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开国元帅贺龙,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着晋西北地区的军队,歼灭了数十万的日本士兵,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将才,在解放战争中应该会大放异彩,倍受人民的关注,然而,我们在翻阅历史时,却很少在解放战争中见到贺龙的身影。

也正是因为这点原因,许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才会在1955年时,对十大元帅名单的贺龙提出质疑,他们不明白贺龙在解放战争中,究竟去了哪儿?为何能被列入十大元帅名单中?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1)

影视:贺龙

一、守卫边区后方的萧何

陕北、晋绥地区的军队,一向是解放军的主力军,其兵力多达几十万人,这些士兵每天的衣食住行,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为了确保后勤支援工作的顺利展开,毛泽东将这份重任交给了贺龙。

贺龙是共产党的元老级人物,他曾是南昌起义的指挥官,并带领着军队拿下了南昌城,使共产党一战成名。

当这份任务落到贺龙头上时,许多军中干部都觉得有些屈才了,因为贺龙无论是在北伐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中,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华,许多干部认为,应该让贺龙活跃在前线的战场上带兵打仗,而不是在后方搞后援。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2)

(右)毛泽东

面对众人的疑惑,毛泽东是这样解答的,他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书里所讲的,比起前线打仗,我们的后援问题显然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士兵都吃不饱饭,我们拿什么去打?”

后来,毛泽东在面见贺龙时,郑重的交代道:“我知道,贺老总的心里忠于党忠于人民,你是守卫边区后方的萧何,我相信你!”

贺龙听了毛泽东的话后,很是感动,他激动地告诉毛泽东:“我们的解放军只管去前线打仗,后方一切有我,我向党保证,一定搞好后勤支援工作!”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3)

二、西北战场上默契的战友:贺龙与彭德怀

在这之后,贺龙由于忙于后勤支援工作,所以便把自己带了二十年左右的部队交了出去,这支部队便是贺龙的陕北部队,部队中的一些老兵,从南昌起义前便跟随着贺龙一路征战,与贺龙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

贺龙知道这些老部下会舍不得自己,为了稳定军心,他在某次会议上,对自己的老部下说:

“你们要记得,军队不是我个人的,是共产党的军队,我带的军队,别人也能带。我们都是共产党员了,要有思想觉悟,听从党的指挥!”

1947年3月16日,中央军委的领导干部经商议后一致决定,要将陕北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并让彭德怀担任野战兵团的司令员,自此以后,贺龙的陕北部队正式交接给了彭德怀。

后来,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在谈及这段历史时,感慨地说道:“这样一道命令就调整了指挥关系,在旧军队里简直难以想象,毫无疑问,共产党军队中的指挥员关系,是十分团结的。”

也正如杨尚昆所言的那样,我们党内干部的关系是团结的,在整个西北的战场上,彭德怀主管前线的作战,而贺龙主管后方的后勤支援工作,两人一前一后,配合的十分默契,为西北战场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4)

三、千里运粮

贺龙深知,要想保证军队的粮食充足,不能一味地凑粮,因为凑粮只能解燃眉之急,没有长久的保证,所以,贺龙做出了搞经济建设、土地改革的措施,而他的这个举措也使边区的经济水平提振了上去,在百姓家有粮的情况下,后援工作就变得好做多了。

此外,贺龙还亲自上阵,担任了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他将陕北、晋绥两区的银行、贸易公司合并,改成了西北农民银行和西北贸易公司。

而贺龙之所以这样做,是打算将两区的经济合到一起,因为这样能够轻松地集结两区的物资,可以给前线的解放军提供更充足的后勤支援。

为了能使前线士兵,随时都能享受到后勤的支援供应,贺龙在陕甘宁的各地,大到城市,小到村庄,成立了许多兵站,并在兵站中储存了基本的物资,以保证野战军打到哪里,在哪里就能得到供应。

为此,贺龙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即“我们的士兵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我们一定要做到要粮给粮,要钱给钱,要弹药给弹药!”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5)

1947年8月27日,贺龙收到了中央军委的急电,电报内容说:野战军南下,已无粮携带。

贺龙看了电报内容后,立马让人去调查了下陕甘宁、晋绥两个地区的余粮,此时,贺龙刚将这两个地区安定下来,各家各户的余粮都不多,再加上河东地区的灾荒,这就造成了无法供足够粮食给解放军的局面。

但贺龙深知,野战军肯定是在无过多粮食的情况下,向自己求援的,如果有过多的耽搁,前线的士兵会有生命危险,基于这样的想法,贺龙向邻近的晋冀鲁豫解放区发起了求援。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6)

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司令刘伯承、邓小平知道这件事后,当即便调了10万石粮食,为了将粮食运往陕北地区,贺龙紧急的调来了后勤部的部长薛兰斌,让他主持这项运粮工作。

薛兰斌一脸苦相的说道:“贺老总,有句俗话叫‘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如此多的粮食,想要在短时间内运送到陕北地区,太难了啊!”

