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与现实的惊人重合

1933年,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出版了《未来世界》一书,该书对未来五十年的世界大事做了预测。他的核心预言是欧洲将在不远的将来爆发一场“终结之战”。他预测的战争爆发的日期是1940年1月,战争的导火索是发生在但泽的一个小事件:一名波兰犹太商人在中央车站被一个年轻的纳粹党人枪杀,原因是后者误将这个波兰人调整坏假牙的奇怪动作当成是在嘲弄第三帝国的一位代表。在威尔斯的故事中,这一事件只不过是一缕将欧洲对抗和猜忌的火药桶点燃的火花,但其结果却是战争在两天之内吞没了整个欧洲。威尔斯认为:“紧张局势已经上升到了这样一种地步,灾难在此时似乎成了一种宽慰,欧洲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将自己撕扯得粉身碎骨。”

1939年秋天,与小说中极度相似的事情发生了,在德国占领但泽的三天内,欧洲战争爆发,只比威尔斯所预计的提前了四个月。战争的起因是德国要求归还在一战中被占领的德国城市。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两天后英法对德宣战,由此演变为世界大战。这场冲突的表面原因掩盖了一个事实:由于一战末建立的国际体系已经走向崩溃,欧洲秩序在1939年时已经处在了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中。1939年9月发生的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事件背后的原因远比但泽地区的归属之争复杂得多。8月24日,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告诉下议院,如果这场战争注定要来,那么它一定不是“为了他国一个遥远城市的政治未来而战”,而是为了维护国际法规的基本原则。早在1939年5月23日,在为筹备对波兰开战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阿道夫·希特勒告诉他的军事指挥官,这场战争并不是为了但泽,“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向东扩大生存空间和确保粮食供应安全的问题”。

二战德国对比波兰(二战序幕与内幕)(1)

20世纪30年代欧洲秩序日渐混乱,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解释战争为何在1939年9月爆发。当时,经济危机爆发,专制独裁崛起,意识形态分化严重,民族主义争斗不休,国际联盟为维护和平所做的努力冰消瓦解,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才让这场重大的冲突变为可能。虽然波兰独立只是二战爆发的表面原因,但我们也只有在1939年这场决定波兰未来的冲突中,才能找到导致战争的直接因素。最重要的是,波兰毫不妥协,拒绝向其强大的邻国德国做出任何让步,这使战争几乎成为必然。1939年5月,一位英国外交部的官员写道:“波兰是欧洲唯一能够并愿意拼命抵抗德国侵略的国家。”

由来已久的波兰问题

波兰问题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当时获胜的协约国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保证它能横穿前德国领土,成为一条直通海洋的陆路走廊。协约国还计划把德国城市但泽作为波兰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港口。国际联盟委员会批准该港口为自由市[点评3],任命国联专员监督保护波兰贸易,同时维护该地区占大多数的德国人的自治原则。[5]然而,战败的德国从来没有接受这个解决方案,而波兰领导人也认识到这一结果肯定会在未来引发某种危机。从1926年到1935年逝世,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一直是波兰的统治者,他曾说,但泽自由市将永远是“波德关系的晴雨表”。1933年5月,希特勒上台后不久,但泽的纳粹党赢得了该市72个议席中的38个,组成了市政府。从那时起,直到1939年9月战争爆发,但泽实际上是作为第三帝国前哨站而存在的:1936年,但泽实际上实行了一党制;1938年11月,市议会无视国联专员的监督,引用1935年德国通过的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案》,公然否定但泽犹太人的正式公民身份;1939年,当地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德国人意图让但泽“回归德国”。

二战德国对比波兰(二战序幕与内幕)(2)

