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是夏,随后是商。商朝的创立者是汤,立国传承17代31王,历时550多年。商朝的统治地域大致以今天的河南省为中心,兼及周邻地区。商朝曾经数度迁都,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即距今3000多年前,商王盘庚将都城搬迁至“滨洹之小屯”的北蒙城(今河南安阳),商人称之为“大邑商”或“天邑商”,今天这座都城则被人们称为“殷墟”。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大邑商”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变成了废墟,有关商朝的历史几乎成为传说。直到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无意中发现古老神秘的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堙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商朝重新浮现在人们眼前。

从1928年起我国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殷墟遗址是我国最早发掘的考古遗址之一,也是考古持续时间最长的遗址,距今已经九十多年,可以说殷墟遗址考古是我国考古学发展的缩影。甲骨文为我们保留了3000多年前的文字,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知晓3000多年前商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殷墟遗址考古出土的青铜器、玉器、建筑基址及丰富的祭祀遗存,则向我们展示了商朝鼎盛时期的物质成就和精神面貌。

当“大邑商”在黄河流域繁荣兴盛之时,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正处于埃及新王国时代,中东的两河流域正处于后巴比伦时代,南亚的恒河流域正处于吠陀时代,四大文明古国在三千年前交相辉映,人类文明的光芒照耀广袤苍穹。通过殷墟遗址考古发掘,我们可以确定商朝已经完善了国家的管理体系,构建了以甲骨文为特色的文字体系,奠定了以青铜器为核心的礼乐制度,这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当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断之后,中华文明却一脉相承,将生命延续至今。毫无疑问殷墟遗址是中华文明溯源的基石,殷墟遗址不仅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而且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殷墟遗址发现妇好墓,出土随葬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564件骨器、47件宝石等,有限的墓穴容积和异彩纷呈的随葬品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妇好”的名字见于殷墟甲骨卜辞上的记载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目前已知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字与“姑”字相对,“姑”是婆婆的意思,“妇”则是媳妇的意思。“好”字读音为“子”,意为“子姓的女性”,商王是子姓,也就是说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是同姓之间的婚姻。在商朝同姓之间是可以互通婚姻的,这与我国从西周以后形成的“同姓不婚”的原则有所不同。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提及妇好的有200多次。比如,有“好允见右(老)”的卜辞,即妇好去探望德高望重的老人;有“呼妇好见多妇于徉”的卜辞,即妇好在徉地接见贵族家眷;有“呼妇好侑俘于妣癸”、“槱妇好御于父乙”、“妇好不往于妣庚”、“妇好有报于四妣槱”等的卜辞,即妇好主持祭祀妣癸、妣庚、四妣、父乙等人。可见作为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广泛地参与商朝的政治活动,她为商朝做出的贡献与获得的显赫地位被后代所铭记,因此妇好死后的庙号为“辛”,在商王祖庚、祖甲时期甲骨卜辞中都有不少关于祭祀“母辛”的记载。

红山有羽于夫人墓(峰起云泳殷墟与妇好墓)(1)

1976年在妇好墓中出土有2件商代晚期青铜妇好鸮尊(如图),通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器身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两字,形制、纹饰、大小近同,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鸮”亦称“枭”,俗称“猫头鹰”。青铜鸮尊为站姿,昂首,圆眼,宽嘴,小耳,高冠,挺胸收翅,两足粗壮,与宽尾共为支撑。鸮头后开一半圆形口,上置盖,鸮背部铸鋬,鋬首饰兽头状,面中部及胸前各有扉棱一条,通体满花,饰有兽面纹、夔纹、蛇纹等,并以雷纹衬底,盖前端有一尖嘴立鸟,后有一拱身卷尾的立龙。青铜鸮尊为站立的鸮鸟形态,栩栩如生,融写实与夸张为一体,纷繁复杂的器表纹饰,使整个器物显得凝重威严,同时又展现出丰富的象形力和高超的构图能力,非凡的铸造工艺、超绝的设计使其魅力经久不衰,不仅是商朝青铜艺术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而且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制造技艺的高超水准,不仅是国家文物局明令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而且也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用考古发现讲好中国故事,以史增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7月“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是上海博物馆与国内考古大省合作举办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展,通过文物的展示和传播,告诉观众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我国百年考古取得的伟大成就。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商代晚期青铜妇好鸮尊也参加了此次展览,并且作为“明星级”展品高调亮相上海博物馆,引发广大观众的好奇和观展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