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化的潘金莲,艺术化的冯小刚。圆面的使用堪称惊艳,紧凑的视角在娴熟的构图运镜间散发着别致的古典气息。

以男性为话语主导的社会,充分衬出黑色幽默背后的沉重,俨然南方水城版的《官场现形记》。

《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导演2016年上映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自己的真假离婚与自己的名誉而上诉了几十年,从告一个人变成告一群人的故事,从告一件事变成告一堆事情的是故事。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1)

《我不是潘金莲》宣传海报

精明圆融的曲线救国,堂而皇之的讽谑调侃,官场四字箴言颇有心计地影射,以低微之力撬得上层震动,虽不见刀光剑影,却也含了绵里藏针、针砭时弊。

一、圆镜头与方镜头之下人们的偷窥欲

电影的开头,水墨山水烟波浩渺,配合圆形框与鼓点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美好的山水画的感觉。随着电影的剧情的不断深入,渐渐的突破了方方圆圆的狭窄视角,两次圆与方的切换,联合之间那层奇妙的对称感,把这部电影的现实魔幻主义渲染的恰到好处——你在其中,又像在别处。观众终于随着李雪莲真正的"看开了",这让那些充满仪式感的镜头也不再单单成为宣传噱头,真正的对电影负起了责任。

①、管中窥"莲"

很多人把镜头方与圆的归咎于一种摄影的技术,其实深究其内在原因,再结合导演与编剧给我们的观影体验。小编认为,从中国内在社会的角度上来看,圆更多镜头的代表了人们的偷窥欲望,它好像将人们置身事外,就好像流传已久的"围观文化"一样。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2)

当李雪莲告状时总是有人围观,却无人伸出援手

影片中更多的是男性的"偷窥",在电影中也只有一个女角色李雪莲及其他的大老爷们都围着她的故事转。男性的"看"与女性的"被看"一直贯穿了整部电影,从圆镜头的观众窥到的是女性在男性社会下艰难的生存环境,尤其在教育水平低下的小县城中这种处境更加的艰难。

李雪莲十多年来一直为了自己的清白而斗争,她忍辱负重,顶着巨大的压力,曾被警察监视,被关进大牢,她甚至还当街喊冤,能做的她都做了。作为一个不愿意忍受一点点委屈的农村妇女,她的人设既可怜又可悲。

在圆镜头里,李雪莲好像一个被狮群包围的斑马刺猬一样,浑身带刺但是又无能为力。在这里圆镜头给人的感觉:观众是一个旁观者,给观众分析的空间,无形之中还加重了整部剧的浓重气氛,长时间的把视角缩在一个受限的圆圈里,给人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②、方镜头中的释然

在圆镜头里呆久了之后,在不知不觉之中,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方镜头当中,这种圆与方的转换一共进行了多次。转换之后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大多数时候就会采取方镜头的拍摄方式。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3)

昔日的敌人,握手言和

这种释然其实并不是人们心里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视觉的感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得不说冯小刚导演在这部电影里玩出了新花样,为了达到自己情感的表达效果,连人的视角都用上了。这种心理与生理的利用给人更好的情感体验。

二、李雪莲的四大组成部分与冯导的黑色幽默

在剧中,当光明县的法院院长与县长汇报工作时,将李雪莲称作是小白菜也是窦娥,还是修炼了十多年的白娘子。

①李雪莲=潘金莲+小白菜+窦娥+白娘子

潘金莲,李雪莲之所以被称作是潘金莲是因为她的丈夫秦玉河对于李雪莲不是处女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在他丈夫的价值观里,在很多的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对于女子的“性”要求极为苛刻,贞洁观念是深植于中国文化之中的一种理念,而且它仅限于女子。

在剧中,并没有人在意李雪莲的丈夫秦玉河有没有和其他的女人有过婚前性行为,甚至对于李雪莲状告自己丈夫出轨都是一件得不到人们支持的事情。潘金莲这三个字,在数百年的演变之下,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符号,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女人的名字,它变成了对于女子贞洁最大的侮辱,这种侮辱李雪莲承受不了。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4)

李雪莲被丈夫称作潘金莲

小白菜,是一位清朝时期被冤枉的女子,她被与自己有过节的县令判定与情夫谋杀了自己的亲夫,最终被处死。后来在正义之士的帮助下才得以翻案,平冤昭雪。之所以说李雪莲是小白菜更多的不是在说她是真的清白,更多的是一种暗讽,暗讽她自己认为自己冤枉。把她称作是窦娥也是这个原因。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5)

十几年一直在告状

白娘子,就是我们熟知的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的白素贞。这里是为了暗讽李雪莲将告状当作是一种修行,一连十几年不间断的告状,搞得整个官场人心惶惶。我们不难看出,县法院院长将李雪莲比作的这几位女子的遭遇都十分的凄惨,下场十分的悲凉。由此可见在他们的内心之中,李雪莲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②王公道、史为民、郑重、贾聪明

这些看似高风亮节,冠冕堂皇的名字,其实是作者与导演对于这些不为人民做事的有权之人的最大的嘲讽。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6)

史为民当众逃跑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7)

王公道一点都不公道

这些人的名字,与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大相径庭,这种有意为之的巧合正是本片的黑色幽默之所在。这样的反差让人们感觉好笑,荒唐。德不配位,必遭灾祸,这句话应该是对他们最好的评价。

三、永远也告不赢的状,何为贞洁?何为清白?

