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花开花落,有时快乐有时落寞,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曾一起度过……”线上毕业典礼在悠扬的旋律中结束,何琳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时代也落幕了。
不过,她暂时顾不上伤感。为了准备今年的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她还住在学校宿舍里,没办退宿手续,也还没拿到毕业证书。至于找工作,更是被搁置在一边——眼下没有什么比考试更重要。
2003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合并组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开展从专科到硕士的各层次学历教育。何琳等专科生所在的宿舍就位于上师大奉贤校区。当她为升学考试做最后冲刺时,在上师大徐汇校区,旅游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张杰宸一边准备第二天的求职面试,一边收拾行李。最后总共理出整整20箱东西,他自己都惊呆了。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走过被疫情裹挟的大学时光,第一批“00后”大学生陆续迎来毕业。摆在他们眼前的,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对旅游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由于这两年旅游业遭到重创,要面临的现实难题可能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多。
怎样解决这些难题?每个人都在寻求属于自己的答案。
“你为什么会选旅游管理专业?”
张杰宸在求职时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会选旅游管理专业”。
他每次都会给出一个详细的解释模板:“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上师大的心理学,但这个专业不在河南招生,我就报了旅游管理。后来忙于学生工作,就放弃转专业了。”
三四年前,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学院大部分学生都是带着对行业的憧憬填报志愿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曲怡冰之所以选择这一专业,正是源于小时候参观上海世博会留下的美好记忆。何琳学的是酒店管理,“因为我家旁边就是一家酒店,以前特别羡慕酒店里的那些工作人员”。
入学以后,曲怡冰通过院校选拔,连续两年担任上海进博会志愿者。在“四叶草”,她既要给普通游客指路,也要回答一些外国参展商关于展台的专业问题。“对于我们会展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为这一国际性盛会做出小小的贡献,真的非常幸运。”
曲怡冰(右一)在第二届进博会担任志愿者
会展、旅管、酒管等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学生的专业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对行业的认识也在加深。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疫情的到来被打上了问号。
旅游会展等接触性服务业遭遇的打击不是一朝一夕的。两年来,这些行业持续承压,恢复进程进一步拉长。智联招聘联合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受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为0.71,降至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最低点。其中,旅游/度假、广告/会展/公关行业的CIER指数仅为0.18和0.27,属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最差的行业之二。
“这两年深刻体会到我们旅游行业从业者的艰辛。”上师大旅游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董葵谈起自己的大学同学,“08、09年的时候他做旅游,那可是我们人人羡慕的对象”。但从前年开始,这位同学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块钱,“他工作了20多年,现在只能靠基本工资生活,真的太苦了”。
面对行业不景气、招聘需求收缩的现实,许多学生开始跳出专业局限,寻找其他出路。
张杰宸已经基本确定拿到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offer,这是一家陆家嘴集团下属的国企。他不太记得有过迷茫焦虑的时刻,因为“本来也没想一定要在旅游行业干下去”。在校封控的日子里,他参加了多场线上招聘会和双选会,有时中途被刷下来,有时能走到最后。
他最终选择物业公司的一个原因,就是物业和旅游管理有相似的地方,“都要处理很多细碎的事务,考验人的组织协调能力”。
而他的身边同学,很多都在准备考公务员。
曲怡冰正是考公大军中的一员。去年,她参加了优秀大学生赴黄浦区暑期挂职锻炼项目,在外滩投资集团中央商场招商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今年年初,她又来到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人事部实习。
“虽然我的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不那么对口,但会展经济与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型的专业,涉及人力资源安排、活动组织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也想去不同的地方探索和学习。”也正因此,她并没有为当初的专业选择感到多么后悔。
在招聘季开始前,曲怡冰已经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她报考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岗位,并通过了笔试。由于新一轮疫情影响,公务员考试面试和事业单位笔试都将推迟。在等待“上岸”的日子里,看到其他同学在社交平台上秀offer,她就会产生一阵焦虑。
不过,焦虑过后,她仍然尽力调适心态,“无论结果怎么样,现在还是要全心全意地备考,朝着目标努力”。
曲怡冰参加优秀大学生赴黄浦区暑期挂职锻炼项目
两难的抉择
当旅游学院的本科生们克服困难、四处求职时,不少专科生还在为即将到来的“专升本”考试做准备。
“专升本”是专科层次学生升本科学校或者专业继续学习的考试制度,一般每年举行一次,由各招生院校组织考试。董葵介绍,近年来选择“专升本”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22届学生共有1400余人,超过40%的人都报考了“专升本”。
不同于往年考试在5月举行的惯例,今年原定的考试时间是4月上旬。“相当于打了一个提前量。”董葵解释说,大部分学生都很难兼顾复习迎考和实习就业,往往会把主要精力放备考上。为了让他们尽快知晓考试结果,以便决定升学还是就业,所以今年的考试时间提前了。
“这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案,很可惜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办法实施。”2022年本市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不得不延期至2022年6月19日举行。董葵说,延期两个多月对学生们的影响非常大。
