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本情感簿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1)

徐慧真曾对蔡全无这样说道:

虽然是我女儿,但从小到大都是你在照顾,跟你很亲。你记得吗?小时候理儿一哭谁都哄不好,一看到你立马就笑了。

徐慧真一共有三个女儿。

在徐静理还很小的时候,徐慧真就说,将来要生三个孩子,取自己名字最后一个字,和每个孩子的名字串联起来——真、理、平、天。

于是二女儿叫徐静平,三女儿叫徐静天。

但徐慧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大女儿的喜爱和骄傲。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2)

徐慧真一直自诩和蔡全无是相互尊重、共同进退的两口子。

但一直到第三个孩子出生,徐慧真也一直没有松口,全部按照一开始和蔡全无商量的那样,所有的孩子都要跟她姓,姓徐。

徐静理是徐慧真和前夫生的孩子,跟她的姓,合情合理。

我想不止我一个人对徐慧真的话,有存在一定期待的,那就是年轻时遭遇的婚变和家变,以至于她不太敢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

她对蔡全无说:喜欢我,就一辈子不能碰别的女人。理儿她爸不如你,娶了我还惦记我表妹;徐老师也不如你,这跟我还没怎么着呢,就容不下别人。他自个心里不干净,见不得我和别的男人接触,这小酒馆以后还怎么开呀。

即便这个男人,是她长时间观察后,才最终确定的。

换言之,我一开始认为,她说这样的话,是用来考验蔡全无的。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3)

事实证明,蔡全无完全对得起徐慧真,说是入赘,但一开始更像是一个保姆、一个伙计、一个免费的劳力。

他曾对徐慧真这样说:任何人改变不了我对你的尊重,也不可能有人取代你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我就是一个干窝脖的,就您拿我当根葱,我身边所有人都看不起我。我知道自己多大分量,您是一麻袋米,我就是一粒米;您是这个院子,我就是墙角的那坛子酒。

当然,他对徐慧真说过分量最重的一句话,是:你就是我心中的神,只要你不嫌弃我,不用谈条件。

蔡全无一直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

而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徐静理对这一切自然是感受最为直接的。这也就造成了徐静理温和外表下的强势性格。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4)

对待感情

徐静理在处事和感情上,受徐慧真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虽然整部剧中,徐慧真一直显得平易近人,温柔和善,但骨子里的傲气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徐慧真对待街坊邻居的态度很明确,指着这一帮人照顾生意,靠着人家过活,所以在为人处世上,更显直接。

就像她说的那样:指不定哪天就得求人家。

而对待看不上眼的人,一方面维持着团结友好的人设,不愿意敞开了说;另一方面又冷嘲热讽,却不愿把事情掰扯清楚。

比如对待陈雪茹和范金有,剧中看着很有意思,但在现实中,这种相处方式几乎不可能存在。不可能面对一个想方设法要把你送进大牢的人,还笑得出来。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5)

候魁从小就喜欢徐静理,但徐静理对他一点也不感冒。

为了和徐静理在一起,候魁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讨好徐静理。但徐静理却对他的示爱,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和厌恶。

一次,候魁写了一封情诗送给徐静理。

徐静理看完,则是直接交给了老师,故意让老师在课堂上拿出来朗读,并嘲笑候魁的情诗是抄来的,让他当众出丑,完全不顾及候魁的自尊和面子。

要说爱情这东西,确实也不能强求,得要两厢情愿才行。所以徐静理这么做,也不能说她就是错的。

但徐静理后来的一系列操作,就让人完全无法理解了。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6)

对待亲人

因为和家里闹了矛盾,徐静理一言不合就直接离家出走。

与此同时,又带着候魁舍弃家族企业的总经理位置,陪她一起去别的城市“白手起家”,最后把带出去的钱造光,害的候魁还卖了自己的车,就为了支持她创业。

但创业过程中,徐静理完全继承了徐慧真的强势,即便所有的钱都是候魁出了,也完全听不进去候魁的一句话,即便是面对骗局。

按理说到了这种地步,不管怎样,也应该算是答应和候魁在一起了。

然而并不是,面对候魁的示爱,人家依然选择拒绝!