贺龙盯着薛兰斌的眼睛,严肃的交代道:“我不管,军队打仗,无粮自乱,我们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必须尽快把这10万石粮食运过来,前线作战的兄弟,还在等着我们支援!”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7)

在这之后,贺龙动员了当地的村民和学校里的师生,让他们作为运粮的主力军供薛兰斌调遣,这段时间里,贺龙所在的陕北地区,随处可见肩扛粮食的男女老少。

某次,贺龙到运粮队伍中检查时,看到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在扛着粮食行走,他走到小姑娘跟前,问道:“累不累啊?”

只见小姑娘笑嘻嘻的说道:“没事没事,好不容易能够为人民解放军服务,我不仅不累,我还高兴呢!”

小姑娘说完这句话后,便从贺龙的眼前走了,贺龙看着这些运粮村民的背影,感慨万分,他说道:“毛主席说得不错,兵民果然是胜利之本啊!”

也正是因为这些村民的努力,其他地区的粮食才会陆续到达陕北地区,这些粮食的到来,为前线的野战军士兵解决了粮食的后顾之忧,在士兵都吃饱饭,有充足力气作战的情况下,解放军在前线的战场上奋勇冲锋,将国民党大军打的节节败退,大挫了国民党嚣张的气焰。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8)

四、贺龙的“生意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的温度也发生了转变,在刚入秋时,贺龙就已经意识到,要给前线的士兵准备新衣了。

前线几十万士兵的过冬衣服,是一笔不小的经费,为了筹到这笔经费,贺龙和军中的干部经商议后决定,要在边界地带做生意,将土特产通过商人转运到国统区出售。

为此,贺龙调派了绥蒙军区的副政委张达志,让他带着两个骑兵团的人,去边区做生意,在张达志临走前,贺龙郑重地交代道:

“你虽然是这里的游击司令,但我现在交给你的任务可不是打仗,做生意的时候机敏点,你的两个骑兵团带着土特产,一个到关中,一个到晋南,把土特产卖掉,并换成银元购买棉花、鞋袜等物。”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9)

张达志

张达志对贺龙保证道:“一定完成任务!”

贺龙听完了张达志的保证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他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的部下将准备好的两部电台给张达志,并嘱咐道:“虽然不知道你做生意的水平如何,不过,我们每天都会联系你,随时掌握你的动向,给你提供建议。”

在这之后,张达志带着自己的两个兵团,来到了边界地带,开始做起了生意,他谨记着贺龙对他所说的话,几乎每天都要给贺龙的指挥部发送电报,并询问他们做生意的意见,在张达志等人的努力下,这批货物很快便卖掉了,之后,他们用赚到的钱购买了大量的过冬物资,并将物资运送到了部队中,为前线的士兵解决了过冬的问题。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10)

五、武器弹药如何供应?

除了前线士兵的衣食住行问题,贺龙所负责的后勤工作,还要保证武器弹药的供应。

而我军在西北战场上的敌人,是有着“西北王”之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在胡宗南的精英部队中,几乎每个士兵都武装着美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前线作战司令员彭德怀就曾说过:“胡宗南的部队,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也因此,在西北战场上发生的每一场战争,打的都是大仗,消耗武器弹药的速度相当之快。

在贺龙刚接手陕甘宁、晋绥地区时,这里的军工厂规模并不大,且十分缺乏技术人员,面对前线需要枪械炮弹作战的情况,贺龙将两个地区的军工合到了一起,并号召了当地的民众投入生产。

在贺龙不断的努力下,到1948年时,晋绥军工已有了14座军工厂,他们的军工厂不仅能生产最简单的子弹、手枪,还能生产出迫击炮弹等杀伤力强的武器,这些武器有效的支援了前线的作战,加速了西北战场上的解放进程。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11)

贺龙与毛主席

六、尾声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后不久,毛泽东单独会见了贺龙,在见到贺龙的那一刻,他面带胜利的喜悦,开心的对贺龙说:“陕甘宁地区,是我们的革命圣地,多亏有你在后方搞支援工作,我们解放西北的进程才会这么快!”

贺龙忙谦虚的说道:“没有没有。”

毛泽东听后哈哈一笑,说道:“好了,贺老总你也别推辞了,这份功劳你担得起。”

由此可见,贺龙在解放战争中,虽然没有活跃在前线的作战中,但却一直在后方默默地奉献,给前线作战的士兵们提供了后援的保证,为西北战场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时期的十大元帅是谁(贺老总究竟去了哪)(12)

而贺龙所做的这一切,党内的干部都看在眼里,所以,在1955年评定军衔的时,由于贺龙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着优异的表现和贡献,中央将贺龙的名字写在了元帅的名单中。

1955年9月27日,我国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的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人率先走上了授衔台,毛主席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并将命令状颁发到了他们手中,在命令状颁发完后,贺龙随着众人一起,郑重地敬了个礼,他的心中激动不已,因为这份荣誉代表着党对他的肯定。

而被授为“元帅”军衔的贺龙也没有沾沾自喜,被这份荣誉迷失了方向,在这之后,贺龙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工作,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