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次三经:柘山、维龙山、白马山、空桑山

敦与山向北走一百七十里,就来到了柘山。山的阳面到处都是金玉矿产,阴面则随处可见铁矿。历聚水在山中酝酿而出,向北流入洧水。

柘山往北行三百里,就进入了维龙山。山上的矿石多为碧玉,阳面富含金矿,阴面盛产铁矿。肥水在山中孕育,向东汇入皋泽。肥水的河床,聚集着很多礨(léi)石。敞铁水也在山中生成,沿着北方注入大泽。

维龙山继续向北一百八十里,就走到了白马山。阳面有很多普通的石头和玉石,阴面则有数不清的铁矿和赤铜矿。木马水在山中形成,沿着东北方向流入虖池。

白马山向北二百里,就进入了空桑山。空桑山寸草不生,冬夏两季都会下雪。空桑水在山中孕育,向东汇入虖池。

山海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阳生金玉阴生铁)(1)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山海经档案:柘山、维龙山、白马山、空桑山分别是北次三经山脉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座山。四座山属于北次三经里用来凑数的山脉,都没有飞禽走兽在山中居住,但都有河流在山中酝酿而出。柘山、维龙山、白马山三座山都有些金玉之类的矿产,只是分布位置和品种略有不同。空桑山没有特别的矿产,但有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就是冬夏两季都会下雪。

山海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阳生金玉阴生铁)(2)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léi)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池。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注于虖池。

山海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阳生金玉阴生铁)(3)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声明:某种程度上,《山海经》是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

《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

歪念山海经节选

歪念山海经:此山不但有消肿止痛的仙草,还有神秘的人鱼和豪彘

歪念山海经:佩戴香薰草就可以防止疾病侵袭,这是什么灵丹妙药

歪念山海经:一只脚的人面鸟,夏伏冬出怕打雷,羽毛却可以防雷

歪念山海经:听名字就很凶残的尸鸠是何方神圣,大时山有哪些特产

歪念山海经:这座山里有一味能用来害人的草药,堪称宫斗必备神药

歪念山海经:霸气侧漏的天帝山,兽皮凉席能醒脑,营养鸟汤治痔疮

歪念山海经:大脖子病不一定非要吃海带,炖肉喝汤也能药到病除

歪念山海经:这座山堪称大熊猫的天堂,竹子多到吃不完

歪念山海经:两头四足的乌黑怪鸟,凤凰血脉不怕火炼

歪念山海经:喜欢大场面的无名山神,祭祀的供品要满足一百的整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