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

1925年,在美国北部的阿拉斯加诺姆镇,12岁高龄的多哥,雪橇队领头犬,一只平常不过的狗,却创下奇迹,帮主人赛帕拉完成了谁都认为不能完成的任务。

2019年,它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其中多哥的聪明忠诚有担当,暴风雪中多次舍身救人拼出老命的情景催人泪下。许多为冲着狗狗去看电影,结果哭成稀里哗啦像狗一样。

2011年多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史上最英勇的动物,没有之一。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1)

01

12年前的一天,1只体弱多病的小狗二哈来到赛帕拉家里,老赛嫌小狗又瘦又病,还恐怕品种不纯,差点被抛弃淘汰。多亏老赛夫人心存怜悯,对小狗日夜细心照料,一个月后小狗变得健康灵活,精神越来越好。

由于精力旺盛,整天撒欢奔跑,不是拆家就是挖洞。它调皮捣蛋,追熊逐鹿,不服管教,

根本不像是雪橇犬的料子。赛帕拉气得把它关在羊圈。

奇怪的是,这只灵活聪慧的小狗,一刻也不消停,不时地在羊圈里用脚刨洞,开头一个,两个,后来甚至七个,直到可以刨洞钻出地面为止。

相比之下,其他同伴都安静待在那里。多哥的行为带动其他狗也变得活泼好动起来。

一次,当多哥刨洞成功,带着圈里其他几只狗钻出洞外,正值老赛赶着雪橇犬在训练,多哥冲到队伍前面,带着众狗拖着雪橇车奋力奔向河边,老赛怎么喊都不听,连人带车翻到河里。

老赛恼羞成怒,两次送人不成。只好把家里的仓库改建成牢房,钉死所有门窗,只把多哥关在里面。多哥到处寻找出口,然后砸瓶碎铁,竭力爬高翻梁,在屋顶通风口成功出逃。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2)

多哥再次被送绐一名贵妇看家护院。它不安分守己不说,反而在密封的房子里到处狂跑,实在找不到出口,小家伙对着关闭的窗户一个跳跃,猛力冲着玻璃飞出,玻璃撒落一地,它不顾脚被扎伤的疼痛,径自跑去追赶赛帕拉的队伍。

寻找团队,和主人及雪橇队伍在一起,是它屡次逃出来的目的。所以赛帕拉想甩也甩不掉。

看着毅力如此顽强的一只小狗,主人赛帕拉终于妥协了。

小小的多哥开始训练。 第一天就跑到前面领头,老赛拽它到后排跟着跑,又让它靠近又凶又大的狗狗伊尔沙。

聪明的多哥懂得巧用小动作让暴躁的小哥变得柔和,比如作怪脸,亲鼻子...耍尽花头。由于跑得太快,从后面换到中间,直至跑到第一排。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3)

好家伙,雪橇队飞奔的热烈气氛,让多哥更狂热地向前飞奔,速度越跑越快,一天训练结束时,多哥就凸显出雪橇领跑的素质,令赛帕拉兴奋不已。

慢慢的,多哥开始长大,它把聪明灵巧,英勇倔强不服输的个性在团队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镇上多次比赛中,多哥雪橇队连连获胜,曾得冠军奖励5000美金。

随后多哥越战越勇,声名大振,成为赛帕拉队里不可多得的领头犬。

02

1925年冬天,赛帕拉所在的阿拉斯加诺姆镇,迎来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飞机停飞,交通阻断,气温降到零下五十度。当时,小镇外出只有一条小路。

一天晚上,镇长突然召集会议,镇里医院有50多个儿童因得白喉病,生命危在旦夕,联系到阿拉斯加中部一家医院可以提供治疗的血清。

但暴风雪封路,唯有靠雪橇队才能出城。全镇人把希望寄托在镇上数一数二的赛帕拉雪橇队身上。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4)

到小镇以外400多英里的医院,要来回约1000英里,当镇长决定派10支雪橇队组成接力,要求赛帕拉队承担最艰难路段时,遭到赛帕拉的坚决反对,在这种恶劣天气下翻山越岭,三天时间取回血清,简直不可能。

面对镇里染病儿童的急切目光和镇长的一再请求,赛帕拉失眠了。

在风雪夜出行,任务重而时间急,如果接受任务,务必带上多哥。只有它才能协助自己完成任务,因为雪橇队的领头犬至关重要,关系任务完成的胜败。

但此时多哥已12岁高龄(相当于人类80岁),天气恶劣,风险很大,随便一个闪失,对多哥都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不去取药或失败,患病的儿童有可能会死亡,更不行。老赛决定带多哥跑一趟,用命搏一搏。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5)

第二天天不亮,老赛带着多哥和狗队出发了。

这次只许成功的特殊使命,大家很是期待,纷纷打开门,目送他们出城,祈祷他们能战胜风雪严寒,顺利凯旋。多哥更是目光坚定,信心百倍,昂首阔步领头走在雪橇犬的前面。

03

一路上,雪越下越大,茫茫雪原,寒风刺骨。气温越来越冷,暴风雪中能见度很低,天气比想象差得多。英勇的多哥和雪橇犬赤腿赤脚地奔跑在冰冻铁硬的雪地,脚步嚓嚓作响。

在老赛的指挥下,狗队拼命奔跑,按照原计划,有着丰富经验的赛帕拉想过,如不出意外,他们可以连夜继续赶路,第二天会穿越冰山,到达预定的取药接力目的地。

但雪橇队翻山越岭过雪山并不顺利,不平坦的崎岖小路和冻硬的滑坡使雪橇车带着巨大惯性上下翻滚,好几次老赛连人带车快滑下山去,还好有多哥听到呼唤及时刹车,奋力拉回整个狗队。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6)