约瑟夫·毕苏斯基

波兰问题不只是争夺但泽这么简单。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签署之后,波兰不仅打通了穿越西普鲁士领土的走廊,还获得了西里西亚工业区的重要部分。1919年,德国招募一战中战败回国的士兵组成了德意志自由军团。直到1922年最终解散,该军事组织一直反对波兰对东部边界的领土诉求,并与其持续发生冲突。另外,新的波兰还包括之前属于沙俄帝国的大片领土。1920年,十月革命后组建的苏联红军在本国内战中刚获得大胜,随即便入侵波兰,企图摧毁这个襁褓中的国家,试图将无产阶级革命进一步渗透到欧洲。红色骑兵最远几乎到达德国边境,同时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领导的仓促武装起来的军队也威胁要包围俄属波兰的前首都华沙。

英国和法国虽然建立起了波兰,但却没有努力保护这个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约瑟夫·毕苏斯基还是领导波兰人组织起军队赢得了一次非凡的胜利。其实早在1914年,他就曾组建一支波兰军团与奥匈阵营一同对抗沙俄。华沙之战虽然并没有在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叙事中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它确实拯救了东欧,并让波兰在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危险邻国的夹缝中保持了独立。1920年的胜利也成为新波兰的建国神话,并在之后的1939年在波兰决心不屈服于强大邻国的决定中发挥了作用。

在烽烟四起的年代,波兰维持住了脆弱的独立,并成为东欧重要的地区性强国。同时,一些波兰领导人期望扩大波兰对黑海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影响力。波兰于1932年与苏联签署了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又于1934年与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签署了类似的条约。波兰以欧洲较小强国的标准将自己全副武装,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波兰大约一半的政府支出用于发展军事。但西方主要国家并不把波兰看作潜在的盟友。首先,波兰的反犹太主义和威权主义政权性质使其难以和西方建立联系。1938年夏天,波兰领导人又赞成分裂捷克斯洛伐克,企图主宰一个独立的斯洛伐克,使波兰一跃成为从波罗的海至罗马尼亚边界的主要控制者。波兰政府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切欣地区割让给自己,希望能从被肢解的捷克斯洛伐克那里分到一杯羹。以上的种种让西方觉得,波兰加入德国阵营也并非不可能。

扑朔迷离的波德关系

1939年9月,由于波兰领导人并未将波兰视为德国阵营的一部分,德波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到了德国要对波兰发动战争的程度。其实在《慕尼黑协定》之前,尽管但泽的地位以及波兰走廊的未来是德国领导人希望在战后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波兰和德国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紧张关系。虽然德国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复兴对于波兰来说是一种深远的威胁,但波兰领导人认定他们要不惜一切捍卫凡尔赛解决方案的完整性。尽管1938年波兰热衷于从捷克斯洛伐克抵抗的崩溃中获益,但它并不希望“慕尼黑方案”被用在波兰境内和但泽自由市的德国少数族裔身上。在德国方面,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开启了它进一步改变东欧形势的大门。

二战德国对比波兰(二战序幕与内幕)(3)

1938年10月,正如《慕尼黑协定》中所允许的,德国部队开进割让给他们的苏台德地区。同时,希特勒告诉他的副官,他并没有遗忘波兰问题:“在特定时刻,等他们放松警惕,我会向波兰人开炮。”在这个阶段,希特勒不想与波兰发生战争,对他而言,首选的解决方案是让华沙同意修改两国边界,将但泽割让给德国,并加入东欧亲德集团。1938年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邀请波兰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在贝希特斯加登的格兰德酒店享用午餐,这个酒店离希特勒在上萨尔茨堡的度假别墅很近。他在酒店里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但泽归还给德国,还要求在整个波兰走廊上建设公路铁路线,并给予德国在该路线上的域外权利。里宾特洛甫还暗示,波兰也可以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点评9]》,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组成共同对抗苏联的统一战线。

利普斯基回到华沙,将德国的要求汇报给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贝克是当时波兰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自1932年起,他一直担任波兰外交部长。他感觉到德国领导层即将就但泽问题与他们开始一场“心理战”。11月,贝克向里宾特洛甫明确表示,毫无疑问但泽可以重新融入德国,但作为交换,他建议停止国联委员会的运转,并签订一个既尊重在但泽生活的两个民族的利益,又保留但泽独立地位的波德联合条约。于是,在11月24日,希特勒指示德国武装部队制订对但泽实施武力夺取的计划。1939年1月5日,贝克受邀前往柏林的时候,希特勒重申但泽必须并入德国。到了春天,德国人变得更加强硬。3月20日,里宾特洛甫告诉利普斯基,必须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保证域外通信的建立,他还坚持让贝克一定要亲自到柏林谈判。

