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的一天,8056部队转业老兵吴开友驾驶汽车,前往塔里木执行任务,途中遭遇极端恶劣天气,误闯戈壁迷路。

戈壁滩中的狼群,嗅到猎物的气味狂奔而来,形成围攻之势,吴开友用随身携带的30发子弹与狼群僵持四天四夜。最后被队友发现时,一本沾满血迹的日记本,揭开了他的生死之谜。

70年代狼群袭击村庄的故事(老兵误闯戈壁被狼群围攻)(1)

八十年代初期,吴开友还是8056部队的一名汽车兵,由于部队面临改组,大部分后勤人员需要转业。

吴开友作为十多年的老兵,身先士卒,申请到艰苦的地方工作。那个时候正处于建设的大好时期,石油资源供不应求,上级研究决定,把吴开友分配到新疆某油田,进入车队担任运输司机。主要任务就是开油罐车往基地运输石油,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司机的工作看似让人羡慕,但是路况的恶劣程度难以想象,坑坑洼洼崎岖不平,遇到刮风的天气,漫天黄沙连眼睛都睁不开,一天的路程,可能要花三天时间走完。

吴开友每跑一趟任务,回到驻地以后屁股就要脱一层皮,躺床上休息几天才能恢复,但他没有怨言。

当油田遇到艰巨的任务,吴开友总是冲在前面,在部队学到过硬的驾驶技术,哪怕汽车在半路出现小毛病,自己也能动手修修。

1983年9月,油田接到重要任务,若羌附近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大型钻井设备已经抵达现场,就等着石油送到目的地,及时开工建设。

要将石油运到若羌,路线蜿蜒曲折,还要经过塔里木盆地,那里的气候变幻莫测,还有野生动物出没,对于车队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领导深知任务艰巨,便找到吴开友商量,得知情况后,吴开友没有考虑就答应下来,他之前在这条路线上跑过几次,觉得没有多大的问题。

回到家以后,吴开友拿出地图,查看即将行走的路线,发现去若羌并不好走,以前只是到过库尔勒,还有很长一段路处于未知的状态。

按照里程来算,跑完这趟任务最少需要七天时间,这还是在顺利的前提下,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许还会延后。

在路上要节省时间,吴开友备好干粮和水,肚子饿了就在车内吃点干粮。

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上级领导还派出两名司机一同前往,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并且还给每人配了一把步枪,外加30发子弹,在路上用来防身。

准备就绪,三个人开着油罐车就往若羌的方向驶去,由于路面颠簸,车速并不快,后面的车跟着前面车缓慢前行。

走了大半天,司机劳累不已,便停下来吃点东西休息。按照当前的行进速度,在路上已经耽误不少时间,预计不能如期到达。

晌午时分,车队终于走上国道,虽然是铺的石子,但要比之前的简易土路要好走得多。

汽车进入国道以后,司机便加大油门,要把之前耽误的时间赶回来。吴开友的车排在后面,总算摆脱颠簸的山路,走上国道,人也感觉轻松了许多。

看着队友加快速度,吴开友紧随其后,然而汽车不给力,引擎发出响声,还有浓烟冒出,看来又犯毛病了,再不停下来的话,汽车很有可能会出大毛病。

70年代狼群袭击村庄的故事(老兵误闯戈壁被狼群围攻)(2)

无奈之下,吴开友只好把车停在路边,将引擎打开,拨弄里面的零件,总算恢复正常。等他再回到驾驶室时,队友的车已经不见影子,看来他们只顾着赶路,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停下来修车。

吴开友加快速度,准备赶上队友,就在这时,天色突然黑了下来,狂风大作,公路两旁的树被吹得东倒西歪。

要命的是路面扬起黄沙,几米开外能见度极低,吴开友只能靠着记忆和微弱的光线,缓慢前行。

遇到这种极端天气,汽车在路面照常行驶,被山上的落石击中,或者看不清方向冲下路基,这都是常有的事,只有找个地方避险,才是万全之策。

但是吴开友已经掉队,不知道队友在哪里,停下来避险的话,距离会越拉越大,于是只能冒着危险继续前进。

路上的石碑显示,吴开友所处的位置在轮台,离库尔勒还有一段距离,他想早点到达库尔勒与队友会合,于是顶着风沙加快速度。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汽车又进入颠簸的状态,好在风力比之前有所降低,扬沙也停了下来。吴开友下车清理挡风玻璃前面的黄沙,发现双脚踩着沙粒,上面还有细碎的砾石,四周一片荒凉,周围像样的路都没有。