就在环绕雪山边缘时,大雾遮住老赛的护目镜,他错误指挥闯入万丈山崖,在离山崖边只有半米时,多哥机智意识到危险,马上勒紧缰绳拽回队伍。虽然没有掉入看不到底的山崖,但赛帕拉和多哥已经身负重伤。

有惊无险的老赛背部划伤,看到多哥为自己伤得不轻的脚,他流泪了。他不忍心让多哥带伤跑在冰冻的雪地上,后面还有很长里程等着他们。但多哥想也不想,从雪橇车上一跃而下,

马上又奔跑到队伍的前头。

为了不走崎岖山路绕道,老赛临时改变行程,决定穿行在坚硬的冰川上,尽快取货返回。刚开始雪橇犬踏上冰面有点迈不开步,在多哥的勇敢带领下,雪橇队一路狂奔,赛帕拉打起十二分精神,多哥带领狗队上演了冰天雪地的生死时速。

夜幕降临,雪橇队进入平坦的树林区。老赛慢慢眼睛模糊,正在这时,赶来送血清的接力队伍已等在路口。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7)

突然,他们发现老赛的雪橇队伍,但大雪淹没了喊叫的声音,眼看老赛狗队擦肩而过,机灵的多哥听到有人喊叫,急忙带着队伍折回,使这棒接力打了漂亮一仗。

04

在前面不远的驿站休整了一晚,拿到血清的老赛呼唤多哥和雪橇队一早起床,因为回去的路程还有200多英里,其中横穿冰川有40多英里,如白天天气放晴,冰很快会消融,穿行风险增加。

当队伍来到海峡冰川时,雪下得不大,但昨天过来的路上,破裂的冰块开始波海水冲散,狗队在冰上奔跑变得凶险艰难。为了尽快护送血清,老赛还是选择抄近路原路返回。

老赛一路让狗队奔跑,一面撕破喉咙,大喊大叫,鼓舞士气,"...奔跑吧,我的冠军狗。"多哥和10只狗狗铆足了劲,拼命奔跑着,好几次雪橇车侧翻在断冰边,差点连人带车掉入凶涌的海水里。多哥勇敢拖着雪橇车左躲右闪,尽力快奔控制车的平衡。狗狗们不畏冰刺脚爪,勇往直前。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8)

在快到岸边时,老赛傻眼了,因为他们踏上岸边的最后一块大浮冰因海水冲刷,离陆地足有10米远。

奔波一天的狗狗气喘吁吁,眼看冰块还在继续被海水冲往远处,此时几乎不可能直接上岸,男人哭了。

急中生智,赛帕尔急忙抱起领头犬,一把用力把他抛到对岸,它被重重摔倒在岸边。多哥明白自己的使命,要靠一己之力救出众队友。它不顾疼痛飞快爬起来,调整一下节奏,踉跄地拉着沉重的雪橇车一步一步爬行,接着拼命往上飞跃奔跑。

奇迹发生了,冰块开始移动,老赛松开铁钉,一声大吼,众狗狂吠快速冲向多哥,雪橇队得救了。赛帕拉向后退了几步,一阵助跑,猛地向前一跳,奋力挥臂落地,撞击到岸边地上。多哥对着主人脸一阵猛吻,男人再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到岸后,高龄的多哥和赛帕拉已筋疲力尽,多哥趴在地上,好想躺着睡一觉。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9)

突然一阵狂风,他们转身一看,背后的海水变大冲击着浮冰,来时的冰面已成汪洋大海,赛帕拉庆幸自己和多哥跑得快,能快速穿越冰川海地。好险啊,要不是多哥和自己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已临近深夜,又下雪了,老赛一看离回家需要穿越风暴区还有32英里,如果躺下休息,不但任务完不成,而且它们会被冰雪覆盖冻死。他跑到前面多哥身边,让多哥振作精神,带领狗队继续奔跑。

跑着跑着,不知不觉已是深夜,赛帕拉迷糊睡着了。等他醒来,雪橇车停在雪地上,多哥和狗队因体力不支全都躺下一动也不动。

多哥更是闭上眼睛奄奄一息,是多哥带着雪橇队跑到离快到家只有几英里的驿站附近,累得倒地睡着了。

凌晨,老赛隐隐约约发现前面有灯光,原来是镇上派人接应的队伍到了,他们得救了。血清也以最快速度送往医院,孩子们得到及时治疗。

老赛带着狗队在附近的驿站休息了大半天。在回家路上,老赛想让多哥待在雪橇上多休息一会儿,但倔强的多哥像平时一样,坚定地跑到队伍前面,一拐一瘸地和老赛走回了家。

对于一名战士来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会离开战场和属于它的那个位置。

雪橇犬为什么称为雪橇三傻(太感动为救50个儿童)(10)

05

这次参加接力的有10支雪橇队,赛帕拉带领着多哥雪橇队两天两夜在暴风雪中共跑了425英里,而其他9支队平均只跑了45英里。

因最后一棒是镇上另一支雪橇队接力送回医院的,记者为抢头条消息,全部功劳记在他们身上。

而真正作出英勇壮举的多哥雪橇队却榜上无名。好在事后镇里人们纷纷传颂着领头犬多哥舍命救人的故事,这条英雄的狗狗才被大家知道。

老赛说,这次雪橇队完成任务是为了镇里孩子。而多哥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主人。主人的吩咐就是自己的天职。

以后两年多时间里,年老的多哥逐渐淡出雪橇队,陪伴年龄不小的赛帕拉夫妇生活在一起,安享晚年。多哥也于1927年10月终老去世。

人们会永远记得多哥,怀念它的聪明、担当、忠诚。

作者:筱禾

编辑:萌萌

参考资料:《电影文学》2020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