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赏析大全(写三国的诗词那么多)(1)

“三国”是一个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写“三国”的诗词名篇更是不胜枚举。今天筛选了几首颇具风格的诗词,邀君共赏!

0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

词人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他追忆起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气势磅礴。

下阕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的歌颂,寥寥几笔却表达了作者对周瑜由衷的敬仰。大气恢宏,强劲有力,被誉为“古今绝唱”。

0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760年春,杜甫初至成都,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全诗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高度的景仰与痛惜之情。后世的爱国志士在吟诵此诗时,无不黯然泪下。

三国诗词赏析大全(写三国的诗词那么多)(2)

03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

杜甫在公元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诗人触景生情,写作此词。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旨在赞颂诸葛亮辉煌的一生, 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一方面作者赞颂诸葛亮取得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诗人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的宏图大业,表示痛惜。

0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

诗人运用逆向思维,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设想。

“铜雀春深锁二乔”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三国诗词赏析大全(写三国的诗词那么多)(3)

05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诗人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此词便是其中一篇。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旷达中有含蓄,豪放中有深沉。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词人以此句作结,得出一个颇具哲理的感悟:人的一生, 你穷也好,达也罢,你得到的、你失去的,不也就在生命消亡的,同时烟消云散了吗。

06

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或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当时辛弃疾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写作此词。

《南乡子 ·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反衬出其对一味苟安求全,不图进取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同时蕴含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稼轩词风格明快有之,沉郁顿挫有之,豪放奔腾有之,婉转愁绪有之,善用典故更是辛弃疾的特色。

此词怀古伤今,沉郁顿挫,遣词造句极具锻造力,堪称千古绝唱!

◎本文转载自“诗词天地”,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