俨然是一个高级茶艺师在面对舔狗的态度。

也就是候魁性格好,愿意继续追求,换做他人或许早就拍屁股走人了。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7)

当偶然间徐静理知道蔡全无不是自己的生父后,没有回想蔡全无多年来视她如己出般的呵护和照顾,也没有回到家里,询问父亲事实的真相。

而是第一时间改了对蔡全无的称呼。

不再喊爸,而是直呼蔡全无。如果这就是徐慧真口中的“明事理”,那么也未免太讽刺了。

面对母亲,她也是不分青红皂白,直言母亲之所以不敢告诉她实情,是因为“怕我说你不检点”。

可想而知,这样的话对于被抛弃的徐慧真来说,是怎样的残忍。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8)

未了解事实真相,仅凭猜测就给母亲贴上“不检点”的标签,是为不孝。

而母亲的话不仅骂醒她,反而是放大了她的自私,觉得自己很委屈。这才有了拉上候魁离家出走的事。

面对母亲的愤怒,养父蔡全无狠不下心置之不理,而是一条街一条街的寻找,茶不思饭不想,好不容易找到她,她的第一句话,却是:“他不是我爸。”

而蔡全无的好,这一刻也展现出来:

即便我不是你爸,可你妈总是你亲妈吧,你亲爸在你妈生你那天,就抛弃了你和你妈,你妈是怎么把你养大的,你总得让我告诉你吧。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9)

无独有偶,徐静理这样的认知和三观,在她生父贺永强身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贺永强先是为了徐慧真表妹,抛弃了她们娘俩;更是拉着“表妹”直接回到家,当着“二爸”的面,直言非“表妹”不娶,使得老父亲气到病倒,最终一命呜呼。

而后,回到农村的贺永强,对生父的态度,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因为闹饥荒,所以一大家子有时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老婆孩子他不管,而在侧屋独居的生父,因为患病常年卧床,所以只能一直待在屋里,不能露面。

一连几天之后,贺永强突然想起,才有了那句经典的话:我把爹给忘了!

所以说,遗传这件事,真的是很神奇。

起码,在“忘爹”这件事上,徐静理没有埋没亲爹贺永强的强大基因。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10)

不懂何谓尊重

徐静理最后还是回家了,虽然别别扭扭一直不肯开口喊蔡全无“爸”,但蔡全无也一直都没有介意,一如既往地对她好。

而候魁也不再是“备胎”,成功上位。

不过,既然遗传了亲爹的“强大基因”,自然也少不了继承亲妈的“强大基因”。

徐慧真有可以让蔡全无“入赘”,并且不让孩子跟他姓。

那徐静理也可以!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11)

徐静理说服了候魁,让他们的孩子姓了“蔡”,叫蔡真。

这个操作,和徐慧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徐慧真和蔡全无结婚时,确实在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方面超出蔡全无很多,姓的事勉强可以自圆其说。

但候魁不是,候魁无论是家世背景、经济能力、学历学识、性格秉性等方面都没得说,完全不输徐静理。

那么她让孩子姓蔡,又是凭什么?

就为了彰显候魁的好?候魁为了徐静理付出和牺牲了那么多,到头来连孩子的“姓”都没能保住。

即便候魁是同意的,可由此也能看出,徐静理并没有真正尊重过候魁。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12)

能力

再说商业眼光。

徐慧真可以从一间小酒馆,做到最后创建公司和集团,说明她的商业眼光和能力是非常优秀的,按理说,徐静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

但事实,却大相径庭。

一个五星酒店的总经理,说走就走,连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都没有。而神奇的是,她说走就走,徐慧真把二女儿放上去,居然也完全不影响酒店的正常运转,和她在之前一样。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她这个总经理可无可无呢?

蔡全无一方面想满足徐静理“白手起家”的愿望,一方面又担心伤到她的自尊心,于是租好了门面,写了封信和钥匙一起交给徐静理。

结果,徐静理觉得蔡全无眼光有问题,未来房地产不一定有前景,硬是把蔡全无的“忠告”丢到脑后,然后把门面也转租出去了。

当真是“商业奇才”!

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真子女结局(正阳门下小女人)(13)

写在最后:

明明不喜欢,却硬拉着候魁抛家舍业。明明知道候魁对她是爱情,却以友情为借口,让对方为其付出牺牲。

对待视她如己出的养父蔡全无,可以一秒变脸,甚至是一切都弄清楚,回到家之后,仍旧不肯开口喊一声“爸”。

让孩子随了蔡全无的姓,满足了自己的骄傲,抚平了自己的愧疚,却没有真正对候魁有过尊重,

没有继承母亲和养父的商业眼光和能力,却养了一身的大小姐脾气。

徐静理作为家中长女,也没有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

这个从小就被徐慧真视作掌上明珠、视为骄傲的大女儿,其实才是徐慧真教育最失败的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