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先生的笔触带来内心的震撼,探求心理的奥秘,泪点的翻涨,留下久久远远的沉思与拷问。书中的苦难终将成为过去,而残根败叶仍在发芽与滋生。

悲惨世界着实悲惨,惨到我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珂赛特的母亲芳汀真是个苦命的女人啊,在少女时代被男子诱骗成了单亲妈妈,为了不被人说三道四,她把女儿寄养在乡下的一家客栈。谁知客栈老板是奸诈之人,狠狠地敲了她一笔,后来还不断骗她女孩生病了,需要更多的钱。事实上呢,女孩并没有生病,而是被他当作苦力,可怜的小女孩吃不饱,穿不暖,在寒冷彻骨的冬天还要临晨四点起床扫街,每天劳动远超年龄的脏活累活,过着不如流浪猫狗般生活,遭受非人的待遇。芳汀为了女儿剪掉头发,卖掉牙齿,即使这样也没在死前见女儿最后一面。而她满以为女儿正幸福茁壮地成长,却没想到小姑娘在寄宿客栈饱受欺辱。好在小姑娘后来遇见了冉阿让,从此改变命运。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1)

冉阿让是个苦役犯,冉.阿为了给饥饿困苦的侄子们寻找食物,在无路可选的情况下,打碎一块玻璃,偷了一块面包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忍受非人的磨难,几次越狱未遂追加刑期长达19年,期满释放后却因苦役犯的案底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开始有点厌恶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不公。在这样一种绝望扭曲的环境中,他的心智慢慢变得坚硬冷漠,甚至充满仇视与仇恨,不再为苦难落泪或妥协,不再低头与屈尊。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2)

但后来,他一路跌宕起伏,救赎,逃亡,躲避,曲折迂回,遇见了一位主教。主教不像其他人那么冷血待他,而是把他当作高贵的客人,热情的招待他,还毫无戒心地安排他睡在自己隔壁。即使当冉阿让习惯性地偷走他的银烛台,在警察把他抓回来后,主教仍慈善地说,那就是送给他的。冉阿让惊讶了,怎么会有人这么善良。他的品性也受主教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冉.阿让带着主教的“教诲”以及内心的信仰,走上了一条自我救赎的朝圣之路。他后来一直做善事,施舍苦难的穷人。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3)

当他得知被自己无意辞退的一名单亲妈妈面临失业子散时,他知道自己酿下的祸根,种下恶果。他履行了承诺,不惜一切代价解救了被寄养的珂赛特,并陪伴成长,给她提供优渥的生活,接受教育,成为一个从善优秀阳光的女人。让我看到浓浓的父爱,叹赞心与心的力量。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4)

面对社会的不公不正,冉阿让没有在困苦中迷失自我,没有以恶治恶,以恨报恨,也没有以仇报仇,而是选择去宽恕去和解,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与悲惨和解,没有跟着悲惨走,没有成为仇恨的奴隶,逃出自我的牢笼。冉阿让在主教给予尊严和神性时,看到世间尚存的美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自己被抚暖被感化,他决定靠自己的强大去拯救更多穷困的人们,他用人生第一桶金去办工厂,医院,学校,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等公益事业,造福人们,回报人们,不断自我修行。让更多的人脱离贫穷与饥饿,是一种自我救赎与升华的过程。找到生活的真谛与高尚。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5)

在冉阿让的故事中,还一直有一位警察作陪——沙威。他凭着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法律法规按部就班的原则,坚决认为冉阿让这个苦役犯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他一定要把他绳之于法。于是乎,每当冉阿让化用别名过了一段平的日子后,总能被沙威凭着蛛丝马迹发现他的行踪,开启追捕逃亡生涯。沙威是一条效忠于“国家”的走狗,一个夹着尾巴小心翼翼苟延残喘的边缘人。在沙威面临被绞刑,冉.阿让没有落井下石或一枪崩了他,而是选择放了他,给予他自由的同时感化了他,当再次狭路相逢时,沙威违背自己的意愿,听从内心放走了冉.阿让,沙威虽然被黑暗蒙蔽了双眼,但心智却是明亮的,正义战胜了邪恶,他站在道德的天平上审视自己,批判自己,也许出于对自己无法释怀,无法和解,最终选择了自杀,向正义低头,向仁善鞠躬。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6)

马吕斯是珂赛特的小情人。两人在刚刚好的年纪遇见对方,一见倾心。多么美好的感情啊。那是在公园里来回徘徊,纠结着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那是每天在相同的是时间倚靠在木椅上,装作不经意的一瞥;那是惊喜地发现喜欢的人刚好喜欢自己,热切而腼腆的一吻。在珂赛特收获幸福的同时,是冉阿让的不幸。这个他一把拉扯大的小姑娘就要离开他了。即便这样,在面对战伤后的马吕斯,冉.阿让还是放下了个人的私念,选择背着他穿越泥潭。明明知道他是来夺走自己一生最珍视的女人,相依为命的女儿,将取代最长情陪伴的自己,还是选择放手与放下,去成全所爱之人所爱,把自己看轻看小,把别人看大看重,信奉内心的信仰,兑换对主教的承诺。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7)

书中累见因偏见错失良机。芳汀误认为冉.阿让故意辞退了她,造成她出卖肉身而一度错恨了他,马吕斯误解了自己的父亲,没有给父亲一个解释的机会,甚至连最后一面也没见上,直到知道父亲的英勇事迹才悔恨当初,但为时已晚,成了心头永远的隐痛。听信只言片语,误解冉.阿让是卑鄙虚伪的小人,当真相大白,原来他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之时,虽然见上最后一面,来不及说声“对不起”已天各一方。如《傲慢与偏见》一书伊丽莎白由于个人偏见差点错失了爱情。所以不要武断去批判一个人,看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要看实质。无权去批判别人的对错,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上一秒对方经历了什么或发生了什么。

十分钟读一本书悲惨世界(一本我读了150页有点读不下去的书)(8)

冉阿让静静地走了,一块石板,一片荒地,无名无氏却传唱了千秋万代。世界欠他一个拥抱,大地却给出了怀抱,愿安眠。

这悲惨的世界里,冉阿让是一道光。他深受慈善的主教影响,转变了对世界的仇视,做了一件又一件善事。他坚持诚实,善良,证明了苦役犯并非永远是恶人。冉阿让和主教似乎是接力在维护这世界的最后一点温暖。他们让这悲惨世界多了一些人性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