看着眼前的景象,吴开友才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顶着风沙前进,竟然走错方向,误闯进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此时天色已晚,又在茫茫戈壁迷路,想走出谈何容易,吴开友决定先在车内睡一晚,等天亮以后再作打算。

毕竟是一名老兵,而且执行过多次运输任务,心理素质过硬,迷路后的吴开友并没有显得慌张,心里做了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自己掉队,无法联系队友,在原地等也不会有结果,汽车已经进入戈壁滩,偏离路线轨道,就算队友返回,也不知道具体位置。

第二,队友到达库尔勒以后,就会发现自己掉队,必然会在那里等。天亮以后,等太阳出来就可以辨别方向,再将车开出戈壁滩,到库尔勒与队友会合。

戈壁在夜色笼罩下,更显得凄凉,无际的荒漠,寒风吹打着车窗玻璃,除了风声,还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气温急剧下降,吴开友打了一个寒颤,将衣服捂严实,准备吃点干粮就睡觉。

70年代狼群袭击村庄的故事(老兵误闯戈壁被狼群围攻)(3)

可能是任务没有完成,又与队友走散,吴开友躺在座位上,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日记本,将路上的经历写了下来。

只要有时间,吴开友就会写日记,这个习惯已经保持多年,家里的抽屉都放着好几本写完的日记。

长时间开车,身体过于劳累,写完日记后,吴开友便进入梦乡,睡得迷迷糊糊之时,又觉得口干舌燥,起身喝水。

然而车前的一团黑影从眼前忽闪而过,立刻让他警觉起来,便打开车门查看,刚走下来,突然有五只狼扑了过来。

来不及多想,吴开友立刻转身,将车门关好,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戈壁过夜,已经被狼群包围。

上了车之后,狼群没有离开,而是围着汽车打转,眼神中冒出凶狠的绿光,紧盯着吴开友,生怕眼前的猎物逃脱。

吴开友之前就听说过戈壁滩有狼出没,大多都是成群结队,难以对付。但他认为自己开着车,而且还有步枪和子弹防身,狼群也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

夜里遇到狼群,吴开友打开汽车大灯,在光线的照射下,狼群纷纷后退,看来它们天生对火光产生恐惧。

扭动汽车钥匙,引擎发出的轰鸣声,又给狼群起到震慑作用。可是汽车还没走多远,又停了下来,关键时刻汽车又出毛病。

趁狼群散开之际,吴开友下来修车,当他打开引擎盖后,才发现油箱已见底。

要是在平时,油箱断油也不是啥大事,拿个桶爬上罐车,去接点下来,倒进油箱就可以。但是现在情况不同,周围有狼群守着,上罐车接油就会被狼群攻击。

果不其然,吴开友刚从车内拿出油桶,那五只狼又冲了过来,他只好放弃接油,重新回到驾驶室。

前面那只灰狼长得高高大大,灰白色的皮毛,面露凶光,跑到汽车跟前,朝里面望了几眼,又退后几步,似乎在谋划如何进攻。

70年代狼群袭击村庄的故事(老兵误闯戈壁被狼群围攻)(4)

灰狼伏地而起,后腿用力蹬地,跳到车头,用身体撞击挡风玻璃,只听见“啪”的一声,玻璃纹丝不动,灰狼受到撞击后滚落到地面。

看来狼群饿急眼,实在找不到食物,欲用身体将车窗玻璃撞开。当时正是秋天季节,戈壁没有绿植,小动物难以存活,狼群才会铤而走险向人发起攻击。

这还了得,都想撞玻璃,简直太猖狂,吴开友拿起身边的步枪,打算给狼群一点颜色瞧瞧,让它们尝尝子弹的厉害。

吴开友退向一侧,将步枪架在窗口的位置,再把玻璃摇下一条缝隙,枪管正对着不远处的灰狼。

确定好角度,目标正在射击范围,吴开友扣动扳机,一声枪响打破夜晚的宁静,子弹以飞快的速度射向灰狼。还没来得及逃跑,子弹正中灰狼的腰部,发出惨叫,倒在地上痛苦挣扎,不一会就不再动弹,当场毙命。

