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一时爽,一直掏一直爽……掏耳朵是一项深受很多人喜爱的活动,其舒适程度让人根本停不下来!掏耳朵不乏给人一种徒手挖宝藏的感觉,你一定觉得掏出的「耳屎」越大,越有成就感!

掏耳朵时耳朵有难闻的味道(耳朵痒痒的好难忍)(1)

我们挖耳朵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挖耳勺、棉签、火柴棍、曲别针。。。什么都有,殊不知,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耳屎真的是“屎”吗?

耳屎虽然带了一个「屎」字,但它并非污秽之物,其实它有个非常有意境的学名叫“耵聍”。盯聍是外耳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富含许多大家意想不到的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

耵聍能够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层酸性保护膜,可以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人外耳道。可以缓冲传入耳中的强声波,保护鼓膜。

并且 ,在一般情况下,耵聍会在说话、吃饭、打哈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耳道皮肤纤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燥成痂、同自动排出。经常挖耳朵可以说是多此一举,更确切地说,经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疾病。

耳屎「油油的」不是病

耳屎分为两类,即「干耳」和「油耳」。

干耳屎是比较干燥酥脆的薄薄干痂,颜色呈现浅黄色;油耳屎则因为油脂分泌比较旺盛,呈现为黏稠油状的蜡黄色或黄褐色。

「油耳」主要与遗传基因相关,并不是一种病哦。黄种人干耳较多,白种人和黑种人则是油耳较多。在我国,大约有10%~20%的人耳屎是油性的。

掏耳朵时耳朵有难闻的味道(耳朵痒痒的好难忍)(2)

耳屎能掏吗?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问,耳屎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咱还要掏吗?

我们的建议是:耳屎,不要常掏!小掏怡情,大掏伤身!

其实,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它们有自洁功能,绝大多数情况下,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

掏耳朵时耳朵有难闻的味道(耳朵痒痒的好难忍)(3)

当你开口说话、咀嚼以及头部的活动中,肌肉和骨骼的运动会让耳屎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小块耳屎就会松动脱落,所以大部分人其实并不需要掏耳朵!

有一些「油耳」的朋友,可能会遇到粘稠的耳屎留出而外的尴尬……如果你实在觉得不太卫生,可以在洗澡或洗脸时,轻轻地把耳道外的耳垢清洗一下,就OK了。

耳屎掏多了会怎么样?

1.真菌感染

常掏耳朵可能会破坏耳道的纤毛系统,造成真菌感染,这时耳道分泌物更加难以排出重复刺激耳内神经,导致耳朵越掏越痒。

2.中耳炎

如果使用不干净的棉签或手指掏耳朵,可能会引起湿疹和感染,导致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还可能会引发耳膜破裂等严重的外伤。

掏耳朵时耳朵有难闻的味道(耳朵痒痒的好难忍)(4)

每年,美国都有大约12500个孩子因为使用棉签导致耳朵受伤而被送入急诊室,位于耳道中部的耳膜是受伤最多的部位。所以对待小孩子更是要警惕,不能随便掏耳朵。

3.耵聍栓塞

由于掏耳朵或戴耳机这些人为原因,耳屎可能会被顶到外耳道深处,最终反而导致耳屎凝聚成团掉不出来,这叫耵聍栓塞。这时就更不能自己掏了,应到医院请专业医生用专门器械取出。

4.颅骨感染

这个听起来很吓人,但却真有病例!

澳大利亚的杂志曾经报道过,有一位女士用棉纤掏耳朵,棉签纤维不断在耳道内聚集,时间久了导致局部溃烂,引起了耳后颅骨的感染,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最后,再次提醒一下广大掏耳爱好者,放过咱们的耳朵!耳朵的卫生,就让它自己做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