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IP 流量的时代开启以来,影视化制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制作讲究是的导演编剧演员齐齐到位,尤其是编剧和演员一定要专业,这样才能保证作品内外皆优。

而现在随着资本热钱的介入和流量市场的兴起以及观众审美的变化,影视化流程成了单一的七成资金给演员,一成给服化道,一成给后期,一成给宣发。

这样的成本控制,怎么会有好的作品出来,所以抠图、倒模、替身等问题层出不穷。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3)

当然,还有烂演技。

如陈学冬的痴呆、欧阳娜娜的加油、吴亦凡的菩萨、鹿晗的数学、郑爽的左右呼呼、杨洋的油腻、李易峰的面瘫、杨颖的瞪眼……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4)

以及虚假繁荣带来的泡沫经济。

如《楚乔传》成为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在播期全网播放量突破300亿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曾用33天、58集的体量达到309亿次的全网播放量。

但是这些数据根本站不住脚,很快就遭到了打脸。

因为按照中国7亿多网民的数量估算,要想达到300亿的播放量,单日的播放量则要达到15亿次。

即每人要在视频网站上观看该剧两次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中的猫腻是什么,不言而喻。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5)

物极必反。

从2015年开始《琅琊榜》、《伪装者》的接连推出,让我们看到匠人精神出品的电视剧原来可以这么精良,环环相扣的剧情,即使开篇节奏缓慢,也能引人入胜。

再加上几乎所有IP改编的电视剧都清一色的扑街,如《择天记》 鹿晗、《诛仙青云志》 李易峰、《凤囚凰》 关晓彤、《武动乾坤》 杨洋……

所以《庆余年》的出现,是变革的产物,也是匠人精神的体现,更是男频IP的一次死灰复燃。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6)

一是演员皆是年轻一代中演技较为突出的演员,如张若昀、李沁、宋轶等,还有老戏骨做辅,如陈道明、吴刚、高曙光等;

二是编剧王倦和原著作者猫腻都是有口皆碑,经他手的作品大都保质保量,如《大宋少年志》、《天坑鹰猎》、《舞乐传奇》等。

猫腻更不用提,他的成名作《庆余年》,七卷在豆瓣的评分皆超过8分。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7)

最关键的是电视剧《庆余年》是两人的强强联手。

如在严查穿越剧的情况下,编剧王倦硬生生的编了一个开头,让《庆余年》成了男主写的一部小说,从而引出接下来的剧情。

这招很妙,既规避了规则又顺畅了剧情,可谓一石二鸟。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8)

其实《庆余年》在2018年4月就已经杀青,加上后期制作,原本于去年秋冬就可以上线。

但制作方希望可以卫视上星播出,怎奈撞上了“限古令”,一直拖到现在,以网播的形式出现。

而且《庆余年》计划五年拍三季,在第二季播出之后,推出一部电影,但就目前播出的剧集的人气以及豆瓣8.0的评分来看,真的是未来可期。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9)

之所以有这份底气,源于《庆余年》的底蕴。

所有的网络爽文,大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少年有着强大的背景,最终从弱变强的故事。

可《庆余年》与它们不同。

主角一开始就很强,带着现代的记忆回到古代,与强劲对手为敌,最后在争锋相对中呈现出精彩绝伦的权谋与重塑世界的理想。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0)

范闲是户部尚书范建的养子,但他刚出生没多久便遭到追杀,在母亲叶轻眉的仆人五竹的保护下顺利逃到儋州,跟自己的奶奶一起生活。

从这开始,剧中就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部分,如学武的小范闲、铁憨憨范思辙……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1)

小范闲有两位师傅,一位是武功深不可测的五竹叔,另一位是监察院院长派来的用毒高手费介

出师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

五竹对小范闲的要求是,我打不到你的时候;费介的要求是,你什么时候能把我毒到了。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2)

但实际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按正常来说,师傅教徒弟功夫,一般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可小范闲向我们亲身示范了什么叫做“毒打”。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3)

在《我和我的祖国》里已经很难的冬冬,来到《庆余年》后,依旧是四个字——他太难了。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4)

