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二十大系列评论
科研人员正在工作。图/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应当说,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对于基础研究和原创科技的至关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尤其是在全球新一代科技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因此,亟待发挥基础研究的原创力,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而这对于基础研究而言都至关重要。如何培养新一代的基础研究人才并使他们对基础研究充满热诚,如何强化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性和引领性,如何吸引、培养和用好一批战略科学家,都是基础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此,要端正科研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使科研活动在正确的“指挥棒”下运作,避免错误导向带来的科研方向“跑偏”。如果投身基础研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缺乏对基础研究的足够激励,那么就很难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从事基础研究,也难以期望基础研究能够开花结果。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大力度破“四唯”,避免单纯通过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对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减少通过“帽子”、头衔等对科研人员进行简单评价。
在科技成果评价和科研人员考核方面,要突出代表作制度,避免简单粗暴地采取“工分制”,使科研人员为追求科研产出数量而牺牲科研质量和科技影响。不能单纯按照论文来考核科研人员,要认识到科研活动也需要科学仪器、数据库、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参与和支撑,并对从事这些活动的科研人员给予同等重要的认可。
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科研成果
切实减轻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的行政负担,使他们可以轻装上阵,也很重要。
青年科研人员是基础研究的生力军,这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投身科技前沿。
科技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论资排辈问题,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人员往往成为科研单位的“临时工”,被使来唤去,做各种和科研没有直接关系的行政辅助工作。由于他们的去留和晋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单位,所以往往敢怒不敢言,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做这些烦琐工作。
科研团队研制出动的“机器化学家”。图/新华社
今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启动为期一年的减负行动3.0。要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保护,配备足够数量的行政辅助人员,使他们可以抽身而出,真正把聪明才智用于科研创新。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类似的问题。
而值得注意的是,各类科研基金和课题项目的评审管理也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跨部门合作、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实现一体化、简化和便利化,减少各类行政负担,避免科研人员陷入“表海”,每天重复填写各种表格。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尊重原创,即便是该科研人员并非所谓“大拿”,但也要充分尊重其科研成果,并给予相应的正向激励。以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对科研人员的护佑程度,让科研人员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受到了尊重,并且是有极大的价值的”。如此,方能做到公平公正,以便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科研的激情与热情。
加大基础研究跨国合作力度
推动开放共享的科研文化,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科研人员可以自由探索和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同样很关键。这需要坚持探索无禁区,使科研人员的自由探索受到制度保障。
特别是一些科技前沿往往是少数人的“专利”,可能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即便是学术同行也可能未必取得共识。对于这些高风险但同时也可能是高回报的科研项目,也需要有制度性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避免因为投入不足而失之交臂。
科研活动强调团队合作,特别是跨国合作。全球科技论文越来越多表现为合作,特别是跨国合作,一些大型科研项目甚至需要全球数十个国家数千人的参与。比如,新冠肺炎病毒的基因测序、疫苗开发、药物研发等研究,就是由来自众多国家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完成的。
当前,由于疫情防控,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常规学术会议不得不转为线上召开,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受到较大制约。因此,未来,需要加大力度保障科研人员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使他们能够通过跨国合作来增强原创研究能力。
唯有如此,才能让基础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原初的源动力。
撰稿 /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