李雪莲的结局是悲惨的,她打了一场永远也不会再有结果的官司——秦玉河意外身亡。

在李雪莲告状的途中,秦玉河意外死亡。这对李雪莲来说,是晴天霹雳,她所有的控诉失去了根基,她丧失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在经历了被丈夫背叛,被男朋友利用之后,她对于人生再没有羁绊,在电影的最后,她选择了自杀。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8)

得知秦玉河死讯后崩溃的李雪莲

潘金莲这一称号在李雪莲的眼中,是对于自己最大的侮辱,但是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其实潘金莲是男性权威下对于女性身体的禁锢。秦玉河叱责李雪莲不是处女时,没有人在意秦玉河作为男性的贞洁。

处女观,其实更多的是,男性维护权威,满足欲望权利的说辞,其实是对于女性身体的束缚。我们拒绝滥交,但是对于女性对自身需求的追求应该给予理解,男女间的性上的不平等也是很多女权主义者诟病的地方。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9)

秦玉河当众说李雪莲结婚时不是处女

与《我不是潘金莲》截然不同的一部剧叫《驴得水》,任素汐在剧中扮演的张一曼的形象深入人心,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之外,张一曼的设定使人眼前一亮。张一曼是典型的女性版"万花丛中过,片叶沾满身",她对于“性”的大胆的追求使人大跌眼镜。

她对自己感兴趣的男性一定会搞到手,但是又可以及时的抽离,她将一众的男人"玩弄"在手掌之间。表现出非凡的对于爱情与性的追求,在封建时期看来,一定会说这个女人有失贞洁,但是她对于每一段感情都很认真,她不是滥交。她在用自己的身体的态度面对贬损和道德谴责。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10)

《驴得水》中大胆的张一曼

何为清白,何为贞洁?张一曼与李雪莲不同,她看待性的方式很男性化,当这样一个女性出现时,居然俘获了很多男人的心,这是这部剧的一个看点。让人感觉这种俘获既荒谬但是又有一些合乎情理。

四、为潘金莲翻案,潘金莲真的是妖妇吗?

看完电影,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潘金莲"这三个字展开的,作为曾经的人名,现在的耻辱符号,潘金莲真的是妖妇吗?

①、父权制下由天使转变的魔鬼

为潘金莲翻案这件事是时代不断发展变化造成的结果,我们对潘金莲这个人物,以及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潘金莲的不同看法都应该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过去潘金莲被认为是"妖妇"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她做过的事——勾引武松,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害死武大郎等。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11)

《新水浒传》中潘金莲毒杀武大郎

以我们过去对"妖妇"的定义,她的确是一个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我们看到了她的淫欲和恶性,所以理所当然的将她定义为一个"妖妇"。但是我们要看到当时潘金莲所处的是父权制社会,要看到封建男权压迫女性的本质,看到男人压迫女人,男性玩弄女性的现实。

潘金莲是一个有觉悟的女性,她具有反抗精神,反对封建男权对女性的迫害,追求自己爱情的自由,但是这在当时自身也处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他们只看到了潘金莲变成了一个"恶魔",却忘记了潘金莲曾经也是一个"天使",她是被男权社会的非人的婚姻制度与道德逼迫着由"天使"变成了"恶魔"。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12)

《新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②、潘金莲的淫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潘金莲的淫是时代的必然结果,在她与西门庆的故事以及西门庆死后与陈经济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她为婚姻挣扎过,但最后她还是死于婚姻问题上。从这来看,她的悲剧更大程度的来源于时代命题,而她的个人有限性与时代命题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

承认潘金莲的"淫"在今天依然会遭受社会道德指责,但在文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男权仍然占据社会主体地位,我们所倡导的男女平等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践行。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男性的情感欲望和社会地位,女性长期以来都被作为男性的附属品缺乏自我价值。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13)

《金瓶梅》中也有对潘金莲的描写

在长期男性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的封建历史时期,潘金莲就是那个时代下被逼迫至一步步沉沦的女性代表,是封建时代下被压迫的可怜又可恨的女子典型,通奸西门庆、毒杀武大郎、惨死武松刀下是她的悲剧命运,可错却不是她一个人的错。现如今,思想进步追求平等自由,追求人权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正视,不能接受女性自身的需求和欲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女性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权力,拥有了自主意识,开始渐渐跳脱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有些人开始能够理解潘金莲,开始思考潘金莲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妖妇",她的所作所为是出于本意吗,我们看到了她身上的闪光点,她的反抗精神,她对爱情的轰轰烈烈的追求,她其实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她也是一位被压迫被侮辱的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下她的欲望和幻想逐渐破灭,才造成了她的善减恶增。

潘金莲典型情节(作为千年的妖妇淫妇形象)(14)

李雪莲万念俱灰

虽然潘金莲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方法与社会道德伦理相悖,但她的意识不应该也被一棒子打死,如果一个社会狭隘到不能否定自己的不足和偏见寻求进步更是一种悲哀。希望潘金莲翻案,说到底只是浅薄的希望当代的女性能够尽早的脱离偏见的枷锁,能有抒发欲望,追求自我价值的勇敢和选择权。

就好像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对于潘金莲的是否是妖妇的说法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积极的讨论自己对于潘金莲的看法,你心目中的潘金莲是否是淫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