五竹白天拿着棍子在树林里追着范闲打,他能做的只有跑,可是又逃不脱,所以日常就是被打、被摔,要么就是跳崖、爬崖。

就连教他的内功,名字都起的很随意,“霸道真气”,只留下一脸懵逼的范闲茫然的待在原地,等待学完后可以饱餐一顿。

然而,五竹给他准备的大餐却是萝卜丝儿。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5)

连一顿正经饭都没吃过的他回到家中,也不得安生。

因为费介早已在等着教他用毒,饭桌上意欲大快朵颐,刚咬了一口就昏倒在地,醒来后,费介让他从三个瓶子中找出解药,照做后,又中了另一种毒。

因为费介告诉他找解药,但没有说解药一定在那三个瓶子里。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6)

以为这样就完了,更厉害的在后面。

费介带他到乱坟岗刨坟,把别人的尸体挖出来,教范闲认识人体结构然后让他解剖。

可范闲有现代人的记忆,跟师傅要手术手套,以防自己被细菌感染,得到却是一句,那是什么玩意儿,干就完了。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7)

本来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却在连“自古人生何其乐” 都没参透的时候,遭遇一次又一次次的“毒打”。

更好笑的是,他貌似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出师后,饭菜里没人下毒,他吃的反而不香了;平日里没人追着打,他反倒萎靡不振。

这次第,怎一个“难”字了得。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8)

长大后,范闲到了京都,一方面调查母亲的死因,另一方面追查是谁要谋害自己。

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遇到了与自己异父异母的弟弟,即地主家的傻儿子范思辙,他贡献了本剧的又一大笑点。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19)

一见面,范思辙就追着府里管账的帐房先生,跟他要钱做生意,他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喝花酒,而是想赚钱。

至于赚了钱干什么,他也不知道。

可是他除了算账和赚钱,其他可以说一无是处,如范闲一句“你要让他们打死你自个儿呢”就把他绕了进去。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0)

当然,他犯二的事情不止这一件。

如和母亲说话时张口闭口都是银子,睡着后,任凭外面如何喧哗都吵不醒他,但是一提钱或银子,立马生龙活虎。

安排下人在街上教训范闲,被发杀;前一秒还在横眉冷对,下一秒听到范闲给他卖《红楼梦》的特权,随即喜笑颜开。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1)

父亲因其在街上斗殴责罚他,被原谅后,允诺他一个愿望。

但是他的逻辑仍然与钱有关,要和父亲玩推牌九,还必须得玩钱,惹得他母亲哭笑不得。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2)

如果仅有这些,《庆余年》还不足以称之为好剧,充其量是部闹剧。

抛开喜剧的外衣,它的内核是权谋。

范闲与太子和二皇子之间的纠葛该如何展开,是像她母亲叶轻眉一样,直接干掉两位皇子,辅助庆帝上位,还是另辟蹊径。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3)

庆帝和范闲又是什么关系,他背后究竟有何不可告人的秘密,根据现有的剧情推测,范闲极有可能是他的私生子。

他之所以对范闲上心,和亲情的纽带不大,应该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皇权、财富、地位。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4)

只在第一集开头打了个照面的陈萍萍,怎会甘愿冒死救叶轻眉的孩子,他究竟有何难言之隐。

身为监察院首领的他,手里有那么多能人异士,庆帝还要多此一举的布置自己的眼线,君臣之间有什么隔阂。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5)

范闲是否会与整个庆国敌对。

因为他和他母亲一样都是穿越而来,都拥有现代人平等与民主的思想,尤其是叶轻眉在监察院的石碑上留下的碑文深深地触动了他。

而他的母亲又是何种人物,为何能与监察院院长、户部尚书、庆国皇帝都有关联,且她的死因,所有人都闭口不谈。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6)

神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五竹是不是来自那里,他被蒙住的眼睛是不是最后的终极武器。

他的作用看起来很像《终结者》里的T-800,从未来过来保护人类将来的领袖,以保时代的安定。

为什么没人剪辑庆余年(太像琅琊榜与终结者的结合版)(27)

种种问题都有待后续的剧情发展,不局限于耍宝卖萌,有了更多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

这样的《庆余年》,太像《琅琊榜》 《终结者》的结合版。

推荐阅读

中国最好的西部武侠片,没有之一

这是部好电影,但不该侮辱李小龙

打败「年度最佳」,这才是今年最好看的韩国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