剩下四只狼听闻枪声,顾不上同伴丧命,纷纷散开仓皇而逃。吴开友放下步枪,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想狼群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厉害,便放下戒备。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在戈壁滩迷路,晚上又被狼群包围,幸好手中有步枪,狼群不堪一击,逃得无影无踪。打完狼以后,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两点,身体实在太困倦,就在车内继续睡觉,等天亮后再出发。”

显然吴开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过于轻敌,完全忽视狼群的实力。在猎物面前,狼群没有那么轻易放弃,它们暂时离开,只是在等待时机,谋划下一步如何攻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趁狼散开之际,赶快将油箱加满,第一时间离开是非之地,但是吴开友并没有这么做。

不知过了多久,睡梦之中的吴开友,又被嘈杂的声音吵醒,车外传来一阵凄厉的嚎叫,再次打开车灯,顿时感到后背发凉。

天还没有亮,昏暗的车灯下,狼群卷土重来,团团将汽车围住,数了一下,足有四十多只。

70年代狼群袭击村庄的故事(老兵误闯戈壁被狼群围攻)(5)

此时吴开友感到后悔,但一切都晚了,现在想走却走不掉,外面那么多狼,就算百发百中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狼歼灭。

看来之前逃走的狼,并没有放弃猎物,而是回到老巢搬来救兵,势必将猎物追捕到手。

手里还有子弹,吴开友打算用之前的方法将狼群吓跑,再下车接油,想办法突破狼群的围攻。

步枪对准其中一只狼,很快就被击中,倒在血泊之中。然而眼前的处境对吴开友极为不利,狼群只是退后几米,并没有逃窜,看来它们已经不再害怕枪声。

再这样打下去,子弹迟早要打完,吴开友这个时候才意识到狼群有多可怕,只能躲在驾驶室,暂时放弃主动攻击。

车内还有干粮和水,勉强可以支撑三天时间,吴开友打算与狼群耗下去,说不定它们捕不到猎物,最后会自行离开。

吴开友整晚都没有心思睡觉,他在日记中写道:“是我低估了狼群的实力,早点离开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现在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是死是活也只能听天由命。”

就这样吴开友与狼群僵持了一晚,到了第二天,狼群并没有散去,反而聚集的数量越来越多,看来附近的狼群都赶了过来。

第三天,吴开友发现车头正前方蹲坐着一头灰狼,体形硕大,眼神犀利,时不时与周围的野狼交头接耳,似乎在向它们发号施令。

吴开友知道这只灰狼就是首领,指挥狼群进攻,于是准备向头狼进攻,狼群没有主心骨,就会变成一盘散沙,那个时候再突围更加容易。

由于位置不利于射击,再加上头狼有所警觉,子弹并没有命中要害部位,只是打中一条狼腿。

此时头狼已被激怒,仰天发出一声嚎叫,随后率领狼群向吴开支扑来。危急关头,吴开友以最快的速度关上车窗玻璃,但在狼群的撞击下,玻璃上依稀能看到些许裂纹。

攻击头狼计划失败,玻璃出现裂纹,这让吴开友惊慌不已,如果狼群再这样撞下去,玻璃早晚会被撞破,自己就会被狼群撕成碎片。

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吴开友又陷入与狼群僵持的局面,干粮和水已经消耗完毕,就算狼群不发起攻击,自己困在车内,迟早有一天会饿死。

到了第四天,吴开友饿得两眼发昏,没什么力气,发现外面的死狼不见尸首,显然是被狼群分而食之。

天色已晚,吴开友全无睡意,在日记本上写道:

“狼越来越多,我感到无比绝望,趁自己还有一口气,也要打完30发子弹,与狼群来个了断,命丧戈壁是我咎由自取。”

70年代狼群袭击村庄的故事(老兵误闯戈壁被狼群围攻)(6)

朦胧夜色中,戈壁滩传来密集的枪声,吴开友与狼群僵持四天四夜,最终展开激烈对抗,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

十多天后,车队返回驻地,派人到戈壁搜寻,才发现吴开友已经变成一堆白骨,驾驶室的座位上,还有一本沾满血迹的日记本,上面的日记正是吴开友亲手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