读书。有效的阅读,加上反复的运用,才能变成自己的思维,才是真正的,融入在你的气质之中。

记录下这两个月的阅读时光,我的五点阅读收获

◆转变学习态度:被动➜主动

以前,我读书是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而且是被动接受知识,作者说什么,我就信什么,然后一股儿地吸收,导致很多问题并没有挖到本质,只能停留在学习的表面。

而现在,我变得更主动,对于书中的观点/结论,我会追问“为什么”。不理解的词汇,我会随时记录下来。不明白的观点和方法,如果书中能找到答案,那自然最好,反之,我就会去寻找专业书籍,借此延伸知识的边界。

◆分析问题更严谨

以前,我分析问题的流程是:先罗列出问题,然后填相应的对策,最后挑选出难度最低的去执行。

而现在,我分析问题的流程是:先罗列出问题,进一步剖析问题去思考,然后搜索相应的规律或定理等,根据搜索的大概结论,思考出对策,最后根据难度和效果,进行有序的执行。

Ps. 参考成甲《好好思考》

◆重点记忆核心理论

查理·芒格曾说过: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即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叫做「思维模型」。

以前看书,我并没有这层思考。只是一味地闷头看书,断断续续地读了忘,忘了读,结果是,看了很多书,但对自己没啥影响,然后就放弃了。

现在读书时,我开始刻意实践,在阅读的过程中,收集作者的思维模型。结果发现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我只要重点把握核心理论就好。反复的去挖掘和记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构。

◆努力践行“知行合一”

我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真正体会到开卷有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运用书中的知识来改造自己。

比如,看完《习惯的力量》一书后,我运用书中原理,让自己改掉了久坐、休息时爱玩手机的坏习惯。读完《金字塔原理》之后,我会在思考问题或者做某项工作时,先进行系统化的框架搭建,不断练习自己的逻辑性。

◆逐渐拥有成长型思维

以前的我,更偏固定型思维,虽然身处互联网领域,但是缺乏创新思维,喜欢按照既有经验去做事。

而现在,成长型思维会占上风,我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客观地看待挫折、不顺等,不断去拥抱变化(引自《终身成长》)。

改变的原因有2个:看了一些与思维方式相关的书,懂得了深层次的道理;看了一些人物传记,提升了我对困难的承受力。

乔布斯曾被一手提拔的CEO驱逐出苹果公司,而后经历了10年左右的低谷期。后来,他以临时CEO的身份重回处于困境的苹果,相继推出iMac、iPod、iPhone、iPad等创新性产品,帮苹果扭亏为盈,市值超过微软。


以上就是我最近阅读的感悟。很多人坚持不下来阅读,是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就和我以前一样,读完就忘,所以觉得没有作用。另一个原因,是太急于求成,想今天刚播下种子,明天就能收获果实,而这只是停留在术的方面。

其实阅读,更高层次应该修的是“道”,让阅读激发我们自己更多的思考,事实上,思考本身的作用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是,比别人更有高度的思考,或者是,比别人更有深度的思考。

最后是我现在阅读时,一直提醒自己的一句话:让书籍为我所用,而不是被书牵着鼻子走。

坚持阅读的感悟和收获(坚持阅读两个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