就在六天前,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被迫以旅行的名义到柏林寻求“保护”,随后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而两天前,立陶宛又被迫把另一片德国领土梅默尔交还给德国。正是在经历了这样“狂飙突进”的一星期后,德国对波兰提出了前文所说的强硬要求。德国对波兰领土的侵占意图显而易见,贝克于是拒绝了到柏林谈判。波德之间的友好谈判就此结束,直到8月31日,德国入侵波兰的前一天,利普斯基大使既没有见到希特勒,也没再见过里宾特洛甫。3月24日,贝克在波兰外交部的一次会议上向他的幕僚解释了为何波兰选择不继续进行谈判,他认为德国“已经变得无法用常理揣度”,希特勒将在波兰见识到他在欧洲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碰到过的抵抗的决心。贝克继续说,波兰在谈判中有自己的底线,低于这个底线是绝不可能的。“很显然,波兰一定会抗争。”

波兰强硬的态度引发英法德之间的对抗

二战的战线是在1939年3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下来的。在贝克于外交部会议上宣布抗争到底后的第二天,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预备一份对波作战计划,如果波兰在国际上受到孤立,并且拒绝接受德国的要求,他们就会入侵波兰。在同一周,波兰西部边境的部队也处于警戒状态。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国占领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已经彻底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他们曾认为可以将希特勒限制在英法两国可接受的利益框架之内。而在德国吞并梅默尔以后,他们越来越担忧德国会突然行动,将但泽也收入囊中。从波兰送往伦敦的情报也显示波兰的态度越来越强硬。3月27日,波兰总理表示波兰人民将为但泽而战,他相信,波兰对此“甚至都不准备进行合理化的讨论”,军队也“同样会坚持到底”。消息人士向英国透露,德国即将通过闪击的方式占领但泽。

二战德国对比波兰(二战序幕与内幕)(4)

张伯伦

张伯伦也获知,“德国的行动迫在眉睫”。于是,在3月31日,张伯伦于众议院宣布,英国将确保波兰的独立。几天后,法国政府也宣布对此表示同意。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德国并没有如传言那样采取实质性的突然行动,英国于是认为波兰的军事动员和英法的承诺足以迫使希特勒裹足不前,这种观点促使英国实施这种政策的决心在夏季时变得更为坚定。但泽在这段时间内已经不再是问题的关键了。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Lord Halifax)在1939年5月5日向内阁提交了一篇关于但泽问题的文章,其中清楚地指出但泽问题已经发展成德国主宰欧洲的野心与波兰保卫自身独立的决心之间的对立。虽然通过自由谈判解决但泽问题的途径仍是开放的,但他认为,此时妥协已是“不可能”。

1939年8月和9月的危机最终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从1939年春季开始,卷入这场危机的各方就注定最终会迎头相撞。波兰决心对德国的要求寸步不让,而国联的保证让它的决心更加坚定。4月3日,为回应这一担保,希特勒终于下令准备实施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并在9月1日前准备就绪。希特勒希望在1939年夏天在波兰和西方国家之间打进一枚楔子,以确保与波兰的战争不会扩大。5月23日,希特勒告诉他的军事将领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孤立波兰,对波兰的孤立能否成功是行动的关键……绝对不能同时与西方其他国家发生冲突。”直到冲突真正爆发,希特勒都一直坚信,一旦到了和德国比拼意志的时刻,西方国家就一定会让步。

然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尽管英法两国政府在发起欧洲战争的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但他们在1939年夏天一再公开表明他们的立场:如果德国对波兰单方面采取行动,他们将会履行支持波兰的诺言。人们此时都寄希望于西方坚定的态度可以阻止希特勒,或者迫使他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谈判。虽然这些想法实现起来希望渺茫,但也算是草蛇灰线,成为我们追寻二战爆发原因的一条线索。那时,双方都在疯狂搜集情报,他们似乎都想证明,在最后时刻先让步的一定会是对方。

