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里的“一品鸟”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古人喜欢的鸟中,鹤是其中之一,有“一品鸟”之称。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鸟事儿。

明清时,官员朝服前后饰有一块方行图案,称为“补子”,文官中爵位最高的一品官,上面的图案就是一只白鹤,鹤的“一品鸟”尊称由此而来。而二品是雉(鸡),三品官是孔雀,为什么最高官爵要用鹤?

古代衣服上带鹤的是什么官清朝(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1)

(一品补子)

原来在古人心里,鸟中最尊者是凤凰,凤凰之后便数到了鹤,有“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之称,这一特别说法,很合君臣之道,鹤鸟理所当然便成了一品大员的图案。

因为这个原因,过去送给官员的吉祥图“一品当朝”,上面绘的便是一只仙鹤独立海边潮头岩上;或是绘上一只在云中飞翔的鹤,寓意“一品高升”,祝仕途腾达。

古代衣服上带鹤的是什么官清朝(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2)

(一品朝服)

为什么古人对鹤这么尊崇?或与鹤本身有关。鹤是中国特产珍禽,名贵稀少。清陈淏子《花镜·附录·养禽鸟法》“鹤”条称:“鹤,一名仙鸟,羽族之长也。有白、有黄、有玄,亦有灰苍色者。但世所尚皆白鹤。”

人们所崇尚的白鹤就是俗称的“丹顶鹤”,它体形优雅,姿态秀逸,性情恬静、羽色洁白,居则雌雄相随,翩翩起舞;翔则一鸣冲天,直上云霄,历来被视为吉祥物。

古代衣服上带鹤的是什么官清朝(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3)

(丹顶鹤)

因为是仙鹤,鹤的习性都被古人神化了,称鹤行必依洲渚,止必集林上,饥食瑶草,渴饮琼泉。

古人认为,鹤乃仙人乘骑,故叫作“仙禽”,通称“仙鹤”。湖北武汉的“黄鹤楼”,便传因仙人驾鹤于此栖息,故而得名。南朝梁任昉《述异志》记述了这一传说:荀瓖曾经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渺然而灭。”

《述异记》虽是小说,但这样的传说给鹤这种禽鸟,增添了一份神秘。

古代衣服上带鹤的是什么官清朝(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4)

(黄鹤楼)

骑鹤即升仙,骑鹤是古人的梦想。南朝梁殷芸《小说》有一个故事,几个客人同路,各人说自己的志向,有的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想发财,有的想骑鹤成仙,有一个人很贪,什么都想要,希望“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仙人都高寿,仙人所骑之鹤自然也是长寿鸟。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花镜》还称:“鹤生三年则顶赤,七年羽翮具,十年二时鸣,三十年鸣中律,舞应节。又七年大毛落,氄毛生。或白如雪,黑如膝,一百六十年则变止,千六百年则形定,饮而不食,乃胎化也。”

古代衣服上带鹤的是什么官清朝(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5)

(鹤寿)

因为这些说法,古人认为鹤与龟一样,都是长寿的象征,称长寿者为“鹤寿”;用于形容老人经历丰富,人老体健的“鹤语尧年”、“鹤发童颜”等,也都因此而来;即便老人逝去,挽联上敬称是“驾鹤西归”。

传统的吉祥图案上大都少不了鹤,最经典是“松鹤图”,松也是一种长寿树,松鹤并列,自然是“寿上加寿”。过去民间还流行一种吉祥画,上绘鹤与鹿、桐树,什么意思?“六合同春”也,与“松鹤图”一样,都是用来形容有福寿的。

古代衣服上带鹤的是什么官清朝(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6)

(六合同春)

鹤是鸟中君子,所谓“鹤立鸡群”,就是基于这个说法,用来形容名士风度卓然,异于寻常。传鹤为羽族之长,举止体态文雅优美,行中规矩,舞合韵律。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诗称:“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在吉祥图案,还有“琴鹤图”,以“琴操”与“鹤德”来寓人才德出众,品高行洁。

因为鹤常长幼相随,雌雄比翼,因此又被用来表示父子、夫妇之道。吉祥图案有“五伦图”,即用鹤代表父子之道。古有名共“别鹤操”,晋崔豹《古今注》称:“别鹤操,高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见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衾不寝食忘餐’。”夫妻分离,天各一方,被称为“别鹤”,由此而来。

古代衣服上带鹤的是什么官清朝(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7)

(珍鹤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