在新的考试时间公布之前,何琳心情沉重,“一直等啊等,有种看不到终点的感觉”。她的同学大多选择报考上师大旅游学院的本科,由于师资力量共享等原因,他们直接考上师大的难度相对低一些。董葵统计了近两年的数据,发现“专升本上来的90%以上都是我们旅专的学生”。
但何琳打算考的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金融学专业。3年来,她有过不少实习经历,包括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等。受到学历限制,她所做的工作都是自助餐厅领位员、商店营业员这类基层岗位。虽然很喜欢迪士尼等大企业的公司文化,她也承认,如果去大企业工作,自己未来的上升空间可能很有限。因此,学历提升成了重要一环。
何琳在实习期间记录迪士尼的点滴
一本《高等数学》,一本《西方经济学》,虽然都是300多页的中等厚度,这两本参考书仍然让何琳感受到了考试的难度。她报的培训班从线下改到线上,每天早上醒来就开始刷题。即便如此,临近考试前的她还是忐忑不已。“专升本只有一次机会,不像考研可以二战、三战。如果没考上,就要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了。”
她说的另一个方向,即就业。因为对考试没有把握,她早早就开始找工作了。经过数次失败后,她在4月收到了华住集团管培生项目的offer。封控在校的她还没去现场签约,但有这样一个相对令人满意的offer保底,多少缓解了她的考试压力。
这两天,旅专应用韩语专业的毕业生陈璐怡开始去公司办公了。她现在实习的电商公司已经明确提出留用,等到月底就能入职。不过,就像何琳一样,她也在同时准备“专升本”考试,希望能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就读英语专业。
陈璐怡租的房子在宝山区,公司在长宁区,每天她就利用来回两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来背单词。在公司,她的主要工作是给一家电子产品旗舰店写文案,“虽然也能学到一些技能,但没有发挥我的语言能力优势,想想有点伤心”。
陈璐怡的复习笔记
这种心态反映在她们一致的选择上——何琳和陈璐怡都表示,如果考上了本科,那肯定要去上学。不止她俩,董葵接触到的“专升本”考生普遍都是这么想的。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时准备升学和就业。董葵在很多场合跟专科生强调,“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超千万,就业压力很大”,但有的学生未必听得进去,有的则打算先考试再求职。
董葵说,边找工作边复习的学生,和“铁了心”备考的学生,比例大概是五五开。对于那些手头没有任何offer、甚至尚未开启求职之路的学生而言,这周日的考试可谓“背水一战”。其间的等待和煎熬,未经历的人可能很难体会。
浇不灭的希望
学旅游真的没有专业对口的出路吗?没考上本科的专科生,只能接受“毕业即失业”的命运吗?
在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董葵看来,今年确实是就业压力巨大的一年,但学生面对的实际情况未必那么糟糕。“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除了自身的努力,家庭的支持、学校的引导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托底都很关键。”
张杰宸说,自己获得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院系老师,辅导员连夜帮忙修改简历的场景也还历历在目。除了做好这些就业服务,董葵等人还花了很大力气去访企拓岗。在调研中,他们发现因为疫情,很多企业都放缓了招聘节奏,旅游行业更是大幅缩招。但是通过挖掘校友资源、实习基地和其他行业的潜力,“我们给2022届毕业生提供的总的岗位数量跟去年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的”。
学校提供各类就业信息
当然,就业率并不能简单与就业质量画等号。“我们的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董葵认为,高质量就业意味着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好比一个U盘,可以和usb接口无缝衔接”,而这建立在求职者厘清自我价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
为此,就业指导老师不能仅仅充当就业信息的“搬运工”,还要精准了解学生的需求,借助生涯平衡单等工具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正如董葵所说,“我们就业指导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涯,不能只重视临门一脚。如果前期的热身、训练工作没有做好,那就不可能带来好成绩,充其量只是帮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但可能不是他们真正喜欢的工作”。
说到底,什么才是一份好工作?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何琳最看重的是晋升空间,连锁酒店的管培生项目恰好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渠道;陈璐怡虽然对电商公司的工作内容不太满意,但转正后的薪酬约为税前8000元,这让她觉得自己的价值在劳动市场上得到了肯定;张杰宸跟国企谈下来的年薪是8.5万元,这不是他收到的offer里最高的薪酬,但公司提供员工宿舍,“我们这些在上海打拼的外地学生,肯定要多考虑住宿问题”。曲怡冰则重视职业的稳定性和公共性。
比起那些仍在犹豫徘徊的同学,他们的处境要好得多,也更有动力留在上海。何琳是江西人,陈璐怡是浙江人,上海在她们心中始终是繁华的大都市。“最遗憾的是这三年没有好好逛过这座城市”,不过,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来自河南的张杰宸留下来的原因更简单:他的女朋友是上海人。
陈璐怡
“也有同学想要回老家找工作,但总的来说不算特别多。”5月中旬,上师大开始安排有意愿的毕业生返乡,每天都有班车送学生到火车站。不过,张杰宸注意到,各外省市的防疫政策不同,有些同学听说返乡后要隔离14天,就临时打消了回去的念头。这样一来,他们在家乡的工作也就暂无下文了。
旅游相关行业也绝不是没有一线生机。曲怡冰的一些同学仍然选择从事会展工作,疫情期间提前入职,他们就开始协助策划线上展会,“这可能是行业未来的趋势”。董葵指导过的不少学生去了酒店、旅行社、游乐园以及票务服务公司,他们都在期待七八月份疫情影响减弱,迎接一波反弹。
“行业都是有周期性的,我们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政治、地域、气候还有疫情这样的黑天鹅的冲击。”董葵表示,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对旅游业复苏抱有信心和耐心。
何琳也坦言,旅专的学生之所以积极参加“专升本”考试,除了提升学历的考虑以外,还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再等一等,也许过两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旅游业又重新焕发生机了呢?
况且,当下的选择不会永久定格。离考试还有几天,何琳宽慰自己说,哪怕这次没考上,也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再自考本科,甚至考研究生。无论如何,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是浇不灭的。
(应受访者要求,何琳为化名)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资料照片(蒋迪雯 摄)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作者:周程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