尽管如此,各国的战争准备工作却都在加速进行,以防最坏的情况发生。1939年4月,英国引入了征兵制度,英法军方会谈已于3月启动,旨在对德国进行为期三年的战争。西方国家并不热衷于将波兰作为盟友,其政策的真正目的是阻止和限制德国在欧洲任何地区采取进一步行动。英法还想让波兰成为阻碍德国行动的屏障。英法之间的会谈最终催生了一项计划,在该计划中,英法认定,独立的波兰只有在结束长期以来的敌对状态以后,才能真正被重建,于是,他们决定让波兰人早日失败。所以当波兰领导人以备战为由向英国和法国申请财政援助时,英法两国置若罔闻。

贝克在4月底向英国请求贷款购买原材料和武器,又在5月提出了6,000万英镑的贷款请求。其他款项则转向法国筹措,因为法国起初是对波兰提供信贷最热心的国家。英国财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当时告诉张伯伦说,帮助波兰重整军备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的”,由于自身也有沉重的军费开支,英国本来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英国政府原本打算只提供波兰要求金额的大约十分之一,但英国最终在7月24日做出让步,条件是提供给波兰的800万英镑必须用于向英国购买商品。英国的不情愿也影响了法国,法国也停止了对波兰的财政帮助。波兰只能自谋生路。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虽然希特勒怀疑西方对抗德国的决心,但时间到了1939年8月,人们都很清楚,如果没有一场比上一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更让德国受益的危机发生,波兰问题就不太可能得到解决。为了确保能孤立波兰,希特勒下令拉拢苏联,因为苏联在波兰危机中的立场是不确定的。英国和法国也接近斯大林,希望达成新的三国协约,以图一劳永逸地制约希特勒。但西方国家并没有认真与苏联谈军事或政治协约,也就别说谈成了,又由于波兰政府绝对不接受苏联军队踏上波兰土地,所以西方国家也没能说服波兰跟苏联合作。

二战德国对比波兰(二战序幕与内幕)(5)

波苏合作的失败一直被认为是战前错失的大好机会。法国外交部长、和平主义者乔治·邦内后来指责贝克“态度傲慢,又奸诈,简直不可理喻”,一手破坏了与苏联建立同盟的机会。哈利法克斯伯爵却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他在一篇未发表的战时文章中写到这个问题时说:“一只聪明的兔子绝不会期望一只比自己大十倍的动物来保护自己,尤其是这只大动物还有蟒蛇的习性。”确实,从波兰的角度看,与苏联合作可能会得不偿失。

最后,斯大林显然更认同苏联应该对欧洲任何冲突保持中立,他也对苏联如何能够控制东欧领土更关心,所以他同意与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签订条约。不过,也有人认为斯大林是被迫签订条约的。有一些历史学家坚持认为,苏联之所以对欧陆某种形式的集体安全有承诺,是因为它确实想要与西方国家达成合作。但有力的证据显示,苏联领导层其实一直在利用与西方国家再次联盟的姿态胁迫德国,以图形成一个迫使德国真正让步于苏联的条约。其实,德国和苏联都没有把波兰看作是一个永久性的政治实体。18世纪时,波兰领土就被日耳曼人和俄国人瓜分,到此时波兰这个新国家才成立二十年。摧毁波兰对双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随后发生在8月22日的里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的戏剧性事件是众所周知的。8月24日凌晨,苏联和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而希特勒更是通过与苏联签署的秘密条约,得以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划成了他的势力范围,希特勒将之视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外交胜利。他迫切渴望听到英国和法国政府垮台的消息,没有了苏联的威胁,此时的他更加坚信“西方不会为波兰而战”。希特勒在8月22日的一次会议上告诉他的军事指挥官们:“我们的敌人是微不足道的蠕虫,我在慕尼黑就见识过他们。”

