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高金波教育智能化的探索(刘庆峰AI教育)(1)

新经济 新动能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向全国人大提交五份书面建议,分别涉及智慧教育、公共卫生、智慧办公、民办高校等热点问题,当中他建议,在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过程中,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师生减负增效,树立全国样板等。

国家政策、应用场景丰富、社会资本追逐等多项利好,智慧教育成为5G 、AI 领域的“蓝海”。

近年,我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型产业研究机构今年初的预测,2020年我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7230.6亿元,到2022年我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前景广阔。

什么是智慧教育?相信众多普通消费者的回答是:学生点开APP就能上课,老师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或平板电脑前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这是最简单、直观的“智慧课堂”。

案例显示,智能批改技术目前在四六级阅卷、中高考作文等主观题批改与质检等取得良好效果,应用在教师日常作业批改中,时间可减少50%~70%,使得教师从繁重、机械、重复性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成为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通过手写识别技术结合自动批改、知识图谱等技术,可以在不改变学生纸质书写习惯的同时,记录学生学习数据,并以此精准分析每个学生的薄弱项进行个性化作业布置,把学生的无效重复作业时间减少50%以上,实现减负。

此前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简称《计划》)中提及,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计划》指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刘庆峰认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过程中,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师生减负增效,树立全国样板。在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中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成效显著的区域,及时组织全国观摩会和现场会。他建议,加大教育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师生减负和因材施教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

瞄准并大举进入到智慧教育“赛道”的,不仅只有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企业,更包括了众多软硬件企业、互联网“巨头”、运营商以及创业公司等。

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从去年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后,运营商加快了5G 课堂场景应用落地,如广州移动与广外就共建5G智慧高校,利用5G传输实现远程同声传译。在疫情期间,广雅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等高三年级,就采用人工智能在线课程系统开展教学。

广雅中学方面表示,为弥补线上自主学习的不足,学校将利用智慧课堂智能平板、智学网APP及网页端等信息化工具,在提供学习资源的同时,对学生实行学习任务打卡、作业在线提交与批阅、高三毕业班在线直播教学与答疑等辅助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确保学生在线学习质量。

机构分析指出,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持续发展,AI 教育、VR/AR 教育等获得深入推进,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科技巨头纷纷入场,积极布局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存在不少待解难题

疫情期间,不少家庭快速地接触并展开线上学习,但同时让部分家长遇到了“尴尬”。全媒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拥有一定门槛的智慧教育,部分家庭一方面需重新购置设备硬件,另一方面,家长与孩子需要投入时间成本,去学习一些线上软件、APP的使用方法。

硬件设备投入、学习成本、软件设计人才以及学生健康等问题,都是目前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本地小学的一位编程老师对记者表示,“学校开设编程课,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纠结,学习编程有利于孩子思维训练,但是长时间对着平板电脑担心影响视力。”

有些开展智慧教育项目的学校,因担心学生玩游戏、不良信息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等,安装软件禁止学生未经许可下载APP。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智慧教室”,变回了过往传统的“电脑教室”。

值得留意的是,截至2019年,一线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领跑教育产业板块。为此,机构分析指出,在广度上,智慧校园的建设范围仍有待扩大。从实现高等学校全面覆盖到向中小学推广,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在深度上,智慧校园的技术深度仍有待挖掘和突破。

智慧教育模式方面,透过技术手段将课堂变得更加智慧化,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满足教育需求,是未来智慧课堂的重点探索方向。这需要企业在技术和硬件设施上、政府有关部门在监管和扶持上以及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共同探索。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