最后十天的“心理拉锯”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1939年是谁想要发动战争?大多数欧洲人肯定不想。希特勒当然想,既然他之前已经决定要入侵波兰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就要避免暴露出自身任何的弱点。他在慕尼黑签署协定期间就一直寻找机会与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小规模战争,但面对德国军事将领的掣肘,他不得不被迫妥协。但按照他自己的主张,他一直期待着战争,最好是与波兰发生局部战争。里宾特洛甫作为希特勒的传声筒,指责波兰人冥顽不灵,一直威胁着和平。1939年6月12日,有报道披露了里宾特洛甫与国联派出的但泽专员、瑞士历史学家卡尔·布克哈特的谈话。里宾特洛甫在谈话中说,德国将在三天时间内击败波兰;如果法国胆敢介入,那法国“将降至三等国家”;而如果英国效仿法国,“大英帝国就会被粉碎”。他还说,德国一旦开战,将“战斗到最后一个女人、最后一个儿童”。里宾特洛甫预料到了布克哈特会把他的话转达给西方领导人们,但我们很难判断西方领导人对这种野蛮威胁的反应。当谈话记录被拿给张伯伦看时,他在文件的边缘写道,他发现从这些咆哮的威胁中“很难得出什么确定的结论”。

内维尔·张伯伦经常被描绘成在1939年想方设法逃避冲突的人,尽管他一直坚信和平比战争更可取,但是在1939年初,他并没有对希特勒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三月的时候,他曾向一位客人描述说,希特勒是“他所见过的最邪恶的魔鬼”。他不希望发生战争,但他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发生的极大可能性,如果希特勒执迷不悟,他做好了和英国公众一起接受这场战争的准备。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和大多数法国人也同样有这种宿命论的观点。英国和法国的态度都不能证明,如果德国入侵波兰,他们就放弃波兰。但是在波兰,1939年的夏天,波兰人和日耳曼族裔之间的紧张关系到达了战争一触即发的程度,人们似乎从未认真地考虑过要用战争以外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战德国对比波兰(二战序幕与内幕)(6)

1939年7月,英国将军埃德蒙·艾恩塞德爵士访问波兰,他在考察其战斗力和作战计划时表示,早在1920年,大家还是年轻人时,就一同击败过红军,有了这个经历做支撑,波兰军队的领导层“胸有成竹”。艾恩塞德报告说:“波兰整个国家都下定了战斗的决心。”他把这种决心归结于波兰人民“疯狂的乐观精神”。波兰驻华盛顿大使告诉美国领导人,完全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波兰骑兵有机会将战争推进到德国领土之上。1939年8月,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访问了波兰的格丁尼亚港,他发现就连普通的码头工人都已经为这场冲突做好了准备。“我们都准备好了,”工人们告诉他,“我们会战斗的。”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1939年9月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有许多欧洲人也相信这一点。对于但泽的归属当然还有谈判的空间,只要德国领导人接受平等的谈判,而不是以武力威胁,那么波兰人和其盟友就会保持开放的态度。如果以下三种情况有任何一种实现了,那么战争都还是有可能避免的:

1. 希特勒必须再次放弃战争,就像他曾在慕尼黑经历过的那样,接受一个国际上默认的波德争议解决方案;

2. 波兰领导人必须承认与德国开战是不理智的,还要重新审视但泽的地位并重新划定波兰西部与德国的边界;

3. 对于英国和法国,无论是一致的还是单独的,他们都必须放弃对波兰的保证,让德国可以在东欧做到真正的随心所欲。

虽然这三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并非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然而,从8月24日早晨苏德协约签订,到9月3日晚英法向德国宣战,这充满戏剧性的十天极端地检验了冲突各方的决心。在这期间,各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内心都知道欧洲可能会再次陷入一场导致文明崩塌的大战。在这种压力下,这场危机的走向的决定权落到了一小群身不由己的领导者手里,各方一步步做出的决策最终点燃了二战的“引信”。无论他们是否愿意,一出裹挟着数百万普通欧洲人生命的历史大戏都将上演。

,